正在形成的改革认识体系
十八大报告中“改革”一词出现86次,十八大对中国的走向给出了明确的回答。经济改革的中心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目的是“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治改革则是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这意味着,全面深化改革已经提到执政党的议事日程。经过十八大,当“要不要改”在认识层面的疑惑逐渐消散,“为谁改革”“怎么改革”“改革什么”的选择迫在眉睫。
从十八大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乃至各部门的会议,都在叫响一个词,叫做“改革的顶层设计”。要构筑这样的系统,不能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也不能由各个部门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施工和设计,然后将它们拼凑成一个体系,因为这样的体系是无法协调运作的。显然,要做这样的设计,先要确立一个认识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和新一届党中央领导在百日间,多次亮出自己的观点。习近平在集体学习时总结中国改革提出的五点意见是:
第一,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
第二,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
第三,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
第四,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
第五,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这五点意见,第一点强调的是改革的性质与方向问题,第二点强调的是改革的方法与路径问题,第三点强调的是改革的设计和实施问题,第四点强调的是改革的前提问题,第五点强调的是改革的宗旨和动力问题。这些意见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的一系列讲话精神共同组成了中国改革经验的认识体系,今后继续推进改革,必须完善这样一套经验,在这样一套改革经验的认识体系指导下进行。
认识要与时俱进
显然深化改革,一是靠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勇气、决心;二是要建立一个统筹体制改革的高层次、有权威的改革协调机制和工作机构;三是要加强改革综合配套的设计决策工作,更加重视改革具体路径的选择。
设立中央改革协调小组。第一,建立由中央主要领导直接牵头的改革协调小组,统筹决策,协调重大改革;第二,在中央改革协调小组的直接领导下,设立精干的改革协调机构,以加强改革的规划、协调和指导;第三,在改革协调机构设置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组建完整的专家咨询网络体系,为改革决策提供独立、客观、专业的政策建议。
改革未有穷期,认识也就未有穷期。35年前,面对困境,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5年后的今天,时代需要我们继续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以更大的毅力和勇气,创立更加科学的认识体系,为中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复兴奠定更为坚实的认识基础。
在行将召开的2013年两会上,人们期望能听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这条改革道路的更多阐释。
李锦,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重点研究国家走势与企业发展,长于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