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特工王”

2012-12-31 00:00:00欧阳青
铁军 2012年11期

李克农是我军唯一没有带过兵、没有指挥部队打过仗的开国上将,是一名从“寂静战场”上走出来的特殊将军,被外界誉为“最神秘”的红色“特工王”。李克农虽然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但他在隐蔽战场上经历了无数惊涛骇浪,在中共多次重大历史事件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由于李克农经常使我军化险为夷,有人说他的作用超过10个整编师。

李克农从事党的秘密活动的源头可追溯到他1926年冬入党之时,而真正显示他具有情报人员非凡才华的时光则是在1929年12月之后。

当时,担任中共上海市沪中区委宣传委员的李克农,经组织上批准考入国民党无线电管理局,担任广播新闻编辑之职。

无线电管理局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下属的一个特务情报机构,而党务调查科又是国民党中统(简称CC系)特务组织的重要部门,地址在南京,调查科主任兼管理局局长,就是中统大特务徐恩曾。

那么,我党怎么知道这个位置的广播新闻编辑就是特务身份呢?为什么地下党员李克农竟能打入这一戒备森严的特务组织呢?因为,掌握这个情报信息的钱壮飞是徐恩曾的私人秘书,而钱壮飞本人也是先期打入敌人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

世间凡事总有巧合。

钱壮飞掌握着敌人的不少核心机密,但一直苦于找不到党组织,情报传不出去。因为当时上海情况复杂,党的组织与活动极为秘密,如果没有相当的程序,一般的同志是接不上头的。当时,徐恩曾要让钱壮飞再兼任党务调查科的机要秘书,这无疑是一个获取情报的绝好机会,而且无线电管理局正要招兵买马,扩大特务组织。钱壮飞想,我们何不也派人借机打入其中呢?可此时党组织在哪里呢?

正待钱壮飞有心寻找党组织时,机会也来了。他在为徐恩曾筹办酒席送来迎往时,竟巧遇当年与自己同在北京从事秘密工作的好友胡底。钱壮飞与胡底都是1925年入党的中共北方局地下党员。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北方局的各级党组织相继遭到严重破坏,李大钊等人被残酷杀害。在党组织安排下,胡底和钱壮飞一家秘密南下前往上海。抵沪后为了谋生,他们又几度聚散。此时两人相见,自是分外高兴。寒暄后,钱壮飞得知胡底当时正在一家影业公司拍电影,特别是得知胡底已和上海党组织取得了联系,更是欣喜异常。于是钱壮飞郑重其事地要求胡底带他去见党组织负责人,称有急事报告。胡底欣然应诺。第二天,钱壮飞如约来到摄影棚,胡底将他领到一个角落,郑重其事地给他介绍了一个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克农。原来,李克农是胡底的安徽老乡加旧时好友,胡底来上海跟钱壮飞分手后,又与李克农重逢,就接上了组织关系。现在,他们这三个秘密共产党员算是正式接上头了。钱壮飞将自己的所知全部告诉了李克农,并请李克农尽快向党组织汇报,以求对策。同时,他还谈了自己的看法,并希望李克农趁机打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他可以介绍李克农到那里去当广播新闻编辑,只不过要经过正式考试手续。

李克农迅速将这一情报通过中共沪中区委向上级汇报。中央特委对此非常重视,立刻开会研究。但是,在打不打进去的问题上特委产生了分歧。最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根据多年来白区斗争的经验和对敌斗争的实际情况,排除了反对的意见,指示“把它拿过来”,为我所用,可以加强我们在敌人内部的力量。很快,中央正式同意钱壮飞担任徐恩曾的机要秘书,李克农打入上海无线电管理局。

接着,李克农就开始进行考试前的准备。结果,才华出众、思路敏捷、文笔流畅的他,以优异成绩连过几关,再加上钱壮飞暗中安排,顺利地考入国民党上海无线电管理局。后来,又经过徐恩曾的严格考察,李克农被委任为该局的广播新闻编辑。随后,胡底在钱壮飞的帮助下也进入了无线电管理局,被派往天津,参与创办国民党在北方的情报机构——长城通讯社,不久即担任社长一职。

这样,李克农、钱壮飞和胡底组成一个坚强的“铁三角”,又开始了他们一生中崭新的、惊心动魄的和充满传奇色彩的秘密革命生涯。后来,他们被周恩来称为我党情报系统著名的“龙潭三杰”。

李克农工作认真细致,严密周到,凡是他经手整理的调查材料,徐恩曾看了都十分满意。中共组织为使李克农能够取得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更加信任,将一些过期的文件转交给李克农。李克农则以“缴获共党文件”为名送往南京,徐恩曾看过这些材料,连声称赞李克农真有办法。通过不断努力,精明强干的李克农越来越受到徐恩曾等人的信任,被提拔为电务股股长。这是一个获取情报的极好位置,统管全国的无线电报务员考核登记的大权。

后来,根据钱壮飞的安排,经组织批准,李克农与钱壮飞、胡底三人组成中共特别小组,李克农任组长,归中央特科直接领导,并由特科的情报科科长陈赓单线与他们联系。从此,他们在敌人心脏展开了一场特殊的战斗。

中央特科为了收发情报的需要,在上海设了一些秘密据点。三明照相馆就是以陈赓为老板来作掩护的一个重要秘密据点。李克农若获有重要情报,便来此地与陈赓接头。而且组织上还派地下交通员宋治家以李克农的“佣人”身份来传递情报。

1930年8月下旬,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准备在上海秘密举行,但被国民党南京特务总部侦悉,特务总部密令上海方面军警特联合行动,欲将中共首脑一网打尽。李克农获悉了这一情报,他在一张钞票上写了四个字:“会不能开!”让宋治家以买饭为借口,很巧妙地把情报及时传了出去。随即,中共中央决定会议延期举行,地点也做了变动,从而粉碎了国民党的围捕计划。

1930年9月初,李克农奉中央特委之命,利用特殊身份作掩护,从上海护送刘伯承去南京。此时,国民党特务机构也掌握了刘伯承离沪的情报,从上海到武汉,敌人封锁很严。但谁也想不到,与李克农一起坐在火车的头等车厢里,像绅士一样的人就是刘伯承。途中,李克农利用持有的特种证件,巧妙地应付了特务的监视和军警的搜查,只身一人将刘伯承送往南京。

1930年12月至1931年5月,钱壮飞先后从徐恩曾那里获取了国民党要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一、第二次军事围剿的命令、兵力部署等绝密战略情报,并由李克农及时交给了陈赓和周恩来。这些情报使毛泽东、朱德掌握了战略主动权,率领工农红军取得了两次反围剿作战的重大胜利。

以李克农为首的特别小组控制着敌人的情报机构,使蒋介石几次企图破获驻上海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均告失败。特务头子徐恩曾对这一切毫不知情,还十分得意自己拥有钱壮飞、李克农和胡底这三名干将。实际上所有国民党内部机要文档,在放在徐恩曾办公桌上的同时,另一份也放在陈赓的办公桌上。

1931年4月26日凌晨,李克农在上海家中收到了钱壮飞的女婿、秘密交通员刘杞夫从南京送来的密信:中央特科行动科科长顾顺章在武汉被国民党抓捕后叛变。这个消息令李克农非常震惊!因为顾顺章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掌握着大量的核心机密、共产国际在上海的机关和中央领导人的住处,也包括“龙潭三杰”的情况。

接到钱壮飞的情报,李克农十分明白顾顺章的叛变意味着什么:不要说宁、沪之间历尽艰险建立起来的情报机构会遭到彻底破坏,整个中央领导机关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李克农认为,务必要抢在敌人动手之前,以最快速度将情报交给党中央。然而,那天不是他与陈赓定期碰面的日子。危急的形势,已经容不得半点拖延!李克农不顾个人安危,先找到江苏省委,随之在中央刚刚建立的一个紧急备用联络站找到了陈赓,然后又和陈赓马不停蹄地找到周恩来。听到这个消息后,周恩来立即召集中央有关领导商议,通知所有机关和人员紧急转移!

与此同时,徐恩曾正带着人到上海去抓捕周恩来和陈赓等人,但为时已晚。这些地方在前后不到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时间里,已经人去楼空,只见烧毁的文件还在冒着青烟。

顾顺章事件之后,李克农用“克潮病笃”的暗语,给天津的胡底发电,通知他速返上海。紧接着,“龙潭三杰”先后撤离上海,去江西苏区。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李克农一家抵达延安。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在杨家岭的窑洞里请李克农一家吃饭。

毛主席在吃饭时说,李克农是一个好人。当年在苏区,我靠边站,找博古要个秘书也要不到。我找李克农,他马上送来叶子龙。还有,我当时患肺病,是李克农搞来鱼肝油,使我的病得到治疗。遵义会议时,李克农负责卫戍工作,为会议安全提供了保证,警卫工作做得很好……

毛泽东还幽默地对李克农的孩子们说:“你爸爸是个大特务。不过他是我们共产党的大特务!”

建国后毛泽东评价说:“李克农、钱壮飞等同志是立了大功的,如果不是他们,当时许多中央领导同志,包括周恩来这些同志,都不存在了。”

李克农曾说过:我一生不外乎做了三件事情,一是保卫党中央的“警卫员”,二是统一战线的“尖兵”,三是培养干部的“园丁”。这也是李克农一生的真实写照。

(责任编辑 李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