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五年制高职学生实际出发,深入剖析,探索实践各种有效的地理教学活动,以期引导全体同学共同参与,最终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 地理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活动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据此,我觉得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地理学习上有收获、有进步;让学生在基本地理概念常识的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在对待地理学科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我认为教师能用最少的时间,让学生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这样的教学最有效。
一、地理有效教学任重道远
1.认清现实,转变教师观念。
首先,由于五年制高职生没有升学压力,教师往往只按教学计划赶完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自己不相干,考试前布置练习、复习题,给学生施加压力让学生死记硬背,没有思考提高效率的办法。其实,正因为五年制高职没有升学压力,我们才更有理由、有时间去解决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其次,从地理学科的学科特点来说,地理科学上至天文下至地球内容包罗万象,因此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并不仅止于教学的完成或者考试合格,更在于地理学科是一门与现实紧密联系的学科,它更大的教育意义在于学生学习时能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并且在现实中加以运用。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只为完成教学任务的观念,否则很可能会出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情况。
2.深入剖析,了解学生基础。
五年制高职类学校的学生普遍对文化课当然也包括地理课并无多大兴趣,觉得地理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与自己的专业没有什么联系,认为没有学习意义,学习时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再加上许多学生初中地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好好学,因此主观上地理学习基础普遍较差,而客观上由于比赛、排练演出及其他活动较多,无法保证学习的时间,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根据每学年第一学期对新生的不完全调查,我发现我校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班级、不同的生源地学生的地理基础相差很大。甚至于有学生竟然说合肥市是属于江苏省的城市,不知道自己的家属于南京市哪个区……
二、实践与探索
1.着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全体同学参与。
针对学生的以上实际,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学生不在学习状态,教学就如同行尸走肉,再好的方法都不可能奏效。五年制高职的大多数同学没有升学愿望自然也就没有升学压力,这样在上课时也就出现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因此我在地理课堂上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学习的动力问题。例如:在新生的第一堂课,我没有上新课,而是具体地向同学们介绍了地理这门科学的特点、分类和地理科学的各分支学科的历史、现状,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们了解到地理学科其实是一个“小学科,大科学”,让学生明白“王婆卖瓜”首先要种瓜,现在正是种瓜的时候。
其次,要在课堂全过程的教学中关注全体同学的参与,让每个同学在每个环节中都有自己的任务或共同的任务,简言之,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闲着,学生一旦闲着无所事事,注意力就会涣散,所谓无事生非。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行了平时成绩的加减分制度,对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作业认真的同学加分,每月公布统计情况,对学生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另外,按学生的学号与教学当天的日期的联系,安排必答题和抢答题,尽力做到每节课无“漏网之鱼”。
2.运用案例式教学法,课堂融入生活实际。
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是告诉学生怎么去做,而且内容经常非常乏味,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案例教学要学生自己去思考,使得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让每位学生都要发表自己的见解。案例式教学的运用得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创造能力,更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如说在讲授“商品谷物农业”这部分内容时,提出问题“肯德基或者克莉丝汀的面包和学校小店的面包相比价格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这时学生的脑细胞就开始活跃起来了,进而分析什么是“商品谷物农业”就更有效了。
3.师生平等氛围和谐,充分利用学生差异。
“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高效的课堂教学不是谁统治谁,谁主宰谁,应该是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交流。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高职类学校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强,要充分体现他们的地位、意愿和作用。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如果学生思维中萌发出新知识的幼芽,教师则要及时予以鼓励,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向更广更深的领域探求的热情,但也不能过分突出其个人的“意愿”胡说乱说。教师也要注意引导调控,步调一致。
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资源,教学中要充分、合理、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优等生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展示、搭桥引路,是其他学生的引领者。但是不要因为怕后进的同学回答不出问题就全让优等生回答,后进生的答案往往也是增强学习效果的融合剂。让学生在他们对错交织的回答中分析,在对比中得出正确的答案。
4.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有效调控课堂。
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调查、信息搜集及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
纪律不良和问题行为等课堂管理问题既普遍又复杂多样,是困扰众多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高职类学校部分学生行为习惯较差,在进行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时,个别同学会“浑水摸鱼”,所以一定要掌控好课堂纪律,做到收放自如。
5.优化课堂教学时间,创造学生发展空间。
既要注重提高课堂实用时间和学科学习时间比率,也要科学分配完成各种认知的、情感的、技能的等教学目标任务的时间。
设置、提出问题时,要给学生发展的空间。教师在一个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一定的反应时间。教师经常会为了赶教学任务,问题接连不断抛出让学生应接不暇,导致部分学生的思维严重不足直至部分学生认为反正不会所以就不思维。其实,学生从接受教师的讲解到理解、体会所讲的内容,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课堂教学要有节奏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基础、所讲内容的难易,有意识地控制讲课的节奏,让大部分学生充分思考、适当延伸,才可能事半功倍。
地理学科对于塑造学生的世界观、环境观十分重要,在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这点。教师在课程实施中不能单纯着眼于学生的智力活动和认知因素,对课程中隐含的情感因素更要重视。否则唯理性的课程教学倾向会使教学的课程目标只注重认知发展,而难以塑造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
三、结语
教师的成就感、幸福感来自课堂,来自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掌握。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与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效性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投入和主动建构认知结构基础之上的,要让学生主动学习,真正参与到地理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来。教师应不断学习,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设法提高教学效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从而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使地理学科真正地发挥它的现实指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