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2012-12-31 00:00:00曾高青
考试周刊 2012年64期


  摘要: 思想品德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有效的思想品德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行为道德规范,树立健康积极的道德观,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作者结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经验,简单阐述了实现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希望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下,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思想品德 有效教学 学生主体地位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发展需求,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资等投入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受到新课程理念的影响,这种有效教学的观念开始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这是因为,在新课程理念中,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是其核心的内容,而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师一定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把有效教学观念深植入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之中,努力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一、开展有效的课前预习
  在有效教学中,我们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倡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而在课堂上,学生要想进行主动的学习,就要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作为基础。倘若教师在讲新课的时候,学生连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都不清楚,在课堂上必然会处于一个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一定要进行有效的预习活动。在这里要强调一下,有效的预习活动并不是简单地把教材内容浏览一遍,学生通过预习活动,要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学内容、了解过程方法等。为了达到有效的预习效果,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活动进行指导,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的预习活动科学有效。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我长大了》这个单元的内容时,就在开讲之前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每个学生回家以后都搜集一些自己长大的证明,包括照片、纪念品、生活事例等,然后在上课的时候把自己搜到的东西拿出来与同学一起分享交流。这样,到了上课的时候,学生把自己课下搜集的五花八门的东西展示了出来,有的学生拿了自己小时候穿过的衣服,有的学生拿出了小时候和现在的照片,还有的学生干脆拿来了出生证明。由于提前有了准备,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很多话要说,就这样,在学生的热烈讨论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顺利实现了。
  二、实施有效的课前导入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第一环节,导入环节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讲解做铺垫。因此,在新课开讲之前,如果教师设计的导入环节能够科学有效,就可以大大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导入环节科学有效呢?一般有效的导入要遵循这样几个原则,一是简洁性,二是目的性,三是趣味性。只有遵循了这三个原则所设计出来的导入才能够实现导入的科学有效性。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我的家乡在哪里》时,上课之前在黑板上挂了一幅本地区的行政图,然后请一位学生上来尝试着在地图上找到自己家乡的位置,观察一下,自己的家乡大致在什么样的位置,在家乡的周边还有哪些自己比较熟悉的地区等。就这样,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学生在上课的一开始,注意力就被迅速地吸引了过来,这样,教师再进行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就会得到学生更多的回应;又比如,在讲到《我们的合作》这课的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之前,笔者就带领学生做了一个简单的小游戏:首先用右手的一根手指来拍左手的掌心,然后用两根手指拍掌心,再用三根手指、四根手指、五根手指拍左手的掌心,最后提问:为什么五根手指一起击掌能够发出最大的响声呢?就这样,通过一个小游戏和问题启示,学生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这样不仅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接下来新课的讲授做了很好的铺垫,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开展有效的学生活动
  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坐在课堂上整整四十分钟保持注意力集中,那么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适当地调节课堂教学内容,除了语言讲授之外,还要适当穿插一些学生活动内容,通过丰富有趣的学生活动来改变课堂教学的单调乏味。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有关朋友之间友谊的话题时,就在上课的时候围绕着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介绍你的好朋友”,学生可以介绍朋友的名字、外貌、性格特征、特长,以及朋友与自己相处过程中的一些小事情等。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积极性明显地被调动了起来,大家纷纷举起手要求发言,这样,原本还显得有些沉闷的课堂立刻变得活跃起来。待学生介绍完自己的好朋友以后,教师就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总结:好朋友之间应当是相互了解的。接着,教师又给学生提了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果你让你的好朋友在考试的时候帮你一下,把卷子的答案偷偷塞给你,结果你的好朋友拒绝了,那么这时候,你还会继续与他做好朋友吗?如果你在选班干部的时候,你的好朋友把票投给了别的同学而不是投给了你,那么这样的朋友算得上是真正的朋友吗?每天跟你一起上网玩游戏的朋友算得上是你真正的朋友吗?在教师抛出了这样几个问题以后,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就这样,通过学生的相互讨论和教师的点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顺利地在学生活动中实现了。比起教师从头到尾的讲授,学生活动更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这样,课堂就变成了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的场所,从而使学生很多能力和素质在互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不仅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而且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的目标。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又要学会积极地利用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这样,在课堂上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封爱琴.思想品德课中的有效教学初探[J].教学交流,2009(7).
  [2]胥加翠.思想品德有效教学管见[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36).
  [3]李启科.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设计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2(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