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数学教学中“过度教学”的现象

2012-12-31 00:00:00薛惊涛
考试周刊 2012年64期


  “过度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一种普遍现象,许多教育者(包含社会、家庭、学校里一切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人)对学生施加过度的教育,这种教育超越了青少年身体和心理的实际发展水平,对学生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同时对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和教师的专业成长均有消极影响。
  一、强迫学习
  1938年,陶行知先生到武汉大学作演讲。他从皮包里抓出一只大公鸡,又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接着,用左手按住鸡头逼它吃米,鸡只叫不吃。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吃。当陶先生松开手,把鸡放在桌上,大公鸡就吃米了。陶先生用这个深入浅出的道理批评了教学中那种“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的现象。同时,又启发学生要“自动地学习”。学习如同公鸡吃米一样,是自觉自动的行为。老师按住头,把知识硬灌给学生、硬喂给学生,是学不成的。即便硬塞进肚子里,也会消化不良的。多年来,在应试教育制度的束缚下,许多教师将教学内容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教给学生,并围绕这些内容编写或购买大量习题集,进行没完没了的习题训练,直至学生烂熟于心。二是过度补习、过度办班。现在相当多的中小学生,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既要参加学校各门功课的补习,又要参加社会上多如牛毛的各类补习班、特长班。课内苦课外更苦,他们被各种补习活动压得喘不过气。三是过度拔高要求,使学习难度不断增加。一些学校唯恐学生应试失败,找出许多偏题怪题甚至奥数题让学生逐条过关,这令不少优等生都望而生畏,学困生便可想而知。有些基础性突出的定理或概念、原理要求学生背诵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在教育过度的理念下,学生读十遍就能够记住的材料非让读上一百遍。学生为了完成这些繁重的任务,不得不废寝忘食。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但我想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过度强迫学习损耗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许多老师非常头痛学生上网打游戏。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如果你要求一个学生每天上网八个小时,同时强迫他学习游戏技巧,一段时间以后进行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就批评责骂,相信他很快就会对打游戏兴趣索然。科学史上有很多著名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只是业余爱好,如爱因斯坦是专利局审查员,韦达和费尔马也只是业余数学家,没有浓厚的兴趣是不可想象的。
  二、过度讲授
  有一位数学教师被认为是教解应用题的高手,为了使学生容易理解应用题的条件,他事先准备了许多图片和表格,甚至把应用题里谈到的实际物体拿到课堂上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黑板上画出了许多表格。在他的大力协助下学生们顺利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可是,当这些学生升入高年级后,教师吃惊地发现,如果遇到稍难的问题,这些学生竟然束手无策。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学生正是在这种自主选择加工的过程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认知。《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探索既是数学学习的目标,又是数学学习的方式。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可以体验到克服困难的乐趣,提高探究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采取行而知,还是知而行,直接关系学生的后续发展。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学生有兴趣时,他们学得好;当学生能学以致用时,他们学得更好;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创新时,他们学得最好。
  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时间。在教学中,适度讲授是学生理解的前提,但如果过度讲授就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过度讲授时学生一直被动接受,身心俱疲,失去兴趣;过度讲解使学生失去自主参与的时间。过度讲解意味着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时费尽心机,这就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使学生失去了在一定难度的探索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机会,也无法获pAbY4rnILOFqOzQvxWo1Bc4CQowwdB9Hd2x4xmSeLMw=得解决困难后的愉悦感受,而这种快乐的体验,正是推动学习继续的重要动力之一。许多数学教师经常抱怨:“现在的学生怎么一点脑筋都不动啊。”实际主要原因不在学生,而是教师平时教学有意或无意剥夺了他们思考的权利和机会,也就使他们失去了养成思考习惯,发展能力的机会。
  陶行知先生倡导,教育要培养能动手、动脑的人,指出:“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可得事事之真理,人人在劳力上劳心,便无废人。”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自主探索,用自己的方式克服困难,而不是排除一切障碍,让学生走在平坦的大道上。
  三、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已成为很多老师的教学好帮手。在公开课教学比武中,很多老师都会展示颇为形象的课件,配上音乐,加上艺术字,鼠标一点,答案就随之出现。这种新颖的教学手段让课堂耳目一新。尤其是一些无法用传统方法解答的抽象问题,多媒体帮了大忙。
  但是过多使用多媒体也会带来弊端。现在,有些教师把传统课堂上板书讲授的过程全部用电脑、投影仪、大屏幕来代替。老师眼不离显示器,手不离鼠标、键盘,形成机械的教学模式;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型课件替代板书;有些教师只管低头盯着电脑屏幕“念”或者操控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有些教师在课件中引入大量信息,使大屏幕成为信息的海洋,却不管学生是否来得及阅读和消化。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师生情感的充分交流,而课堂上如果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就让教学过程成为了老师点鼠标、学生观银幕的“人机对话”过程,学生得不到教师生动言语的诱导、形象神态的感染,学生从头至尾只听到音箱里的声音、看见银幕上的图像,这时教师就变成了“放映员”。《椭圆》是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解析几何是通过计算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计算能力和技巧至关重要。鼠标一点,所有的过程都省略,只剩下冷冰冰的结果,如何发展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技巧?
  多媒体教学最令人担忧的就是使孩子的抽象思维发展受到了限制。很多老师在讲授课时,把生动的形象转化成简单的图画,使学生的想象力受到了限制,更使学生失去了参与审美活动的机会,失去了情感体验,从而影响了学生抽象思维和形象再造的形成。低年级学生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可以运用多媒体让他们形象地理解课程内容,但到了中、高年级,正是学生抽象思维的形成阶段,过多地运用多媒体将不利于学生的再造想象。
  四、拔苗助长,学困生之困
  下课铃一响,张同学第一个冲出教室,直奔教师办公室,因为数学老师要利用课间给他补习正负数加减法。这些大部分学生可以轻易掌握的知识,他怎么也无法理解。几乎在所有的学校都存在着这样的学生,表面上他们与常人无异,可是似乎遇到了某种障碍,无法理解常人看来显而易见的知识。教育界把这些学生定义为学困生。
  在教育中,学困生一直被忽视、冷落。一些老师把他们当成沉重的包袱,认为他们是绊脚石,因为他们直接影响到及格率和平均分。为了这些可笑的分数指标,“负责”的老师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给这些学生补习。我很怀疑这种补习的效果,事实证明,除了极少数学生可以勉强及格外,大多数补习收效甚微,因为把一大堆完全不理解的知识,强行塞进学生的大脑,对其发展思维不但无益而且有害。不理解的无序记忆是非常困难的,而且随着课程进度的推进要记忆的东西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这些学生会对知识完全失去兴趣。而且对学困生补习,wbjL2DZVHcNRoEyfEvEEHSSMim+zQluYTlTvN2Q1rTg=需要有特别的技巧、热情和超常的耐心,而少有教师具备这些。所以这些学生在补习的同时收获了大量责骂和批评,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况且学困生往往不是一科困难,多门功课都补习,负担之重可想而知,效果之差就在情理之中了。
  最大的问题是我们期望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教会所有学生安排好的知识,以便在考试中答到试卷上,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为此我们也假定所有学生可以做到这一点。直到今天我们实际并不了解认知过程是怎样在人脑中发生的,在一些人看来显而易见的道理,另一些人可能需要数年才能真正明白。高中时学习物理的牛顿第三定律,当时我觉得它简直是一派胡言。当我推墙时,墙会反过来推我,这怎么可能。我一边把写着自己都不相信答案的物理作业交给老师,一边和这些问题较劲。直到好多年后,才从骨子里相信了这一定律的真实性。到今天,当我跑步时,我真的能觉察出我的脚在拨动着地球。
  不过度去教这些学生,并不代表漠不观关心,不闻不问,而是去关爱、关注,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默默关注,在他们需要时给予适当的帮助。万物生长皆有律,应该尊重自然规律。
  陶行知先生的著名四块糖的故事体现了宽容的魅力,闪耀着教育者的智慧。宽容学生是一种美好的教育情感。还给学生生长的空间,他们可能成长的更高大;留够学生生长的时间,他们可能成长的更充分。学生可能犯错,但很少会犯罪,不能上纲上线,过度教育。俗语说:过犹不及,有时候帮助太多、束缚太紧,反而不利于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严积风.小学数学教学创新.科学出版社,2009.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
  [5]约翰·霍尔特.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