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长期以来,汉字性质的研究有两个不同的方向,一是选取汉字某个方面的特征作为汉字的性质,如表意文字、表音文字、语素文字等;一是对汉字各方面特征进行综合,如意音文字、音节—语素文字、语素—意音文字等。作者通过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对比,认为文字性质应该是文字的代表特征而不是对各方面特征进行综合,汉字的代表特征是表意性,所以,就性质而言,汉字应当是“表意文字”,而且“表意文字”的提法更符合人们对汉字的心理认同。
关键词: 汉字性质 表意文字 意音文字 特征 综合
关于汉字性质的探讨,缘起于瑞士著名语言学家索绪尔,他把世界文字明确分为表意体系和表音体系两类,同时把汉字归为表意体系的文字。随后,这引起了文字学家们对汉字性质的大讨论,并产生了表意文字、象形文字、表音文字、意音文字、表词文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语素—音节文字等不同说法。可以说,无论哪一种说法,他们的理论都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所以才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说法。西方拼音文字被定性为表音文字,得到学者们的广泛认可,是基于其作为记音符号的基础。而对汉字性质有各种说法,是因为其作为符号系统,来源于象形文字,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使用意符、音符和记号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既记字音,又表词义,每个字是一个单独的音节,形声字的声旁还具有标音功能,大多数字是汉语的构词语素,因此站在哪个角度去归纳汉字的性质都有其合理性。但如果只从某一方面去概括汉字性质,都只能抓住汉字一个方面或一个层次的特征,不能综合观察汉字特征的全局,因而难以达成共识。也有专家尝试以综合法去概括汉字的性质,但也无法得到较广泛的认同,是因为其他专家们在取汉字某一特征来概括汉字性质的同时,往往会否定汉字的其他特征,如采用表意文字说的专家,会否定汉字的表音特性;采用表音文字说的专家会否定汉定的表意特性;采用语素文字说法的,也会否定与之无关的其他特性。基于汉字的复杂性,每一种观点看起来都有其合理之处,因此导致汉字性质定性难以统一。
一、各种说法及其争议
1.关于表意文字。表意文字说最具代表性的是索绪尔,他认为:“一个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而这个符号却与词赖以构成的声音无关。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这种(表意)体系的典型例子就是汉字。”[1]对于表意文字一说,得到了梁东汉、叶楚强、黄伯荣、廖序东等专家的赞同。但这种定性忽视了汉字的一些显而易见的特性,一是汉字是毕竟音形义的统一体;二是汉字内部结构中,汉字占大多数的形声字声旁具有标音作用;三是当汉字发展到了今天,形象化大大减弱,抽象化加强,人们已经较难单从字形去考察一个字的字义,汉字表意性减弱。这些实际情况被忽视,导致分歧的出现。
2.关于意音文字。意音文字一说,代表人物是周有光先生和裘锡圭先生。周有光先生认为:“汉字中,一部分有‘表意’功能,例如‘六书’中的‘会意字’;一部分有‘表音’功能,例如‘六书’中的‘假借字’;‘形声字’半边表意,半边表音。汉字体系从古到今都是既表意、又表音。”[2]裘锡圭认为早期象形程度很高的汉字是意符音符文字,而后来的汉字属于意符音符记号文字(或叫后期意音文字)[3]。意音文字说法对汉字的性质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因此得到了较多学者的认可。但意音文字一说也未能全面概括汉字性质,首先忽视了汉字所具有的语素特征(包括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及单音节性质;其次是汉字表意性、标音性特征被不少专家质疑,因此未能统一众说。
3.关于其他说法。一是表词文字,这是布龙菲尔德对索绪尔“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因此也就间接地和它所表达的观念发生关系”这一论断的修正,实际上还属于表意文字。二是语素文字,语素文字的主张者认为,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既一个词,也是一个语素。在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汉字记录的是一个语素,不见得是一个词。这种说法符合汉字某一方面的特性,但因为语素特性而否定汉字的表意性,也未能统一各方面意见。三是音节文字,每个汉字一般情况表达一个音节,这是符合事实的,但也只是汉字各特性中某一方面的特性。四是象形文字,汉字造字之初的确是象形文字,但基于当前汉字符号的抽象化,这种说法被认为不符合汉字当前的特征。五是表音文字,这种说法也未能得到广泛认同,如果说汉字是表音文字,拼音文字是表音文字,那么汉字与拼音文字在性质上又如何区分呢?六是其他综合类说法,如音节—语素文字、语素—意音文字[4],旨在对汉字性质进行更全面的概括。全面概括的方式,目前亦未得到广泛认同,是因为对文字的性质问题,除上文提到的原因外,还有就是取文字某个特征还是综合文字各方面特征,没有达成共识。
二、特征还是综合
综观各家的研究,对汉字性质的研究有两个不同趋向,一是旨在以汉字某一方面特征作为根据进行概括的,如表意文字、象形文字、表音文字、语素文字等;二是旨在对汉字文字体系进行综合说明的,如意音文字、音节—语素文字、语素—意音文字等。那么,是取特征还是要综合说明,我们认为,可以从拼音文字角度换位思考。
拼音文字作为表音文字在目前来说是无可非议的。从索绪尔的研究来看,“‘表音’体系文字,目的是把词中一连串连续的声音摹写出来。表音文字有时是音节的,有时是字母的,即以言语中不能再缩减的要素为基础的。”[5]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拼音文字作为“表音文字”说法并不全面,也可以进行综合概括。
首先,拼音文字在摹写语音的同时,他记录了语音代表的词语。从“摹写语音”这一的要求来说,以英语而言,只需要26个字母记录自己的语言,如果拼音文字主要目的仅仅是摹写语音,那么,掌握了英语拼写规律,就应当能正确拼写英语相应的单词;就如只要掌握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就能正确拼写汉字的字音。但事实上,对拼音系统的文字来说,不是摹写语音那么单纯的事,它还必须记住单词所需要的每个字母及字母的正确排序,才能写出正确的单词;而且,在掌握英语拼写规则的基础上,并不能做到完全正确拼读英语单词;同时,如果仅仅是摹写语音,那么必然导致同形异义词语的大量出现,但英语却采用同音异形词来解决这个问题,如:weak(弱)与week(周)、no(不)与know(知道)、deer(鹿)与dear(亲爱的)等。因此可以说,拼音具有构形表义的作用,有的学者以此为理由,否定英语是表音文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字母不仅作为记音工具,而且作为英语单词的构形符号来使用,是英语构形成词单位。拼音文字研究的是构词的最小单位,如果研究文字应当研究文字的最小单位,那么就汉字最小部件不是一个一个的汉字,而是像五笔输入法里的一个一个记号或者是汉字的偏旁部首,这才是汉字的最小单位。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最小单位才应当是文字性质研究的对象。部件构成汉字,那么,汉字应当是构字单位;而构成的每个汉字基本就是一个词(我们认为,不能因为汉语多音节词占多数就否定汉字的表词性),汉字应当是构形成词单位。拼音文字是构形成词单位,汉字是构形成词单位,拼音文字与汉字相同。如果这样来概括,研究文字的性质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其次,对于聋哑人来说,因为丧失听力,他们就无法理解拼音文字构成的具体单词所记录的声音,但他们依然能够正常理解单词所记录的词义,对他们来说,拼音记录的是具体的某个词而非声音,拼音只是一种构词工具。同理,聋哑人理解汉字,也无法理解汉字的读音,汉字在他们眼里,基本上每个字就是一个意义单位。因此可以说,拼音在聋哑人眼里是构词要素而非构音要素。
综上所述,如果对拼音文字进行综合说明的话,拼音文字所具有的构形表义特性就不能不考虑进去,那么,拼音文字就可以称之为“音意文字”。但我们知道,不会有人采用这种表述,是因为拼音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是表音而非表意。
任何文字,其最终目的是记录语言,包括它的语音、意义,同时通过形状排列来进行规范。因此我们认为,如果采用综合说明的方法来概括文字的性质,天下文字的性质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而只有采用文字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来概括一种文字的性质,使之让人一看便能了解该文字与其他文字的区别才是文字性质研究的真正目的。
三、汉字代表性的特征
汉字作为音形意的统一体,哪个才是其代表性的主要特征呢?
1.汉字的表音性。文字的主要功能就是记录语言,因此必然要记录语音,这是文字的共性;汉字是记录汉语的语音,每一个汉字都必有读音,因此其表音性特征是显而易见的。但这个类型的表音性是不是汉字代表性的特征呢?其实我们在上面的论述来看,如果从汉字记录汉语的语音这一角度来给汉字定性,那么,所有文字都记音,所有文字都是表音文字,再谈文字的性质也没有什么意义可言。另一种看法认为,拼音文字表音,是因为其明显的标音功能,汉字表音,是因为其形声字声旁的标音功能,使汉字认读能够“有边读边,无边读中间”。汉字形声字的“声旁”是汉字作为“意音文字”说中“音”的主要依据及“表音文字”说的主要依据之一。有学者对最常用的3000字(据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国家标准局编《最常用的汉字是哪些——三千高频度汉字字表》)中的形声字的表音情况也做了一个统计,结果如下:形声字共2294字,其中声符与被谐字声韵调全同的579字,占25.24%;声韵相同、声调不同的348字,占15.17%;累计看占到40.41%。换句话说,只能有40%的字提供了“读半边”时可能的正确率。[6]形声字声旁标音的能力受到了明显的削弱,因此以声旁标音功能确定汉字的性质受到不少学者的质疑。
2.汉字的表意性。文字记录语言,首先记录语言中的词汇,基本上每个词汇有其特定的义项,词的表意性是显而易见的。
总体来看,汉字大多数每个字就是一个词,虽然汉语还有更多多音节词语,但这并不影响单字与词的联系,就如索绪尔所说,“这个符号和整个词发生关系”。拼音文字中单个字母一般不具备词的功能,并不具备表意性,只有通过字母的组合才能成词。这是汉字与拼音文字最主要的区别。
从构形角度来说,拼音文字通过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词语之后,词形与语音的联系可以直观地表现出来,人们可以比较容易通过词形考察出这个词的读音;但词形与词义的联系并不能直观地表现出来,人们没有办法通过考察这个词的词形来考察出词义。因此,我们认为,对拼音文字来说,在组合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记住语音,其次是区别词形,从而达到表意目的。也有人对此质疑:那么给一个完全不懂印度式字母的人去考察用印度拼写出来的词,他如何能考察出读音?当然,考察是在他掌握印度式字母拼写规则的基础上谈的;对汉字的考察也同样有个基础,就是对构形及字音的基本规律的把握。
汉字构形与拼音文字恰好相反,汉字在创造的之初更多情况是优先考虑以字形表达词义,采用象形、会意、指事三种方法造字,造出来的字,字与词义联系直观,人们可以从字形考察出词义,但字与语音的联系不能直观表现出来,人们不能从字形考察出字的读音。随着汉字的发展,汉字形象化减弱,抽象化加强,出现了用声符与意符构成的形声字,而且最终占据主导地位。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可以说音义兼表。但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造字的时候,在可能的情况下,形声字的声旁兼具表意功能,“李国英在全面考察《说文解字》形声字的基础上对声符的示源和示音两种功能进行了很好的论证,认为声符的示源作用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声符具有的一种重要功能。早期形声字的主要来源是在记录源词的源字基础上增加义符造出分化字来记录派生词,自然具有示源功能。后出形声字声符的示音功能是自觉选择的结果,其中一大部分是选择示源声符。据此他得出了‘声符本身并不具备独立的语音价值’的结论。”[8]这一论述支持了形声字声旁具有的表意性。同时,在考察形声字的时候,我们即便无法考察出读音,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考察出字义所归的类属,这是汉字表意特性的主要表现,在汉字特性中应当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3.汉字的字形。字形是一种文字区别于其他文字的主要特征,如汉字、拉丁字母、基里尔字母、阿拉伯字母、印度式字母等都有各自不同的字形,如果以字形作为一种文字的性质提出,似乎就可以不再进一步深究文字的性质,但是,“讨论汉字性质的时候,如果不把文字作为语言的符号的性质,跟文字本身所使用的字符的性质明确区分开来,就会引起逻辑上的混乱”。[7]因此,文字性质研究的不是显见的形体,而是内在的特征。
可见,备受争议的形声字,其表意性依然是主要特性,而不是表音性。
四、对汉字性质的心理认同
在对汉字性质的心理认同上,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100名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大学生,在向他们宣传各方汉字性质研究的结论和理论观点后,请他们就心理认同上对各方说法进行投票,68%的调查对象赞同汉字是“表意文字”的说法,无人赞同汉字是“表音文字”的说法,29%的调查对象赞同汉字是“意音文字”,3%的调查对象选择了“音节—语素”、“语素—意音文字”等说法。因此,在心理认同上,人们更赞同汉字是“表意文字”的说法。
五、结语
我们认为,如果采用综合说明的方法来概括一种文字的性质并不是真正目的,只有采用文字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来概括一种文字的性质,使之让人一看便了解该文字与其他文字的区别才是文字性质研究的真正目的。汉字代表性的特性是表意性,因此,汉字应当是“表意文字”,而这更符合人们对汉字性质的心理认同。
参考文献:
[1][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0-51.
[2]周有光.文字演进的一般规律[J].中国语文,1957(7):122.
[3][7]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6.
[4]周有光.汉字性质和文字类型[J].群言,2005(11):41-43.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50-51.
[6]汪昱浅析汉字的性质[J].科技信息,2008(15):184-185.
[8]仝国斌汉字性质的符号学观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VOL31(3):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