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情商和非智力因素

2012-12-31 00:00:00刘彩韩书文
考试周刊 2012年11期


  摘 要: 本文从探讨情商和非智力因素概念入手,辨析情商和非智力因素的异同。情商与非智力因素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都属于非理性范畴,强调是后天培养的,与成功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点是情商注重与他人合作和情绪的管理,而非智力因素则注重自律自励,激发积极性。
  关键词: 情商 非智力因素 概念 相同点 不同点
  
  引言
  有些人认为,所谓情商也就是非智力因素,只是说法不同而已。我国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情商包括非智力因素,也有一些学者阐述了情商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其中燕国材教授在他的《八谈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的文章中就说明了情商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还有许远理教授的《情商与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区别》一文中,从两者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概念定义、理论依据、研究内容、生理机制和应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情商与非智力因素的不同。刘海军在《情商与非智力因素的差异》一文中,也阐述了情商和非智力因素在涵义、水平、侧重点等方面的差异。有研究表明,个体情商高,对其成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现在大都注重个体的情商培养。本文从情商和非智力因素所属范畴、后天培养、与成功的关系和侧重点方面,说明了情商和非智力因素的异同。
  1.情商和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1.1情商的概念。
  情商也被称为情绪智力或者情感智慧,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Salovey与新罕布什尔大学的Mayer提出来的,他们把情商界定为:“觉察情绪的能力,理解情绪和情绪知识的能力,以及调节情绪和促进情绪和智力发展的能力。”后来,美国心理学博士Goleman在《情商》中阐述了:情商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性品质要素。情商是指一个人管理自己情绪、理解他人情绪、抵抗挫折和应变的能力。他把情商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我认知能力,是情商的核心,人类对心灵的自我感受,也是心理顿悟的根基;二是自我管理能力,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上的自我调节、自我管理、自我安慰;三是自我激励能力,是主体为某一目标而做出的自我调动与自我发挥,是成功的基石;四是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是感知他人情感的能力,并且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五是人际交往能力,这是调控与他人相处的情绪反应技巧,具体指受社会欢迎程度、人际互动效能、领导权威等。Bar-on在2000年把情绪智力定义为影响有效地应对环境要求的一系列情绪能力的社会能力,主要包括个人内部技能、人际技能、适应性、压力管理和一般心情。
  1.2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非智力因素”是美国心理学家Alexander于1935年在《智力:抽象与具体》一文首次被使用,Alexander发现,在智力测验中,有些起作用的变量被忽视,它们包括个体气质、兴趣和趋向性,这些因素和一般智力因素一起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美国心理测量学家Wechsler在1943年提出了“智力中的非智力因素”这一概念,他认为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气质和人格因素,尤其是人格因素”,并且认为它是智力行为的必要因素,虽然它们不能代替构成智力的基本能力。国内燕国材教授于1983年在《应该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文中阐述了非智力因素的含义,他认为从广义上来说,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来说的,关于智力因素,一般都认为包含这五个方面,即: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凡是智力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都可以称为非智力因素。从狭义上来说,非智力因素主要指情感、意志、性格。第三个层次为具体的非智力因素,它主要由12种因素如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制性、自信心、独立性、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和坚持性组成。庞蔼梅(1988)认为非智力因素就是个性结构中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兴趣、需要、动机、意志、情感、性格、态度、信念、理想、价值观等;申继亮(1990)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在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与决定智力效益的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心理因素构成的整体;林崇德(1992)认为非智力(或非认知)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
  2.情商和非智力因素的相同点
  2.1情商和非智力因素都属于非理性范畴。
  从哲学角度来看,人这一主体是由理性与非理性两大部分组成的,非理性因素指的是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有动力作用、诱导作用和激发作用。而情商包含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及人际关系能力等,情商的作用也有激励作用和动力作用。根据情商的涵义和作用来看,情商属于非理性范畴。非智力因素主要包含情感、意志、性格、态度、信念、理想、价值观等,主要起动力作用。所以说,非智力因素也属于非理性范畴。
  2.2情商和非智力因素都强调是后天培养的。
  情商不是天生的,可以通过正确的学习得到改善,其主要原因在于大脑的发育过程。人脑在个体出生时并没有完全发育成形,在人出生后会继续生长发育,童年期是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时期,其速度也是最快的。在童年期或者少年期进行情绪的管理,本身就会有助于大脑神经回路的塑造。因此,童年期是塑造情绪倾向的关键期,童年期养成的情绪管理的习惯会固化为基本的突触神经网络,而且以后比较难以改变。对情绪生活非常关键的前额叶负责情绪自控和理解,前额叶对情绪管理有重要的意义,而前额叶在青春晚期继续发育,大脑这一区域的突触塑造过程既漫长又关键,这意味着孩子在此期间获得的经验会与情绪脑的神经回路产生持久的联系。由此可见,情商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来提高,尤其是在童年期和少年期的培养。
  从非智力因素所包含的内容来看,主要有兴趣、需要、动机、情感、意志、性格、态度、信念、理想、价值观等,这些都不是生来就有的,更多的受环境和文化的影响。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在后天发展和形成起来的。由于个人所受环境、教育的影响不同,参加的实践活动和主观努力不一样,个人的非智力因素便会日益显示出其差别。就态度来说,奥尔波特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经验又来源于后天的环境的影响,个体的态度、价值观、态度、信念等都会在后天的培养中逐渐形成。所以说,情商和非智力因素都注重后天的培养,而不是由先天素质决定的。
  2.3情商和非智力因素与成功都有密切的关系。
  Goleman在《情商》一书中说:“一个人的成功20%来源于智商,80%来源于情商。”说明情商对成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现在社会中,竞争加剧、生活压力较大,要求人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并且拥有较高的人际技能。而且多数人能够受到高等教育,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缩小了,成功更多取决于情商。在国外的研究中,一些智商很高的人,在其一生当中成就平平,而智商中等或者中等偏上的一些人则取得了很出色的成就。
  对于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态度等对于成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有一些所谓的“神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背诵很多首唐诗,就会很多种语言,但是在以后的人生中并没有取得出色的成绩。国外许多有关的心理研究证明智力水平相同至少中等以上的两个人,一个人勤奋、自信心强,富有革新精神等,那他将会获得较大的进步与提高;反之,另一个懒惰、缺乏自信、喜欢墨守成规等,那他将难以取得大的进步。而且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个体的成长和成才有很大的作用,积极的人生态度会促使个体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且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在这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困难,对于积极的人来说,总会能够克服,并且不断地挑战;对于消极态度的人来说,可能选择的就是放弃。所以对于成功来说,就要有较强的挫折抵抗能力和坚持不懈的恒心。
  
  3.情商和非智力因素的不同点
  3.1情商注重与他人合作,非智力因素则强调个人的自律自励。
  情商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能力,是人类对心灵的自我感受;自我管理能力,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上的自我调节、自我安慰;自我激励能力,是主体为某一目标而做出的自我调动与自我发挥;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是感知他人情感的能力,并且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也即“同理心”;人际交往能力,是调控与他人相处的情绪反应技巧,具体指受社会欢迎程度、领导权威、人际互动效能等。情商不仅注重个人对自我情绪和别人情绪的感知和理解,还较注重与他人的合作。
  非智力因素主要由12种因素如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制性、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独立性、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和坚持性组成。从这些因素中可以看出,非智力因素强调的是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具备这些心理因素,就很容易成功。从非智力因素的功能上看,其动力与定向功能、引导与维持功能、调节与强化功能强调的仍然是自律自励的问题。
  3.2情商较强调情绪的管理,而非智力因素较多强调积极性的调动。
  情商包括了解自己的情绪,能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评估,然后管理自己的情绪,通过合适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情绪,能够对他人的情绪进行识别、判断和理解,这种同理心是基本的人际技能,一些微妙的社会信号显示了他人的需要或欲望,能够理解他人情绪和接纳这些微妙信号的人的协调性就会很强,更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非智力因素则较注重个体积极性的发挥,在学校教育中,总是要求学生多花些时间进行学习,以便顺利地通过许多测试和掌握各种知识,这实质上就是要求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现在学校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体现在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在学习态度方面有积极的学习态度,不是被动地接受学习,要主动地学习。
  结语
  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该结合智力、情商和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全面、系统地对个体进行教育。汲取对教育有利的因素,促进个体的成长和成才,摈弃对教育不利的因素,避免教育走入误区。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我们更应该注重智力以外能力的培养,为以后的成长和成功加砝码。
  
  参考文献:
  [1]丹尼尔·戈尔曼.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2]燕国材.关于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8,(4).
  [3]燕国材.再谈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3).
  [4]燕国材.谈谈成功智力[J].江西教育科研,2000,(8).
  [5]燕国材.八谈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中小学教育管理),1999,28(5).
  [6]林崇德.我对“非智力因素”的几个问题的认识[J].中小学管理,1992,(5):35-37.
  [7]彭红琴.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辨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5).
  [8]许继红.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刍议[J].晋中学院学报,2011,28(4).
  [9]许远理.情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本质区别[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7(5).
  [10]刘海军.情商与非智力因素的差异[J].消费导刊,2008,(11).
  
  (作者刘彩系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0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