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备”

2012-12-31 00:00:00余顺花
考试周刊 2012年11期


  当新课程改革向我们走来的时候,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机械接受的那种模式亟待改变。打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沐春风的课堂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我听过很多公开课,师生合作十分融洽,教师的点拨、学生的自主合作都十分到位。与作课老师交谈时,他们却说:在第一遍试教时往往感觉效果不好,是经过不断修改教案,反复试教,最后才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过后我仔细想:原因是因为第一遍备的教案不够全面吗?其实不然,原因在于教师在第一遍备课时往往过于“理想化”,一些教学环节可以说是教师“绞尽脑汁”后想出的“独具匠心”的设计。但是,这只是教师在“解读”教材这一层面上所设计出来的“教”案,并不是学生学习的“学”案。前苏联教育学专家斯卡特金说:“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的教学过程,但它所给积极情感的粮食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不要为了演绎自己所设计的“教案剧”而对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差异视而不见。这样,往往会导致教师一个人在很辛苦地唱着“独角戏”的现象。
  因此,我认为教师在平时备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解“读”教材,把握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在教材地位上,它不仅仅是“文本”,更是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一种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师在读教材时,应以“每一节”、“每一单元”、“每一册”为单位逐步进行熟悉,然后进行整体规划与设计。不能上一节课前,只熟悉本节课的内容,更不能盲目地机械地照搬教参和公开课的现成设计。而应该有课程意识,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处理,让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吴正宪指出:“课本只是教课的材料,要想教得好,全在于应用,教师要灵活地驾驭教材,科学地、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要围绕主要的,实质的教学内容加以科学处理,使静态的课本材料变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动态教学活动。”
  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左右》这节内容时,有一个环节是这样教学的:教师请学生仔细观察黑板的周围,说说哪些东西在黑板的左边,哪些东西在黑板的右边。学生基本上把黑板左右两边的东西都说出来了,突然有一位学生说:“老师,我发现声母表中‘b’和‘d’,这两个字母一个半圆在右边,一个半圆在左边。”数学课上出现了语文知识问题,这是老师备课预设之外的,怎么处理学生生成的问题呢?这位老师当即给予肯定说:“你观察得真仔细,现在请你们再观察一下声母表中哪些字母最容易混淆呢?”这时学生看得可仔细了,这时有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是‘b’‘d’‘p’和‘q’这四个字母最容易混淆。”师:“谁会用‘左右’和‘上下’来说说这四个字母中半圆的位置。”马上有学生举手说:“‘b’的半圆在右边的下面,‘d’的半圆在左边的下面,‘p’的半圆在右边的上面,‘q’的半圆的左边的上面。”说得多好呀,听课的老师禁不住鼓起掌来。我很欣赏这位老师在学生说出了偏离自己所提问题的答案时,没有放弃引导,而是从单元目标出发(本单元要求学生会辨认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位)调整教学步骤,让学生用“左右、上下”来区分这四个字母中半圆的位置,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二、解“读”学生,促进发展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备课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备学生,因为教是以学为目的的。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备学生先要做到心里有全体学生,尤其是心中要时时想着学困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帮助学生,还要了解上、中、下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即对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基础、智力、思想品德、生活环境、生活经验等方面有所了解。
  例如在教学一年下册《数豆子》这节课时,要求学生学会数100以内的数。我通过事先调查发现多数同学在学前教育时已经学会了从1数到100。因此这个环节我就不必再浪费时间了。但部分学生对2个2个地数,或5个5个地数不理解,于是我就设计了一个“数数接力”的环节。让上、中、下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数数接力。第一环节,让还不会从1数到100的同学进行“1个1个地从1数到100”的接力,其他同学当裁判。第二个环节,让中等生进行“5个5个地数”的接力。第三个环节让优等生进行“2个2个地数”的接力。第四个环节,“想一想,你还会几个几个地从1数到100”,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样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个别差异出发,不搞“一刀切”,真正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发展。
  三、细“备”学法,有效指导
  “备”学法要考虑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并且以学法为依据设计和调整教法。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改的核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实现学习的个体化和教师指导的针对性。因此,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用学生的眼光来审视阅读教学内容,视学生为自己的学习伙伴,在教学中尊重儿童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想儿童之所想,疑儿童之所疑。学法因人而异,凡是学生已学会的内容不必“老生常谈”,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则放手让学生去学。
  例如,《数豆子》这节内容的另一个知识点是“要求学生会说出一个数前面的数是几,后面的数是几”如“79前面的数是(?摇?摇?摇?摇),后面的数是(?摇?摇?摇?摇)。”学生往往会出现“79前面的数是80,后面的数是78”的错误。很多老师常说:“我上课一直强调前面的数要少数1,后面的数要多1,可是学生就是记不住。”是啊,老师叫学生记住,学生就能记住吗?如果是这样,我们的教学不就简单多了。还有极个别的一种错误是:“79前面的数是78,后面的数是79。”很多老师认为这是因为学生对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分不清楚,其实不然,因为我跟学生谈话时,学生指着“78”对我说:“78,后面的数就是79。”这样我才知道原来这种学生是对题目的意思不理解。出现这样错误的原因是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因此,我特地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来解决这个问题:师:“同学们,一般排队时,个子小(矮)的同学排在队伍的前面,个子高的同学排在队伍的后面。数的排列和我们排队一样,小的数排在前面,大的数排在后面。”接着请矮、中、高三个同学上台,分别拿着78、79、80这三个数排好队,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这三个数的排列情况,并且理解是以哪个数为基准来填空的。
  综上所述,教师在备课时,解“读”教材是基础,解“读”学生是关键,细“备”学法是保证。总之,备课一定要在“两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起点和发展可能,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以及作出弹性化的设计,备在学生最需要时,最需要处,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学法。这样,新课程标准中“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教学思想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