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由于作文评价标准过多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了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普遍存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实施分层评价,对后进生实施基础性评价,树立他们的写作自信心;对中等生实施发展性评价,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对优等生实施提高性评价,发展他们的写作内驱力,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评价更客观、更公正、更合理、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发现和肯定不同层次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真正地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节和发展功能,切实提高全体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 分层评价 作文教学 写作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落脚点,作文水平更是检验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把综合性尺度。可是长期以来,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状况困扰着我们。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弥漫于学生的笔端,原本应该才情飞扬的写作变成了毫无灵气的操作,变成了令学生恐惧的难事和苦差。
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师的作文评价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评价方法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实质性的评价手段和方法,常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很少对每个学生都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有精彩独到的点评。每次都是全方位批改,全方位讲评,什么问题都涉及,什么都没解决,这样的评价标准过多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了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忽视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作文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作文教学的瓶颈。我们也许发现,有的学生偶有佳作,但是教师并不看好,不受重视,得不到激励性评价。这样的作文评价,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根本无法收获成功的喜悦。如何让学生乐于动笔表达?作文教学改革在呼唤生命的回归,语文教师有责任净化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写作潜能,树立写作的信心,找回写作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目标和评价目的上,强调由重视甄别与选拔,转变为重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评价理念上,强调评价主体互动、评价内容多元、评价过程动态;中学生语文学习评价应该是发展性评价。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新的作文评价方式也日趋丰富,其中分层评价能针对学生作文的具体状况全方位地作出评价。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上的优等生是遥不可及的童话,然而,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各自能力水平上的优等生却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分层评价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之一。下面我结合在作文教学中的实践谈谈自己在分层评价方面的体会。
客观地讲,学生的写作基础不同,感知生活的能力不同,家庭的背景不同,众多原因都会造成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孔子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而在作文写作上要求整齐划一是不合理的,这就要求教师应对各种不同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实施有差异的分层教学。
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分层评价就是按每个学生的个体基础水平,找准“最近发展区”, 把他们分成几个等次,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然后通过评价的方式力图使每一次评价对每一位学生的“现在”和“将来”都有价值,都是这一次写作的延续和下一次写作的起点,从而调动学生强烈的写作动机, 给每个学生的写作提供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保持积极进取的写作热情, 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实施基础性评价, 树立后进生的写作自信心
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优等生的作文分数影响到总分成绩,影响到能否上重点高中,许多教师认为重视他们的作文是理所当然的,而后进生的作文则无关紧要,也与高分无缘,因而对他们的写作则毫不关注,布置作文与优等生一样,批改作文马马虎虎,随便扫视一下,定个分数,评讲作文也根本没他们的份儿。长此以往,许多后进生对作文的信心丧失殆尽,即使有金子,也被淹没在黄沙之中。
为了重新唤起他们的写作热情,发掘他们的写作潜力,我采用基础性评价,在每次作文训练课上都提出四项基础性要求,如:(1)字迹比较清楚端正,卷面比较整洁,字不能写到格子外面,至少让别人看得懂、看得清;(2)格式规范,标题写第一行正中,每段空两格,文章至少三段;(3)至少300字以上,大部分同学应在400字左右;(4)错别字及时修改。写作后,让他们先对照这些基础性目标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全班集体评价,一致通过后给予100分,若有闪光点,则可附加分数20分,每次这样的评价后,我都会发现他们目光中的惊喜和久违的笑容。
一个后进生在一次作文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许多数量词,如写等待的焦急时,他用了“1小时、2小时、3小时……”;写紧张的心情时,他用了“3秒、2秒、1秒”;写秋风扫落叶的叹息时,他用了“10片、20片、30片……”。抓住这些创造性的文字,这些闪闪发光的金子,我与全体同学一起评价、表扬、鼓励,大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写作自信心。此外,对待后进生作文,我常常采用面批面改,并力求做到:一是严,逐词逐句,从不马虎;二是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不歧视,有耐性,善于发现他们进步的点滴火花,给予鼓励。作文改后写上“你进步了,难能可贵”“祝贺你进步了,你是有能力写好作文的”之类热情鼓励的话。寥寥数语的人文评价,往往起到难以置信的作用。此后,转机终于出现了,学生信心足了,写作的兴趣也高了。
可见,作文教学首先不是教知识、教方法,而是想方设法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因而,在教学中,面对后进生,我们可采用基础性评价,及时鼓励、表扬,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我们也可利用他们的求知、好奇、好胜、表现欲等引导他们参与作文评价活动,运用加分评价手段,让他们在参与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二、实施发展性评价,提高中等生的写作积极性
长期以来,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形成了“抓两头,带中间”的套路,导致了事实上的“忙两头,丢中间”的最终局面。“中等生”长期缺乏老师应有的关心、爱护、教育和培养,在评讲活动中也缺乏唱“主角”的机会,自以为处在冷漠的关系中,加上对自身认识不够,大多数“中等生”缺乏主见,缺乏学习、活动的热情,缺乏顽强的意志,缺乏与人竞争的勇气。因而,他们的写作水平提高不快,一学期的写作训练效果不显著,事倍功半。
对于中等生的作文评价,宜采用发展性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积极向上。为此,我对他们提出了发展性目标,如:(1)标题与话题不要相同,应是一个词或短语;(2)开头要入题快,字数少于150个字;(3)结尾要简洁、完整,字数少于100字。每次作文训练,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能达标的就评为优秀。采用这些措施,实实在在地把作文教学的难度降到了适合学情的境地。其实中等生的作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虽然整体看来不一定好,但作文中总有许多创造性的内容,令人惊喜。所以教师在作文评价方面,应尽可能地挖掘文中的金子,采用面改与小组互改形式,以此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例如,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作文,要求改写张志和的《渔歌子》,一个中等生在作文中是如此描述的:“花落了一地,一些滑入水中,一叶小舟飘来,舟头一渔翁,见桃花,捞起,捧起,送至鼻尖,一嗅后,轻放入水,随它飘去。雨袭来;风拂来。翁披蓑衣,戴斗笠,立于船头,长叹道:‘如此美景,为何渔,吾弃之!唉,吾家何方——无家,无须归。’”他的作文用语是如此精炼,想象力、创造力是如此丰富。我在这次作文评讲中,采用小组推荐好词好句的形式,他的这段文字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写作积极性。可见,学生的作文潜力很大,关键是教师如何挖掘。
对于中等生,宜以鼓励为主,教师应允许学生的暂时不会和不全会,接纳学生的暂时不会,提出发展性的要求,让他们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调动写作的积极性。
三、实施提高性评价,发展优等生的写作内驱力
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在分层评价方面,宜采用竞争评价、提高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
优秀生作文有了一定的基础,需要锦上添花。教师应在文章的立意、结构等写作方法有一定难度的方面提高要求,给予指导。如:(1)描写要具体多样,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人物描写要具有两种以上,达到200字以上;(2)标题要吸引人的眼球,采用修辞、引用、反常、符号等方法;(3)开头也要吸引人,可以尝试对话式开头、设置悬念的开头、环境描写的开头、名人名言哲理佳句开头等各种形式;(4)结尾要点题或首尾呼应。这几点中,最难的是描写,所以要对描写进行专项训练。
最后还可提出选拔性要求,根据中考要求提出:(1)描写力求形象、生动;(2)中心深刻,力求与人生、社会、自然息息相关,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3)形式新颖,写法灵活;(4)语言有个性、有特色,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以上要求以专项训练的形式逐步完成,并加强过程指导、范文指导。让学生先模仿,再创造。在整个初中阶段,老师不必一开始就面面俱到,而可以采取“突破一点,点点落实”的战略,到最后阶段再整合。选评优秀生作文,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因此,我每次教一个新班,都从最初作文中发现一两篇较好的作文,加以讲评、鼓励。开始可以只讲优点不讲缺点,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写作动力。动力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方法。
我发现受过两次以上评讲的同学,作文态度都较以前认真,希望自己的作文再一次获评。之后我采取滚雪球的方法,每次讲评都增换新的学生名单,逐渐扩大优秀面。为了培养这部分学生的作文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写作内驱力,我还积极组织他们开展作文课外活动,如办作文园地,开展作文竞赛,编优秀作文选,写观察日记,给报刊投稿,等等。这样,我的周围很快聚集了一批喜爱作文的同学,他们作文成绩的迅速提高极大鼓舞了中下层学生。至此,可改变评改方法,由教师评逐渐放手为以学生评为主,进一步提高学生主动修改作文的能力。
综上所述,分层评价由于满足学生需要,适度分层引导,提供沟通平台,因而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评价更客观、更公正、更合理、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发现和肯定层次不同学生的进步和成长,真正地发挥了评价的导向、激励、调节和发展功能。教育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和“选拔”,更重要的是为了“改进”和“提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实现“更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最好”、“最差”只是相对的标志、暂时的现象,而不断地争取“更好”,才是教育质量评价的永恒追求。科学的评价方法来源于正确的认识、热诚的态度和崇高的使命感。
当前,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学生本来就十分脆弱的自尊心和写作热情及追求创新、个性的动机。信心和兴趣是一个语文教师献给学生,让学生终生受益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徐专平,孙玲.优化教学环节,实施“分层教学”.教育研究,2005.2.
[2]王孝玲.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技术.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1,第一版.
[3]蒋漫云,雷鸣强.构建素质教育的教育评价观.上海教育科研,1998.8.
[4]王品德主编.作文教学研究,2005,(1).
[5]陆志平著.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