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内涵与误区

2012-12-31 00:00:00王美琴
考试周刊 2012年43期


  摘 要: 当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便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教育必须从传统的知识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变。以人为本,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尊重并合理地张所个性,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但要取得最佳效果,就必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避免走入一些常见误区。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中学教育工作 常见误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中学生的管理工作做过一些思考,深切地感受到,中学生虽然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但在教育管理中不能完全把他们当作小孩子对待,应该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长处,甚至尊重他们的不足,以朋友的身份进行心灵的沟通,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当我们将“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便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它以充分开发个体潜能为己任,以丰富知识,塑造健全人格为目的。
  教育学中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以人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的个人的和谐发展为根本”。如果说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自觉自为的话,教育就凸显出对这个自觉自为生命体的不断生成与和谐完整发展的动力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今天的教育必须从传统的知识性教育向发展性教育转变。
  在传统的教育思想中,似乎知识多就意味着人的水平高,能力强。这一观点的缺陷表面上看是将知识的增长与人的发展混淆,实质上是人性关怀的缺失。它将知识当作教育的目的,颠倒了知识与人的关系。虽然发展离不开知识,但正如经济的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的发展一样,高分低能如同泡沫经济是教育应当警惕的。
  教育是对所有能促进人的精神全面发展的人类世代积累的文化的运用,也就是说,虽然教育的内容来源于文化,但它是对包罗万象的文化内容的一种选择,是对先进文化成果的运用。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人被文化化,是将人类已经积淀的先进文化成果转化为个体内在力量,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此外,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每个人成为他自己,教育的责任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但是长期以来,中外教育界都存在着规定的时间内,用统一的规则与模式对不同的个体进行“智商”测试,从而衍生出形形色色的智力测试与标准化考试等现象。针对这种“统一规则的学校教育”和“智商式思维”的测试体系,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的理论和“以人为中心的学校教育”,引发了一场教育革命的浪潮。加德纳理论的核心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多元性。他通过大量的实验构造了人的智力框架,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语言、数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及自我认识智能7个方面组成的,大多数人具有完整的智能,而每个人的认知特征又显出独特性,这7种智能对于每个人所拥有的量是不同的,其组合方式也各有特色。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尊重人就要尊重并合理地张扬每个人的个性,教育者首先不应该从统一的教育目标出发评价学生,而应走进千差万别的人的世界,针对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和弱势领域,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在发掘优势智能领域的同时,帮助他们将优势智能的特点向弱势智能领域迁移与渗透,从而使自己的弱势智能领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就能实现教育面前无“差生”,每个受教育者都是潜在的天才的教育目标。
  但是,在当前开展的“以人为本”的管理中却存在一些常见误区。
  一、狭隘地理解“以人为本”的对象
  “为了一切学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的一个基本原则。这里的“人”指的应该是全体学生,可很多教育者却忽视了这一点,在教育工作中有意无意地将“人”的范围缩小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只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对准班上的特殊群体。教师在工作中最容易将目光投向两类学生,一类是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学习主动,思维活跃,能大胆与老师交流,是最受老师青睐的群体。为了培养拔尖人才,教师们对他们总是投入大量的精力。另一类则是暂时落伍的同学,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差,自制能力相对较弱,总是有意无意地犯下一些小错,给班级带来了负面影响,自然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重点。为了营造好的学习氛围,维持班级的稳定,让后进生找回信心并自觉学习,教师们为他们费尽了心思。教师对这些孩子可谓用心良苦,确实让他们感受到了什么是人文关怀。
  但是,教师对一部分中等学生的关注却少了。这部分学生性格有些内向,为人忠厚老实,从不违反纪律,没受过什么批评,集体活动和学习成绩不突出,可能也没受过表扬。对班级来说,他们是最让老师省心的一个群体,也是一个让教师们关注不多、思考不多、印象不深的被忽视的群体。实际上,他们也是有思想,有感情,渴望受到老师关注的孩子。因此,以人为本的对象,也应该包括这部分中档生,要考虑他们的特长和心理,让他们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2.以本班学生为本,不顾及其他班学生的感受。相对而言,这种现象隐蔽得多,就是狭隘地把“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倾注给本班学生。例如:只注意自己班学生思想行为的发展,而不理会其他班学生情绪上的波动;只提醒自己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不计较其他学生习惯性犯下的小错;只在乎自己学生成绩的好坏,不关心其他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对自己的学生呵护备至,而对其他班上的学生则冷漠置之。这些无意中的举动,都会让狭隘的小集体主义思想深植在学生的心中。
  二、片面地思考“以人为本”的内容
  教师“以人为本”的第二个基本原则就是“为了学生的一切”。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应只专注他们成长的某一方面。
  1.注重成绩过多,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足。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主要任务,但以人为本不是以成绩为本。很多教师往往误解了这一点,认为要想尽办法让学生提高成绩,并使之升入理想的学校,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最好方式。伴随着时代进步成长起来的学生,他们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民主权利等正当精神利益的渴望日趋强烈。然而,一些教师对此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意无意地损害学生精神利益的事情屡有发生。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对学生全面的人文关怀,片面认为他们只要认真学习就行了,并认为只要成绩好了,家长自然就满意了。
  2.赏识宽容过多,批评教育不足。教育对象是身体和心智均不成熟的年幼学生,既然是不成熟的学生,必然就会有许许多多不成熟的思想和行动。有些学生的某些想法和行为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给予支持,甚至鼓励。但是对于一些无理的、不合情合法的要求,有的教师不敢对学生说“不”,“错”。他们往往认为,以人为本与法治严格相背,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严格的教育和处理,似乎有不尊重“人权”之嫌。其实不然,此举正是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绝大多数人的意愿约束少数人的不良习惯,对这些人本身的进步也是大有裨益的。
  宽容并不等于放弃原则。无原则地尊重与赏识容易助长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一味地顺从和肯定还容易模糊学生的认知和视听,甚至会成为其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或“糖衣弹”。只有恰到好处地惩戒和批评,艺术地点拨,才能使学生茅塞顿开。因此,单纯地唯生独尊不可取,只有掌握好赏识与惩戒的尺度,才能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弘扬人性的理念。
  3.看护包办过多,能力锻炼不足。有的教师认为,以人为本就是要给学生最好的东西。他们为学生考虑得多而细,家长和学生考虑到的,他们都有详细的安排;家长和学生没有考虑到的,他们也精心地准备。他们像优秀的厨师,做出可口的饭菜送到学生面前,学生吃了肯定有营养,但学生永远不知道饭菜是怎么做出来的。事实上,经历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没有过程的成长是飞来横祸,不知道珍惜,能力也没有得到锻炼。哪怕过程中有失败,也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也是对人生所进行的必要锤炼。
  三、错误地运用“以人为本”的方法
  有的教师在工作中注意了前面两大误区,可实际效果还是不佳,事倍功半,甚至出现吃力不讨好,被关怀的对象不“领情”的情形,这可能就是方法上出现了误区。
  1.方法不当,适得其反。许多教师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细心呵护学生脆弱的心灵,特别是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希望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和集体对他们的关怀,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老子有“无为而治”的主张,它同样适用于对学生的教育。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胆小怯懦;有的学生性格倔强,听不进劝诫。这类学生,如对他们过分关注,反而会激起他们内心的恐惧和反感,这时,对他们“无为”则是最好的方法。“无为”并不等于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种表面的“忽视”,给他们留一块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没有负担地发展。在关键时刻,艺术性地对他们进行有效提点,他们会更深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与关爱。
  2.解决问题表面化,抓不住问题根源。有的教师很关注学生,分析学生问题很透彻,可是对一些钻牛角尖的学生却始终束手无策,这是因为教师只关注学生本身,只在学生身上下工夫,而忽视了与之有密切关系的生存环境。因此,对于这类学生,应主动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成长背景和社会背景等,从这些外在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寻找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找到出口。
  综上所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教育管理工作中需做到以人为本,因为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但同时,应在实施过程中避免进入一些误区,使一切努力适得其反,所以对自己的工作及时进行反思是相当重要的。在不断地回顾和反思中积累有效经验,吸取宝贵经验,从而为下一步工作做出正确指导,最终培养出真正服务于国家、服务于社会的人才,真正达到自我教育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