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要使大学毕业生更好更顺利地实现就业,就必须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阶段,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专业化建设,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大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很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课程教学 教学思考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需要、能力、经历及价值观等各方面进行测评和综合分析,结合客观职业环境,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规划安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个体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技能,发展相关的职业能力,促进职业生涯健康发展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外就开始实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我国近几年来才在高校中不断普及。
一、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意义
从大学生个体的角度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更清楚地回答“我是什么样的人?”“我需要什么?”“我喜欢干什么?”“我适合干什么?”“怎样才能实现职业生涯成功?”等一系列问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帮助学生认识就业形势、居安思危、唤醒规划意识,做出正确合适的职业选择,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方案的设计实施,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增加自我效能感,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高校走进社会,了解社会的用人需求,更好地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2007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教高厅[2007]7号文件,指出高校职业规划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能通过学生自身的成长,有效地提高本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有利于学校品牌的打造。教育以育人为本,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是以生为本,是教育人性化的体现,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由于十几年来我国采取高校扩招的政策,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由2001年的114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680万人,毕业生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下,高校毕业生实行自主择业,毕业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对口的合适工作及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劳动力市场需求,尽早做出合理的规划并发展自己相关的职业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人才在市场上高流动状况及流动的无序性,有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二、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灌输式教学现象突出。
目前,许多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中依然存在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简单“填灌”的现象。这也导致学生因缺乏师生互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学生全面深入地分析自我和客观的职业环境,职业定位也不合理、不清晰,兴趣特长与职业专业发展结合度不高。当然,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的时间精力有限,难以全面深入掌握学生的信息,难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规划,没能很好地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学生职业认知和自我认知缺乏,影响教学效果。
大学生还没真正踏入社会,基本都从学校到学校,社会阅历浅,对社会各行各业普遍缺乏了解,自我认知也不够全面、客观和准确,甚至有的连就读专业的基本情况也缺乏了解,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难以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全方面的讲述分析,也难以运用各种测评软件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测评分析,只能依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觉测评分析自己,只有学生全面深入了解主客观条件,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科学合理地制订规划方案,少走弯路。
(三)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技术,影响指导质量。
目前,许多高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的师资力量方面比较薄弱,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一般由从事学生工作的院系书记、辅导员、学生处、团委和招生就业办的老师兼任,这些教师的专业背景复杂多元,虽然有一定的工作实践和指导经验,但毕竟大多没有接受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系统学习研究,专业化水平有限,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对学生的自我测评的分析只停留在简单的经验分析上,不能进行深入系统的专业剖析。有的教师甚至忙于日常工作事务而无暇顾及教学,导致教学和指导的质量不高。
三、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思考
(一)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行为导向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由学生扮演某一角色处理这一角色所做的某些工作,以体验不同类型人物的心理,使自己和观察者从中受到启示,从而改进自己行为的教学方法。比如对文秘专业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秘书如何接待来宾等,表演结束让学生发表看法,全班讨论,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深化认识和效果。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由学生处理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只起到咨询、指导与解惑的作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地进行,学生能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和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锻炼相关职业能力。
3.课前讲演法
教师可以在课前开展“三分钟讲演”,主题为“我的职业生涯目标和规划”,学生讲完后让同学进行点评,最后由老师给予总结,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这样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锻炼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的思考和规划,自觉有效地实施行动方案。
4.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个具体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职业生涯规划教材有许多案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教师应该用好用活这些案例,抓住那些感人的情节,创设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情境,与学生一起发掘案例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除了用好教材案例之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补充其他有关视频案例或身边案例,如本校毕业生职业成功案例等,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高校应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化建设。
高校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课设为必修课,纳入学校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从大学生入学至毕业,分阶段、有重点地提供包括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分析、学生自我测评、规划方案的设计,规划实施的跟进监督,求职技巧训练、就业信息服务和心理调适等各方面的指导。目前,许多高校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师资力量不足,因此,应将该努力引进高水平的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加强对这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培训,使其掌握相应的科学的专业理论。
另外,高校要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材的建设,根据不同年级和专业特点编写出高质量、有针对性的教材。购买和开发高质量、科学的测评软件和系统,并通过各种科学系统的测评方法和软件,如霍兰德职业性向测试、朗途职业规划测评、MBTI测试、九型人格测试、气质类型测试、职业锚测试和各种能力测试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测试,使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自己,更好地做好规划,避免在职业道路上走弯路。
(三)鼓励大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开阔视野,熟悉各行各业,与不同群体接触交流,培养职业技能和道德素养,积累社会网络资本。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比和自我反省,有利于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好地进行规划。大学生应勇敢走出去,多与行业的精英人士接触,了解别人创业成功经验,为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同时,高校应积极为大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比如通过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毕业前先实习工作,回校后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科学化,更有目的地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建构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为今后的职场生存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迎春.对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1,(01).
[2]王莎佳,钱文彬.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兴起、发展与挑战[J].教育与职业,2011,(08).
[3]王兴国,张聚华,王麒凯,熊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调查及相关对策研究[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05).
[4]朱可峰,陈蓝.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