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主要从两方面(一)建立适当的代数模型;(二)建立几何模型(或函数图像)揭示了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数形结合思想 初中数学 代数模型 几何模型
在初中学段,数形结合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可以使某些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生动化,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如果能将数与形巧妙地结合起来,有效地相互转化,一些看似无法入手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建立适当的代数模型(主要是方程、不等式或函数模型)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难点是如何根据题意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要突破这一难点,往往就要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示意图.这里隐含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例如,在初一教学中,在行程问题方面,作为老师,我们应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依据题意画出相应的示意图,才能帮助初一学生迅速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突破难点.
例:一小船由A港到B港顺流需行6小时,由B港到A港逆流需行8小时.一天小船从早晨6点由A港出发顺流行到B港时,发现一救生圈在途中掉落在水中,立刻返回,1小时后找到救生圈,问:(1)若小船按水流速度由A港漂流到B港需要多少小时?(2)救生圈是在何时掉入水中的?
解此类应用题多采用图示法,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形的直观性和具体性,引导学生从图形上发现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学生掌握了这一思想要比掌握一个公式或一种具体方法更有价值,对解决问题更具有指导意义.
2.新人教版第九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时,为了加深初一学生对不等式解集的理解,结合数轴表示解集很直观.
教师要适时地把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直观地表示出来,使学生形象地看到,不等式有无数个解,其中蕴藏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函数及其图像内容突显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学时注重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二次函数的应用时,设计这样的问题:
例:桃河公园要建造圆形喷水池.在水池中央垂直于水面处安装一个柱子OA,O恰在水面中心,OA=1.25m.由柱子顶端A处的喷头向外喷水,水流在各个方向沿形状相同的抛物线落下,为使水流形状较为漂亮,要求设计成水流在离OA距离为1m处达到距水面最大高度2.25m.
B6X8ikkvTcEunLnchHt1tw==(1)如果不计其他因素,那么水池的半径至少要多少m,才能使喷出的水流不致落到池外?
(2)若水流喷出的抛物线形状与(1)相同,水池的半径为3.5m,要使水流不落到池外,此时水流的最大高度应达到多少m(精确到0.1m)?
根据此实际问题中数量变化关系的图像特征,用相关的二次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安排学生活动:(1)分析实际问题中的量,分清常量、变量及变量的变化范围;(2)探索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变量的变化规律,确定函数关系;(3)根据函数关系式,求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4)考查所得到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意义,明晰结论.引导学生从探索具体问题中的函数关系的经历中,体验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体会二次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的数学模型,进而获得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技能,感受数学的价值.
二、建立几何模型(或函数图像)
例1:A、B两地相距150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假设他们都保持匀速行驶,则他们各自到A地的距离s(千米)都是骑车时间t(时)的一次函数.1时后乙距A地120千米,2时后甲距A地40千米.问:经过多长时间两人相遇?
分析:可以分别作出两人s与t之间的关系图像,找出交点的横坐标即可.
例2:已知二次函数y=ax+bx+c的图像的顶点坐标为(0,2),且ac=1.
(1)若该函数的图像经过点(-1,-1).
①求使y<0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
②若圆心在该函数的图像上的圆与x轴、y轴都相切,求圆心的坐标.
(2)经过A(0,p)的直线与该函数的图像相交于M,N两点,过M,N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M,N,设△MAM,△AMN,△ANN的面积分别为s,s,s,是否存在m,使得对任意实数p≠0都有s=mss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不少同学一看如此多的文字且语言抽象,还没有图形,就放弃了,其实在分析此类问题时,应该将抽象的语言结合条件画出图形(不一定很标准),然后结合图形观察出(1)①使y<0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②更是如此,再求得的抛物线上尽量多画些圆,最终从你的圆中找到与x轴、y轴都相切的条件.(2)重新构造抛物线,画出草图,标出s,s,s,画出经过A(0,p)的直线,表示出s,s,s,即可求解.
利用现有教材,教学中着意渗透并力求帮助学生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使学生在初中学段,做到“数”与“形”结合,相互渗透,把代数式的精确刻画与几何图形的直观描述相结合,使代数问题、几何问题相互转化,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时间,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相信会使学生在认识层次上得到极大的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
[2]初中生学习方法与能力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