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灵动课

2012-12-31 00:00:00王丽娟
考试周刊 2012年43期


  灵动的教师教出灵动的学生,低年级的学生就像一座矿山,能源源不断地开掘出宝藏,只要用心去挖掘,用心去开采,就会增添无限财富。
  低年级的学生知识阅历浅,表达能力不强,与高年级相比,似乎无法为我们带来光彩,无法为我们的课堂带来精彩。虽说低年级学生所读诗书量远远比不上高年级,但低年级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却是高年级学生远远比不上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天真烂漫和想象力正在逐渐萎缩。作为低年级教师,我们可以好好抓住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的优势,让我们的课堂异彩纷呈。
  一、灵动有心,打造精彩的课堂。
  创造一个有利于支撑学生想象力的课堂教学环境,我认为是十分有必要。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更是他们获得信心的源泉地。如果能在课堂中,让学生发掘自己的创造性,那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很大帮助。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只有平等相处,才能和谐、兼容、积极配合,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创造的欲望才有可能得到激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常常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作为主体,通过讨论、演说、辩论等形式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潜能,让学生灵动起来,让课堂生成精彩。
  二、灵动求异,生成精彩的发言。
  面对于不敢反驳老师答案的小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灵动一些,选择“反其道而行之”的“换脑行动”,以求异的方法,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求异思维是一种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它不满足于一种答案,可以从多方向、多角度展开。“谁有和他不一样的想法?”这句话经常会成为我课堂上的口头禅,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于说和别人不一样的,无形中也促使学生要有自己的想法。我在教学《欢乐的泼水节》这篇课文时,对于其中泼水动词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除了用水泼,我们还可以用哪些动词呢?学生联想出一系列的场景,有的说我们可以用手指弹水,有的说我们用手洒水,有的说我们可以用水枪射水,有的说我们可以拎起桶直接往人们身上浇水。他们的答案各式各样,充满着童趣,充满着想象。听到他们各个精彩的发言,谁还能说咱们低年级的课堂不精彩?
  三、灵动引导,开启精彩的大门。
  作为学生引领者的教师,更应该是灵动的。具体直白地说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发言要善于随机应变。
  1.灵动的教学设计
  教师在课前都有自己想象中的教学情境,也就是教学设计,但往往设计出来的东西时常跟自己想象中的不尽相同。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在自己预设的教学中会产生出很多的枝杈。我们就要善于改变自己的教学,不一味强求自己所想要的结果,否则只会徒增教学弯路,兜兜转转以后学生仍未能尽如你意。在教学中,我也因这样的想法碰了不少壁,于是,我索性放开:语文新课程标准一直呼吁我们要以学生为主,我就真正以学生为主,随时变动教学设计,反而能开启精彩课堂的大门。我在教学《小松鼠找花生果》这一课时,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问:“花生果都到哪儿去了?”本来设计时想通过了创设情境来读出那种疑问的语气的,结果班里有位学生却是这样读的,他多添了一个字:“咦?花生果都到哪儿去了?”我随即改变教学设计:“谁也能像他那样读?”一句话因为一个“咦”字,豁然开朗,经他这么一朗读,全班学生都理解了其中内涵,很快指导朗读的任务就完成了。
  2.灵动的评价语
  学生的思维打开来以后,教师首先要善于倾听,其次要善于思考,最后要针对自己听到的发言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的方法很多,可以是肢体语言、可以是眼神、可以是幽默风趣的评价语、也可以是深邃的剖析语。我在教学《这儿真好》一课时,让学生想象小熊在这几年中间是如何种树的?有学生回答,小熊种树肯定很辛苦。我随即引导:那他会怎么辛苦呢?可能会累得……我做了个弯下腰的动作,学生立即就有了精彩的发言:可能会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可能累得会筋疲力尽,可能会满头大汗,可能会种得连吃饭都忘了。我的一个小小动作暗示,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想象,更让课堂跟着热闹起来,因为其他学生的想象也被调动起来,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四、心动手动,开创课堂的精彩。
  动手是创造的前提,也是我们实施创新教学活动的前提。我们要改善教学活动,创造条件,使小学生的动手创造成为可能。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发现规律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开启学生想象的大门。
  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富于思考性和启发性的操作,这样能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交叉并进,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学《水乡歌》一课时,可以让学生画一画你心目中的美丽水乡,然后结合自己的画来谈一谈;学过《美丽的丹顶鹤》一课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请他们画一画丹顶鹤美妙的身姿。有了实践经验的课堂,学生发言怎会枯燥,学生的感受怎会空洞?学生那颗压抑的心灵自会得到解放,自然就能培养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沈龙明.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程斯辉.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M].东方出版社,2001.
  [3]Robert J.Sternberg.思维教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王德俊.语文新课程[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