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领导力最大的误解,就是在领导力和职位之间画上等号。中外都是如此,但是,在中国尤甚。原因很简单,在现代汉语中,“领导”这个词流行的用法,就是指“担任领导工作的人”。
许多人认为:领导力是有领导职位的人才需要的;只有担任领导职务,才能发挥领导力;自己能够担任领导职务,就是已经有领导力的证明;自己有领导职务,别人就会服从自己的领导。
实际上,领导力就像爱情,领导职务就像婚姻。婚姻和爱J8Eg8AH7MQksPGAzq1LJ12cVlk8LRAaumwTKOtWJ4vg=情有联系,但有婚姻不一定有爱情,担任领导职务的人不一定有领导力;有爱情不一定有婚姻,真正发挥领导力的人不一定是担任领导职务的那个人;有时候,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职务可以是发挥领导力的障碍。
领导力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领袖力”。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我们叫做领导;真正实施领导活动的人,我们叫做“领袖”。领导有下属,而领袖有追随者;领导运用权力,而领袖运用影响力;领导安于现状,维持秩序,而领袖与时俱进,迎接变革;领导追求地位,而领袖追求成果;领导抓权,让自己伟大,而领袖授权,让众人伟大。
不当最高领导,可以当领袖。当上了最高领导,也要追求当领袖,香港企业家李嘉诚便是如此。李嘉诚曾说:“我常常问我自己,你想当团队的老板还是一个团队的领袖?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地位之便,这可以来自上天的缘分或凭仗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做领袖则较为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要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领袖领导众人,促使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
职务可以是发挥领导力的帮手。拥有领导职务,意味着你拥有更多的组织资源来发挥领导力。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当选为政治局常委,进入中共中央核心决策层,对于他发挥领袖作用也是很关键的。
然而,领导职务在很多时候,也会成为发挥领导力的障碍。担任领导职务,意味着你有发挥领导力的责任。所谓领导职务,往往同时要求你从事三种活动:处理、管理和领导,处理是循规蹈矩地做事,管理是正确地做事,领导是做正确的事。当领导的人必须要当领袖,责无旁贷,不然后果很严重,博古就是个例子。
实际上,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大多数时候从事的是管理工作。管理工作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技术性问题。而领导工作是学习新的方式,解决没有现成答案的难题。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往往容易犯这样一个错误:因为自己拥有职务权威,所以,认为自己掌握所有问题的答案,导致把难题当做技术性问题处理。
(摘自《民营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