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句法歧义浅析

2012-12-31 00:00:00赵雪雁
考试周刊 2012年33期


  摘 要: 本文描述了英语和汉语中的句法歧义现象,并通过比较英汉的歧义现象,考查了英语和汉语在这个层面上的相似之处和不同。
  关键词: 汉语 英语 句法歧义
  一个语言片段(包括短语、句子)可以有两种以上的意义理解或两种以上的结构分析,叫人无法确定原意,这种现象叫做歧义。从语言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歧义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句法歧义。句法歧义是由语法结构引起的句子多义现象。当同一表层结构或表层结构的一部分具有不同的深层结构时就会产生句法歧义,语言中大量存在句法歧义,比较复杂,我们将从英汉相似之处和各自的特性出发进行讨论。
  1.相似之处
  (1)定语修饰对象不清引起的歧义
  汉语和英语中常有一个名词中心项带有一个以上的修饰项或一个形容词带有一个以上的名词中心项的语言结构,英汉都存在定语修饰项前置的定心结构,这是它们的共同点。由于定语的修饰对象不清楚,容易引起句法歧义。
  ①定语+名词并列结构
  例1.Male students should not allowed to grow long hair and beards.
  “long hair and beards”可以理解为 [ long [hair and beards]]或[[long hair] and beards]
  译成中文有两种意思:“男生不许留长发和长胡子。”或“男生不许留长发,也不许留胡子。”
  ②数量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名词所有格+名词
  例2.几个大学的学生聚在一起。
  其中“几个大学的学生”可理解为“有几个学生来自大学”,“学生是来自几个大学的”,可做如下两种结构分析。
  几个 大学的学生
  几个大学 的学生
  例3.that kid’s face,可理解为:[that [kid’s face]]或 [[that kid’s] face]
  ③形容词+名词所有格+名词
  例4.那个漂亮的姑娘的妈妈。
  [那个[漂亮的姑娘]的妈妈],姑娘漂亮
  [那个漂亮的[姑娘的妈妈]],妈妈漂亮。
  例5.an old woman’s dress
  an [old woman’s] dress],一件老年女性穿的套裙
  [an old [women’s dress]],一件旧的女式套裙
  ④并列结构的所有格+名词
  这种结构引起的歧义现象英汉都有,而且英语中可把这种句型改为由“of”引导的从属关系,这是英语有别于汉语的地方,如:
  例6.河南和河北的部分地区
  [河南和[河北的部分地区]]或[[河南和河北]的部分地区]
  例7.Jim and Tim’s sister
  [[Jim and Tim’s] sister]或 [Jim and [Tim’s sister]]
  (2)由双向动词形成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而造成的歧义
  含动词的修饰语+名词是英汉的共性,两者又有区别。在英语中,其结构为:verbal / action + of +N,而在汉语中则为动词+的+名词,这种结构牵涉中心项名词的语旨角色到底是“受”还是“施”的歧义问题,语义关系起很重要的作用,如:
  例8.相信的是傻瓜。
  可以理解为:谁相信谁是傻瓜(傻瓜相信),也可以理解为某人相信的那个人是傻瓜(相信傻瓜),前者“傻瓜”是施,后者“傻瓜”是受。
  例9.The shooting of the solider.
  也有两种理解:The solider was shooting.或The solider was shot.
  (3)否定范围和焦点不明确引起的歧义
  在英语和汉语中,否定通常是借助否定词构成,英语中的否定句主要是在肯定句中插入not或no,而汉语大多是使用“不”或“没有”等词。在否定句中,某些否定词的范围和焦点不明确易造成句子歧义,否定的范围可以为整个句子,即全部否定;也可否定句子的部分,即部分否定,如:
  例10.I don’t teach because teaching is easy for me.
  这句话译作汉语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说:“我当教师并不是因为教书对我来说很容易。”另一种则是说:“我不当教师是因为教书对我来说太容易了。”这就是由于否定的范围而造成的歧义。
  英语中对于并列句的否定范围和焦点的不同看法也常导致歧义。
  例11.It is not the case that Elle snores and Nicolas likes painting.
  一个是否定的是第一个并列分句,是部分否定,另一个是全部否定,否定了两个分句的内容。这种由于否定的范围和焦点而引起的歧义还可见于否定词和情态动词、副词的结合上,如:
  例12.He didn’t sleep all the morning.
  否定的焦点为“sleep”时,可理解为“他上午并非都在睡觉”;否定的焦点为“all the morning”时,可理解为“他并不是整个上午都在睡觉”。
  例13.她们没有一次完成任务。
  当句子为部分否定时,“没有”的否定焦点为“一次”,意思是每次都没有完成任务,当句子为全部否定时,“没有”否定“一次完成任务”,表示是分几次才完成任务的。
  (4)动词的不同功能引起的歧义
  由于动词的不同功能产生的语法歧义,英语汉语中都有,英语中引起这类歧义的常是动词的现在分词,汉语中这种歧义则是动词的不同功能引起的,使得它与后面的名词可构成不同的结构,例如:
  例14.They have used books.
  可分析为:“他们用了书。”也可以是:“他们有一些用过的书。”
  例15.研究情况
  此例既可以认为是一个动词短语,“研究”为动词,“情况”是宾语,又可以看成是一个名词短语,“研究”修饰“情况”,意为:研究的情况。
  2.英汉语各自的特性
  英语是曲折型语言,时态等通过词的形态来反映,因而语序的作用并不是很重要,而汉语是意合型语言,是一种孤立型语言,词本身无形态变化,无语法特征,汉语中词序相当重要,词的位置不同,句子意义和焦点就不同。
  (1)在英语中定语后置型定心结构是其特性之一
  英语中的定语位置灵活,甚至可以与被修饰语隔开很远;而汉语中的定语一般位于被修饰词之前,因此定语后置型定心结构引起的语法歧义是英语的一个特性,这类语法歧义在英语中数量很多,汉语中很少,定语修饰可能是短语,也可能是定语从句,如:
  例16.We visited the lady with the kid who was sick.
  句中的“who was sick”,既可以修饰“the lady”表示那位妇女病了,又可修饰“the kid”,表示那位妇女的孩子生病了。
  英语中的后置型定心结构还包括由of引导的短语,这类结构由于定语的多重性往往造成歧义。
  例17.This is the brother of the boy’s girlfriend.
  可表示是男孩女朋友的哥哥:[the brother of [the boy’s girlfriend]];还可以表示是男孩哥哥的女朋友:[[the brother of the boy]’s girlfriend]
  (2)后置介词短语功能不确定引起的语法歧义是英语的特性之二
  英语中语序的作用不是很重要,而英语中介词的功能很多,一个名词短语后紧跟的介词短语可做定语、状语、宾语补足语等成分。英语中由于后置介词短语的功能不确定,往往引起语法歧义,如:
  例18.The salesperson greeted the customer with a smile.
  句中介词短语既可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如译为:“售货员微笑着向顾客致意。”又可作定语修饰其前面的名词短语,可译为:“售货员向面带笑容的顾客致意。”
  (3)比较句中因省略引起的语法歧义是英语的特性之三
  为了行文简洁,英语中的比较句后面部分常常省略与前面部分相同的成分,这种省略往往造成句子的意思产生歧义,而汉语不存在这种歧义现象,如:
  例19.I love him more than you.
  第一种解释是: I love him more than you love Jim.第二种解释是: I love him more than I love you.
  (4)动宾或动宾补结构引起的歧义是汉语的特性
  汉语是意合型语言,词形无变化,语序很重要。但同一语序的动词短语结构中,由于其内部结构的深层结构不同,其语义也各不相同,这在汉语中主要表现为动宾或动宾补结构引起的歧义,这类歧义在英语中很少,如:
  例20.买好东西
  在这个例子中,“好”既可以作副词,又可以作形容词,“好”作副词形容买时,短语的意思为:东西买好了,“好”作形容词时,修饰东西,意思是:买好的东西。还有由“动词+名词1+名词2”这样的既可以理解为动词的双宾语,又可以理解为单纯的一个宾语的动宾结构造成的歧义,如:
  例21.赠法国香水
  可理解为“赠送给法国一些香水”或是“赠送法国香水”。
  3.结语
  歧义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句法歧义是歧义的一种。利用歧义积极的方面,运用歧义形成双关、暗喻等修辞手法,可使语言获得诙谐生动的效果,有助于增强表达力,另外,可通过语境制约、变换句式、调整语序、补充完整等手段来消除歧义。对英语和汉语进行比较,有利于我们避免在英语使用中使用消极的歧义,积极利用积极歧义,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