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影”不离

2012-12-31 00:00:00王智愚
科学大众·小诺贝尔 2012年7期


  “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我和它说话,它却不开口。”聪明的你很快就会猜出这个谜底了吧?它就是“影子”!
  记得小时候,妈妈经常带我玩踩影子的游戏,而我总是乐此不疲。于是,当老师说下节课要学习“阳光下的影子”时,我们很兴奋。
  盼望着,盼望着,科学课终于来到了。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排队走到操场。其實,这节课的内容非常简单:首先选择一块平整且没有任何遮挡物的空地,在空地上平铺一张白纸,再把一块插有小直棍的橡皮泥轻轻地固定在白纸上;然后每隔5分钟,便用铅笔将纸上的黑影描画出来。
  就这样,一节课下来,白白的纸上便留下了一条条黑色的线条。看着自己画出的影子轨迹,我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到了作品展示的时间了,同学们将作业放在一起。在对作品观察、比较之后,大家得出了两条结论:1.太阳所在的位置与影子的朝向相反:太阳如果日出东北,那么影子就朝西南;如果太阳日落西北,那么影子就朝东南。所以影子的朝向通常被用来判断日出和日落的方向。2.太阳高度影响着物体影子长度:太阳高度越大,影子就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影子就越长。(注:太阳高度,也称太阳高度角,某地的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所交线面角。日出、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上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最大时为正午,太阳高度为90,午后太阳高度又逐渐缩小。)
  最让我难忘的是,这节课快结束时,老师让我们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刚才的實验。是什么成语呢?同学们又陷入了沉思。老师在旁提示道:“影子都是由物体产生的……”
  “物体……影子……”突然,我灵光一闪,马上大声地说:“形影不离!”同学们恍然大悟,老师也欣慰地笑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还体会了知识互相联系的乐趣。我喜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