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赣南原中央苏区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然而,由于战争创伤、自然、地理和历史等种种原因,这些地区时至今日经济发展仍相对滞后,扶贫开发形势依然严峻。革命老区不是贫困的代名词。江西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而赣南苏区作为江西农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立足苏区自然环境优势,以低碳生态农业为抓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切的问题,带动人民群众参与老区建设的积极性,实现苏区脱贫致富、振兴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符合中央支持苏区振兴的基本精神,符合江西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实现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战略目标。四川省苍溪县在西部大开发和灾后重建等国家战略项目的扶持下,结合本地优势,在发展低碳生态农业推动区域扶贫开发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并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经验。为此,笔者进行了详尽的考察调研。
一、苍溪县概况
苍溪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巴山东障,剑门西横,古称秦陇锁钥,蜀北屏藩。是四川省首个生态建设县,也是贫困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山区“三区合一”的县,属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幅员2330平方公里,人口79.25万人,辖64个乡(镇)、734个行政村。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高海拔1369米,最低海拔352米,整个地貌由低山和深丘及河谷平坝构成,森林覆盖率45.7%。苍溪曾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3万多优秀儿女参加红军,孕育了6位中共中央委员和18位共和国将军。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72.4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2922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2.0:35.7:32.3。全年财政总收入60966万元,人均769.3元,财政总支出279525万元,人均3526.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83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71元。
二、苍溪县三井现代低碳农业园区建设概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走进三井低碳生态农业园,满目葱茏,猕猴桃和雪梨镶嵌于田间。这是苍溪县近年来,突出山区特色优势,围绕打造“三园一村”(特色农业产业园、乡村旅游观光园、统筹城乡示范园、建设生态家园新村),全面加快山区农村脱贫致富、和谐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
(一)特色农业产业园
特色农业产业园以红心猕猴桃为领军,苍溪梨、兔、生猪为骨干的“1+3”农业特色产业体系。坚持“三集中一转变”思路:土地向业主大户集中、资金向农业园区集中、产品向龙头企业集中、农民向农业产业化工人转变。
(二)乡村旅游观光园
以园区干渠走向为景观轴和发展轴,高标准建设科技示范园、农业观光园和村镇文化园。充分展示“低碳苍溪县,走了还想来”地方名片,就地就近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三)统筹城乡示范园
以城带乡,把路、水、电、景观等基础设施延伸到园区,把企业、业主、营销组织等市场主体引向园区,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覆盖到园区,把资金、人力、能源等配套到园区,辐射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生态家园新村
借助园区产业、基础优势的辐射和带动,按照“户办工程建家、新村建设惠民”模式,对园区进行连片打造、整体推进,引领山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五个统筹”彰显低碳生态农业新成效
(一)统筹规划
把规划作为科学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坚持长期发展与近期需要相结合、先进理念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充分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广泛听取当地干部群众意见,制定出台园区建设总体规划以及基础设施与现代装备、特色产业与科技创新、信息系统与数字园区、新型人居与旅游景区、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型农民培育等13个专项规划。同时,根据园区自然条件和地理特征,进行层级梯度规划建设,山上退耕还林,保护生态;山腰兴修水利,宜粮尽粮;山下打造园区,集群发展。
(二)统筹领导
将园区建设作为全县扶贫攻坚和重点推进工作之一,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牵头,成立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协同县以工代赈办统筹负责园区建设与管理工作。将县级有关部门直接联挂到产业及村组、农户,实行定点、定人、定任务、定责任、定目标“五定”责任机制,逐日考核、每月通报、定期公示,并与年度考核奖惩和工作经费相挂钩。
(三)统筹投入
坚持以工代赈项目主导、农户建设主体,统筹加大园区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一是大力整合项目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将通村公路、畜牧科技园、安全饮水、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沼气等项目打捆到园区,实现项目的集聚效应。二是努力增加财政投入。县财政安排资金100万元在园区建立产业风险调节基金,安排资金400万元对园区建设进行以奖代补。同时,将县财政预算的农业产业化资金、新村建设资金、科技三项经费等资金向园区倾斜。三是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支持企业到园区建基地,鼓励农民通过组建股份公司、土地换社保和自主建设新家园,推进土地、劳动力、自筹资金等要素的有效配置和最大利用。
(四)统筹建设着眼生产机械化、管理精细化要求,切实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干支相连、区域成网、快捷适用”重点建路网;“灌排方便、充裕供应、抵御灾害”核心抓水网;“规范有序、全域覆盖、满足需要”配套建线网。
(五)统筹产业
“一园一品、种养配套、生态循环”,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增强园区发展活力。建立园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促进产业规模发展;依托土地流转,引导企业入园建基地,引导农村能人建专合组织,对园区进行市场化管理;将园区猕猴桃、肉兔等特色产业纳入农业保险范围,配套建设保鲜储藏设施,构建病虫害安全防治防疫体系,强化风险控制。
四、对江西苏区扶贫攻坚的启示
纵观苍溪低碳生态农业建设之路,不难看出,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中心的低碳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符合山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符合科学推进扶贫开发规律的。通过吸收苍溪三井生态农业建设的新鲜经验,立足苏区实际,摸索和总结老区经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升生态低碳农业在苏区扶贫攻坚的推动作用。
(一)把群众参与作为推进项目建设最重要的支撑
三井低碳生态农业园覆盖2个镇10个行政村59个自然村,受益农户4200户1.5万人,耕地1.8万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810元,2011年达8000元。园区建设群众资金自筹及投劳折资达955万元,占总投资1770万元的一半以上,形成了“群众得实惠——参与积极性提高——园区效益提升”的良性循环。革命战争反映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进行人民战争的坚实基础,是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苏区提出的人民战争思想,对今天苏区脱贫与振兴仍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在推动苏区扶贫开发的过程中,首要的是要解决群众最急、最怨、最盼的“三最”问题,开发与发展要始终代表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重点解决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群众交通、饮水、通讯和基本农田为主的基础设施问题,着力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使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只有这样,这场声势浩大的扶贫攻坚战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同时,通过机制创新、资金引导,调动当地群众的积极性,回笼外出劳动力,参与生态建设、参与产业发展、参与成果分享,依靠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打赢打好这场特殊的新时代“人民战争”。
(二)把以工代赈作为用足用好苏区扶贫资金最有力的举措
从今年开始,省级财政连续十年安排每年每县1000万专项资金,集中支持中央苏区和罗霄山脉片区扶贫,今年省财政已下达产业化专项扶贫资金3.8亿元。《意见》出台后,中央各种扶贫项目资金和省级项目资金将向苏区大幅倾斜,如何管好这些资金,用好这些资金,使这些资金在苏区扶贫攻坚中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一个关乎全局的重要问题。“以工代赈”将做工和赈济结合起来,变项目资金“输血”为“造血”,通过机制引导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为低碳生态农业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搭建平台,不失为一种有效办法。通过“三个力求”使以工代赈工作在完善中规范,在规范中提高。一是力求计划管理严谨化。通过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有的放矢,抓住重点,使每一个项目都符合地方产业发展特色和实际。二是力求资金管理规范化。设立专户、专账核算,全面实行财政报账制,规范资金审批报账程序,由项目实施单位提出拨款和报账申请,分别经当地工程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政府分管领导按T作职责进行逐项、逐级审批。三是力求项目工程管理系统化。严格实行项目工程公示公告制、预决算报告制、逐级承诺制、工程建设严格执行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执法监察制、管护责任制、抓建领导机制、帮建指导机制、效能监察机制、人财物统筹机制等十大机制。
(三)把机制创新作为低碳生态农业建设最强大的动力
通过经济制度创新,走出生存发展困境,是苏区人民的优良传统。早在中央苏区时期,国民党对苏区进行严密的经济封锁,加之王明“左”倾进攻路线的影响,中央苏区处于日益被动和极度困难的境地,在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的带领下,苏区人民通过创新思维,开创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经济措施,保证了军队的给养,极大地支持了革命战争。机制创新仍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消化吸收苍溪低碳生态农业建设的基础上,对农村动员、风险控制、生产方式、产业培育、市场营销、效益提升、园区管理、消费引导等各个方面和层次,进行深入探索和思考,根据区域特点,将赣南“猪—沼—果”、“猪—沼—果”、“鸡—沼—果”、“果园—民族风情—农家乐”低碳生态农业统筹安排,分阶段推进,分年度实施,一片一片依次建设,最后片片相连,最终形成苏区的连片开发,并在片区中逐步形成“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机制,确保大多数农民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参与者,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在中央将苏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和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应进一步探索苏区低碳生态农业建设的党政推进、项目整合和经营管理机制,有效完善保障群众最大利益的项目对接、股份合作、返利分红机制,创新实行土地统一流转、生产设施统一建设、项目资产统一管理、流转收益统一支配,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四统一分”长效机制,推进生产设施永续利用,推动苏区脱贫无反弹,持续、健康发展。
(四)把功能拓展作为放大效益最有效的途径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人,加强教育培训,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是苏区扶贫效益放大的根本性保障。力争全省的科技扶贫、培训资金的80%向赣南苏区倾斜,结合区域低碳生态产业特点,对劳动力实施定向技能培训,形成“要我发展——创造机会——增加收入——我要发展”的良性局面。同时,健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扶持、结对帮扶多元化扶贫攻坚体系,依托苏区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和生态家园新村建设基础,把现代低碳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强化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保障,切实解决党和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基础建设、公共服务、持续增收等系列问题,达到重中之重务求经济效益、聚集叠加彰显社会效益、和谐共生体现生态效益的目的。
[作者简介]
刘凡,国家统计局江西省调查总队综合处处长;刘艳,江西省财政厅条法处主任科员;许世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