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老区 情暖百姓

2012-12-31 00:00:00本刊综合报道
老区建设 2012年17期


  2011年12月20日,江西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滨江礼堂隆重召开。
  会上,省委书记苏荣指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富民兴赣、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重要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我省加快科学发展、加速绿色崛起的重要机遇。站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推进我省新阶段扶贫开发,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省“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
  会上,省委书记苏荣深情地说道,我省是著名革命老区,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达25万多人,占全国的1/6。中央重点扶持我省罗霄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为我省实施中央苏区发展振兴战略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加快中央苏区的发展振兴,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决定,实行领导干部定点扶贫制度,从省领导带头,实施“四个一”(即每个县有一个省级领导定点扶贫,一个有实力的部门帮助扶贫,一个重点企业参与扶贫,每年省财政拨付一千万资金专项扶贫,并且连续安排10年)的扶贫新模式。
  吉安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将军县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苏荣书记一直十分关注吉安县的发展,亲自挂点指导吉安县的扶贫开发工作。
  2012年3月31日,苏荣书记来到了吉安,时隔仅7天的4月8日,苏荣书记再次来到了吉安。这是苏荣书记第六次来到吉安。
  满怀着党和政府对革命老区的关怀之情,对苏区人民的眷顾之情,在吉安县期间,苏荣下农村、到田间、进农户、访贫困,倾听各级党委政府、普通老百姓对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苏荣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像当年老区人民支持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那样,带着深厚感情扎实推进革命老区尤其是中央苏区的发展振兴,满腔热情地帮助老区人民解决实际困难,确保老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
  位于吉永公路旁的永阳镇东长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1000多万元、占地7700亩,苏荣首先来到这里实地了解项目进展情况。看到田成方、渠成网、路相连、排灌畅通、绿树成行,田间地头机声隆隆,农民们忙着翻地、播种,一派繁忙的春耕生产景象,苏荣十分高兴,并兴趣盎然地与正在劳作的村民们交谈。长湖村村民肖莲祥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面积增加了,劳动强度减轻了,两季亩产达到1800多斤,全家去年收入有三四万元。苏荣听后脸上露出欣慰笑容。他指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既是农业基础工程,又是粮食安全工程,更是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工程。省委、省政府已作出决定,整合涉及农田建设的资金40多亿元集中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努力实现到2020年全省高标准农田达到2000万亩。各地要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粮食高产稳产农民增收,办好这件造福全省广大农民群众的实事。
  为深入了解偏远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苏荣一行不辞辛劳,沿着崎岖山路,驱车近2个小时,翻山越岭来到距县城65公里以外的天河镇浪东村,看望慰问贫困群众,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致富之策。浪东村是一个革命老区村,有革命先烈19名,墙上依稀可见的“欢迎白军士兵来当红军”等红军标语述说着当年的峥嵘。在村口,苏荣与围拢过来的村民热情交谈,关切地询问村民的收入情况和生产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在贫困户肖继光家中,肖继光道出村民普遍的苦恼:
  “自然条件恶劣,出行难、喝水难、就医上学难,人均不足三分地全是‘冷水田’,亩产不到400斤,口粮都不够”、“林改后,刚造了一些林,但是收益还要到十几年以后”。
  “像这样的边远山村怎么改变落后面貌?”“能有什么办法增加收入?”苏荣与村民和当地干部促膝谈心,商讨如何帮助百姓早日脱贫致富。
  “这里每户林地多,可以利用资源禀赋养羊、养蜂;我们村到乡镇15公里不通水泥公路,要发展先要修通路;村里很多村民至今仍住在土坯房和危房中,希望政府给予扶助……”苏荣认真倾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他说,基础设施落后、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差,是长期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短板。我们来扶贫帮困,就是要帮助解决你们反映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政策支持、资金支持都不是问题,关键要拓展思路,找准让农民能够脱贫致富、百姓能够操作的项目,确定百姓干什么、能干什么,通过合力扶持,让农民增加收入。特别要围绕安全饮水、农村道路、农田水利、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下工夫,尽最大努力使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短期内有明显改善。
  苏荣十分牵挂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他先后来到永阳镇南楼村胡惠俐、肖秋生,天河镇浪东村肖忠和、肖宝珍,永和镇锦源村曾伏根、曾宪湛等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这些家庭或因病因残致贫,或因年老体弱,家庭经济十分困难。苏荣每到一户,进厨房、看卧室、问收入、探困苦,关切之情溢于言表。76岁的肖宝珍激动地告诉省委书记,他在县医院做了白内障免费手术,重见光明。这要感谢苏书记、感谢党的政策好!苏荣握着老人的手说,经济越是发展越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他叮嘱当地干部切实关心困难群众,满怀感情做好帮扶工作,让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使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通过“十一五”扶贫攻坚,吉安县涌现了一批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的产业村、生态村、文明村。4月1日上午,苏荣来到横江镇公塘村,感受扶贫开发给当地群众带来的新生活。2008年苏荣书记曾到这里调研,还不到四年时间,公塘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誉为“横江葡萄第一村”。走进村里,苏荣被闻讯赶来的村民围在中间,
  “苏书记,上次您到过我家,再次请您上我家坐坐”、“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您上次来时村里人均纯收入还不到6000元,现在翻了一番”。……热情的气氛深深感染了苏荣,他热情地向村民们握手问好,欢乐的笑声漾满村庄。
  “苏书记,这几年我们按照您的要求,大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全县3万亩的葡萄,光公塘村就有1000亩呢,人均拥有3亩葡萄。村里新增了20多幢小洋楼,30多户买了小车。”“保护老村存古迹、建设新村要时尚”,村支部书记用朴实的话语概括出村里的发展定位。苏荣赞许地说,公塘村从自身发展定位出发,既帮助农民发家致富,又将古村保护与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体,这种做法很好。
  永和镇锦源村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有4位将军、48位革命烈士,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山同志的家乡。近几年,该村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着力打造环境、生活、创业、社会和美村庄。
  沿着宽敞整洁的村道,苏荣详细了解锦源村的产业发展及新农村建设情况。在村部,苏荣与当地基层干部群众座谈,共商如何进一步加快致富步伐,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苏荣饱含深情地说,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老区尤其是中央苏区为中华民族解放和新中国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大力支持革命老区尤其是中央苏区加快发展、脱贫致富,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怎么支持都不为过。希望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带着感情搞调查研究,带着感情扎扎实实做工作,带着感情完成扶贫攻坚任务。他勉励村两委班子坚持创新思路,加快发展集体经济,形成凝聚力、号召力、向心力,带出一个小康村、富裕村。
  4月8日下午,苏荣书记轻车简从,来到尚书村看望乡亲。这是苏荣书记第三次到尚书。
  在尚书村委会党员活动室,苏荣和党员群众代表进行座谈,认真听取尚书村发展情况的汇报和基层党员干部的建议和意见。苏荣指出,这几年,尚书村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典型。苏荣强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和谐,维护农村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需要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都需要党员干部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为群众服务、为百姓服务上。这就是我们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就是我们共产党人宗旨的体现,是我们创先争优活动的典范。苏荣指出,中央把2012年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这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在尚书村党员干部身上,我们看到了基层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看到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希望,更感觉到中央决策的无比正确。希望尚书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展得更好更快!更希望我们各级干部都像尚书村的党员干部一样带着深厚感情,扎实推进革命老区尤其是中央苏区发展振兴,确保老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
  在吉安期间,苏荣与市县、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进行了座谈。苏荣说,每次到吉安县,都受到灵魂的洗礼,等于上了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这两天走在先烈们洒下热血的地方,和他们的后代一同研究致富发展问题。他指出,要带着深厚感情扎实推进革命老区的发展振兴。吉安县、吉安市和全国全省的革命老区一样,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牺牲、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60周年、改革开放30年后,我们今天有能力支持革命老区,特别是中央苏区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的责任,是老区人民的期盼,也是对革命的回报、对先烈的回报。苏荣表示,这次没去其他县(市、区),但一路上看到吉安县、吉安市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静悄悄地在崛起,呈现出非常喜人的发展态势,省委、省政府对此很满意、很放心。
  对于吉安县的发展,对于吉安县的扶贫开发工作,苏荣书记寄予厚望,他强调,一要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业化、城镇化为抓手,抓大项目,实现发展水平提升。吉安县一方面要率先完成“十二五”扶贫攻坚计划,另一方面要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在全省第一方阵位置前移。二要抓长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这是粮食安全工程、农民致富工程、社会和谐工程,也是国家长治久安工程。三要抓产业,实施产业扶贫,以产业化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富裕千家万户。四要领导抓、抓领导,定点扶贫、整村推进。选择最贫困的村作为重点,力争两三年内有明显的变化,完成“十二五”扶贫攻坚任务。五要抓党建,增强内生动力。省里来定点扶贫,绝不能代替县委政府扶贫攻坚、发展经济的主体地位,县乡党委政府、村一级党组织、广大人民群众才是真正主体。
  责任编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