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资撑起第四极面板

2012-12-31 00:00:00裴瑜
英才 2012年7期


  京东方和TCL控股的华星光电的8.5代液晶面板线去年相继量产,终结了国产42寸以上液晶面板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但面板产业上的竞争依然在激烈的延续着。
  “作为彩电的核心部件,面板的重要性举足轻重,然而过去我们基本靠进口,严重受制于上游产业链,缺乏话语权。”创维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杨东文在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表示,“国内有这么多的品牌整机生产商,又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在国内建面板线势在必行。”
  根据DisplaySearch的数据,中国2011年销售液晶电视4452万台,超越北美和西欧,成为液晶电视最大的市场,预计2014年将达到5720万台,占全球液晶电视市场份额的22%。
  也正是大市场和利润规模的诱惑,三星、LG等外资企业纷纷在中国建高世代面板线。而在国内,中电熊猫近日宣布在南京投资至少300亿元建设第10代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生产线;总投资285亿元的合肥鑫晟8.5代TFT-LCD项目也于日前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核准,并计划于2013年底投产……一场面板制造业升级战已经拉开序幕。
  然而,繁荣背后隐忧暗藏。动辄数百亿元的投资究竟何时才能看到回报?当国内的TFT-LCD生产线正风生水起之时,OLED时代似乎又将到来,中国企业豪掷巨资上马的项目会不会成为未来市场的“弃儿”?而中国的家电业在这新一轮的竞争中又将背负什么样的命运?
  高代线之争
  的确,中国面板业的力量正在崛起。
  在韩国、日本、中国台湾新厂建设速度放慢的同时,中国大陆却在扩产、建新厂。随着京东方、华星光电投产,LGD广州、三星苏州项目重新启动,以及中电熊猫宣布进军10代线,中国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骤增。
  “家电业的布局可以分为产业布局和市场布局,从经济及成本的角度考虑,投资大、配套产业众多的面板业往往会在离市场最近的地方布局。”家电观察家刘步尘对《英才》记者表示,中国家电企业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在技术研发和配套设施方面已相对成熟,因此,在中国布局面板可谓是最好的选择。”
  此外,由于近期日本家电企业的集体巨额亏损,以及日本本土面板需求及产能的迅速下滑,产能向中国转移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而韩国由于本土市场很小,历来以出口为导向,且对中国市场一直很关注。占有全球液晶面板市场份额超过40%的韩国三星和LG两家企业,也早在两三年前就已获得在中国投资的许可。
  三星苏州为了在中国电视市场进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