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蒸汽小火车

2012-12-31 00:00:00王斌
新西部 2012年7期


  科技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很多历史痕迹也随着这一变化而逐渐消失。但是,在四川南部嘉阳矿区,一趟趟穿梭在崇山峻岭中的小火车,却将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阻挡”在几十年之前……
  这就是全世界惟一仍在营运的被称为“工业革命活化石”的嘉阳蒸汽小火车。
  1938年,四川省最早的中英合资煤矿—嘉阳煤矿,落户于犍为县芭蕉沟。1958年,芭石铁路建成,主要承担嘉阳煤矿的煤炭运输任务,而嘉阳蒸汽小火车就是最初的煤炭运输工具。后来,小火车成为嘉阳一带铁路沿线数万居民生产生活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今天的嘉阳蒸汽小火车仍是全手工操作,手动驾驶、人工加煤、人工扳道、人工刹车、手摇电话、口哨与红绿旗配合指挥火车停行……蒸汽时代最原始的操作方式都完整保存,尤如一部老电影在这里反复“回放”。
  嘉阳小火车1958年制造于石家庄蒸汽机车车辆厂,次年7月落户嘉阳煤矿,它是我国运用国外技术自行改进生产的蒸汽机车。上世纪50到80年代,这种蒸汽机车在我国各地生产建设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快捷、漂亮、舒适的内燃机车、电气机车和磁悬浮列车逐渐替代了蒸汽机车。1988年,铁道部宣布停止蒸汽机车生产。10多年后,蒸汽机车相继告别铁路运输线,嘉阳蒸汽小火车在完成其特定时期的煤炭运输使命后,也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当时的嘉阳蒸汽小火车已老化严重,配件的购买和加工日益困难,客运亏损严重,每年运营成本高达100多万元,企业不堪重负,嘉阳集团一度曾有拆除嘉阳小火车和芭石铁路的动议。但幸运的是,这一动议最后被嘉阳集团的决策者们否决了。既使是后来嘉阳集团相继更新了许多机床设备,但那台已80岁高龄的英国产“老爷车床”,却始终没有“退役”,一直为蒸汽小火车加工轮子等配件。“老爷车床”与蒸汽小火车一道,都成为珍贵的工业遗产。
  芭石铁路穿行于崇山峻岭,全长19.84公里,轨距仅76.2厘米,是普通车轨的一半。小火车时速20公里左右,跟骑自行车的速度差不多。每天四趟,一趟往返约两个半小时,7点、10点半、14点、17点半正点发车,风雨无阻。
  芭石铁路沿途弯道多、隧道多、坡度大,弧线109段,最小转弯半径70米,最大坡度36.14‰,高差238米,小火车跑起来必须注意控制速度,遇上爬坡,蒸汽压力不足时,甚至会临时停在坡道上增加补充动力。小火车平常只拉7节车厢,节假日运输高峰,最多也只能拉9节。沿线设有9个小站,其中还有一个“招呼站”,火车招手就停,极大地方便了山民的出行。
  小火车没有双车头,不能180度掉头,掉头更换车厢仍采用当年詹天佑发明的人字形掉头方法。每节车厢的车门旁边还有一个刹车,售票员除了卖票、维持秩序,在所有的下坡路段还要协助司机刹车,以防止车速过快。
  小火车的车厢短的只有6米长,最长的也不超过10米,车厢之间互不相通。狭小车厢内只有两排对座的木制长凳,每节车厢一般可以坐20个人左右,像个小中巴车。过年过节,来来往往的人多了,一节车厢有时要挤上50到100人。车窗没有玻璃,车厢没有照明,但开放式的车窗,却成为山民们车厢内外商品交易和亲友握手道别的方便窗口。乘普通车厢全程票价也非常便宜,座票5元,站票仅3元。
  山里上学的孩子和赶集的人们,通常会坐早上7点的第一班车从山里出发,乘晚班车回家。来来往往的乘客除了人还有家禽和家畜,即便是体型庞大的耕牛也是小火车的乘客,山里的油盐酱醋茶等生活用品也靠小火车运送。由于铁路沿线的几个乡镇所处地势陡峭,加上一直没有通往山外的公路,自上个世纪50年代小火车开通之后,山里人已和它相依为命,上学赶集、走亲访友、婚丧嫁娶……几代山里人生活的烙印都一一刻在了小火车上。
  芭蕉沟是嘉阳煤矿诞生之地,也是民居最集中的一个地方,这里西南民居、英国式村落与苏式建筑并存,相得益彰,小餐饮、理发店、日杂店、礼堂、舞台、抗战工业遗址,古老的建筑物上书写着“文革”时期的毛主席语录或标语,所有这一切,都向人们讲述着嘉阳煤矿曾经的荣光和那些渐渐远去的故事。
  而且,这一切也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的目光,在他们眼里,这些属于两个世纪以前的“工业革命活化石”,实在是很新奇的玩意儿。
  “呜—呜—”的汽笛声,“哐当—哐当—”的车轮声,依旧在大山深处回响,延续着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