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午,陕西省米脂县举行2012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人员考试,谁知考试一结束,众多考生就大呼“神奇”。
“这是什么题呀,民法通则的‘民’竟然写成‘明’,起初以为是考明朝那些事,看了半天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考卷上的字错了。”考生小王一走出考场,便向朋友连声抱怨。让小王更困惑的是,考试开始后,她正要在答题卡上涂准考证号和姓名时,却发现答题卡上只有10个空,而她的准考证号则是11位。“大家都是这样,没法填,考场一下乱了。”
考生杜先生也在考卷上发现了错别字,起初还以为是政府在测试考生的反应能力。“比如说,考题上有这样一句话:‘筒一切反对人民利益……’我以为要把‘筒’改成‘同’就会给加分,所以就先把试卷改过来再说,类似的错误至少有四五处。”
随后又传出更惊人的消息,此次考试的所有试题均出自一本名为《公共基础知识》的陕西省直及地市、县事业单位考试专用教材(2012年最新版)。而当地有关部门也承认,考题经过了层层转包,“本应对试卷高度负责的出题人,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6月25日,当地有关部门做出决定,此次考试结果作废,将进行重考。
点评:如今的中国人到底浮躁到什么程度?米脂的这次招考事件就是一个淋漓尽致的阐释。有人说一个人有没有文化,是与文凭无关的,我终于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