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会为何“无人报名”?

2012-12-31 00:00:00
新西部 2012年7期


  据媒体报道,四川省眉山市原定于6月21日召开听证会,拟就彭祖大道部分道路变更为限速50公里/小时等规定进行听证,但无人报名,被迫延期。
  听证会变成“听涨会”,听证会过后,不是水价涨,就是气价涨,这是以往的听证会留给老百姓的印象。既然如此,何必参加?正如专家所认为的那样,无人报名说明一些政府的效率不高,致使听证会的公信力受损。
  还有一种声音,“去与不去,交警都能定。”“之前一些外地市民参加各种听证会,浪费了一两个小时不说,最后发现自己参加与否的效果等于零。”这显然是在质疑听证会的公正性。如此听证会,还有参与的必要吗?
  听证会最怕权力操纵,不仅操纵了整个程序,而且连听证会代表、听证会的结果都在“掌控”之中,如此听证会,也就失去了听证的意义。
  当然,老百姓不相信听证会,并不代表不关心民生决策,因为这些决策常常都是与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只要听证会是想真正吸取民意,从而使决策更合理,更科学,谁还会不愿意参加呢?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人报名”是一种投诉,也是一记警钟,只有当听证会重塑公信力,开出权威性,重新获得老百姓的欢迎和参与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读者 晨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