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个人数字图书馆

2012-12-31 00:00:00陈汉星
群文天地 2012年15期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个人获取和拥有的数字化资源不断增多,为了能更高效、更科学地管理和利用这些资源,建立全新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急需构建个性化的个人数字图书馆。
  个人数字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技术走向大众的产物,是最贴近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数字图书馆。可以说,个人数字图书馆是电子信息时代的私人藏书楼。建立个人数字图书馆是广大网络用户的要求,也是社会科学进步的必然趋势。
  所谓个人数字图书馆是指个人或个人团体根据自身需要,自己创建、维护和使用以实现个人信息贮存、检索、传输和优控功能的知识集合。
  个人数字图书馆应具备如下基本要素:第一,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建立和维护是用户的自觉行为,用户根据自身的需要收集、整理和编辑信息,自主决定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外观、布局等,凸显个性化的特征;第二,个人数字图书馆应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强调保护个人隐私;第三,个人数字图书馆应具备贮存、检索、传输和优控等功能,以满足用户各方面的需求。
  一、个人数字图书馆的优势
  (一)能集成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内容
  网络环境下,用户通过网络搜集和下载的学习资料种类繁多,加上因各种需要使用电子产品所产生的个人文件,日积月累,每个用户将会有庞大的自用文件资料群,这些数字化文件资料便构成了用户个人数字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通过个人数字图书馆,用户可将其进行集中、整合,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内容集成。
  (二)能强化个人学习资源的组织与管理
  面对海量的网上信息,用户常感到下载的文件过多,存储的资料显得凌乱,给用户管理和使用带来不便。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用户可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的组织和管理,能更方便快捷地查找和利用资源。
  (三)能提高获取资源的效率
  用户有时要对相关资源进行反复使用,个人数字图书馆便成了最便捷的工具,它是网络化学习过程中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个人数字图书馆中,用户可据其所需,迅速查到所需信息,极大缩短了查寻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四)能凸显个性化学习的优势
  个人数字图书馆是个人自主学习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得力武器,是最贴近个人的一种学习方式。在个人数字图书馆中,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还可自主控制学习情景。从而凸显了个性化学习的优势,有利于促进人们自觉学习和自我发展。
  (五)能大大节省收藏的成本
  由于网络的发展,现代的“收藏家”通过网络免费或者支付低廉费用收集大量资料到自己的图书馆;在古代,图书收藏多是身家丰厚的达官贵族才能做到,即使是现代,个人由于各方面局限也不可能大量藏书。这些数字化文献有存储密度高的特点,从根本上解决了藏书存储空间的问题,数字图书馆自身强大的整序和检索功能,也替代了古代藏书楼的分编和典藏工作。
  二、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意义
  (一)电子信息时代的需要。
  历史上,私人藏书楼在保存文化典籍、传播文化、培养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子信息时代,人们从网上下载的信息增多,客观上要求进行有效地管理,而个人数字图书馆正是实现对个人数字化信息收藏和管理的工具。
  (二)获取个性化数字资源的需要。
  当前,网上资源过于庞杂,质量良莠不齐,用户使用时常感力不从心。虽然互联网上有许多信息检索工具,但大都是粗放型的,相比之下,个人数字图书馆把选择和组织信息的自由完全留给个人,实现了信息的个性化定制。
  (三)公共数字图书馆的补充。
  许多个人数字图书馆收录的资源是公共图书馆没有的,比如大量的个人资料及含有个人隐私的文件;此外,个人数字图书馆所收录的文件类型和格式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将多类型的信息按同一主题集中、混合建库的结构,才能真正贴近用户的使用需求。因此,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是十分必要的,应使其成为公共数字图书馆的有益补充,两者协调发展,更能全方位满足个人的信息需求。
  三、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构建与管理
  (一)个人数字图书馆的两种模式——自建式和定制式
  根据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构建方式,可分为两种模式:自建式和定制式。
  所谓定制式,就是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用户制定自己的检索需求表达,指定所需信息的主题范围、时间跨度、来源刊物、文献语种等,然后由网络信息资源经营商按照这种检索表达从资源库中进行检索,并提供给这个用户。从用户的角度来说,是资源的利用;从经营商的角度来说,是信息的提供。定制式的个人数字图书馆现已成为个人数字图书馆领域的主流,是计算机检索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用户服务技术的结合。
  定制式个人数字图书馆有如下优点:第一,用户可得到一些存储与检索软件的支持,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第二,实力雄厚的网络资源服务商作为运作主体,不仅有资源、有技术,而且有用户服务渠道,能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第三,用户可不断获得新的信息资源,使个人数字图书馆持续得到补充,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第四,定制式个人数字图书馆有很大的技术改进空间。
  定制式个人数字图书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表现在:第一,根据用户的需求表达提供信息,是一种比较粗放的服务,未能充分达到个性化;第二,资源库的检索标识由建库者创建,或依据一定的检索词典扫描题名、摘要后选中相匹配的词,这些检索标识不一定符合用户的检索需求和习惯用语,标引的深度十分有限;第三,某些信息经营商为用户提供服务要收取费用,对用户来说也是一种不足。
  自建式个人数字图书馆,是指采用某些信息存储和检索软件,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信息采用网上获取和自己进行数字化,并由自己进行文献标引,从而形成的多媒体个人数字图书馆。
  自建式个人数字图书馆的优点是:第一,信息的采集由用户自己操作,可排除无关的、次要的信息,做到真正的个性化;第二,数据库的结构及入库信息的加工由用户自己进行,实现自建自用,既有自己的特色,又节省存储空间;第三,自建式个人数字图书馆更有特色,如名人的个人数字图书馆,或是建立专题文献库的个人数字图书馆,其价值可能非常大,甚至有长期保存的意义。
  自建式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从收藏范围上来说,个人的能力有限,要使用户的个人数字图书馆达到相当水平,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金钱;第二,缺少资本雄厚的网络资源服务商作为后盾,自建式个人数字图书馆在技术改进空间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步骤
  在现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用户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既是用户个人本身的内在需求,又是网络时代个人信息资源管理的大势所趋。通常,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主要有以下步骤:
  1、根据用户自己的需要,确定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目标
  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构建与一般公用数字图书馆最大的分别在于其突出了创建者的个性。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条件下,每个人的信息需求不同,所收集的信息资料的着重点也不同,从而形成了用户信息需求上的高度选择性和特定性。用户可根据这些需求上的特点确定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构建目标,收集哪些类型的信息,使用哪种界面,采用何种检索方式等,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和目的来对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具体目标加以定位。
  2、选择用于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应用软件。
  确立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目标后,可进行第二步——选择应用软件,这一步是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关键。目前,我们可供选择的此类软件比较多,常见的用于构建自建式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有超级文档管理器(WINISIS)、通用资料管理器(Mybase)、电子书库等,常见的用于构建定制式个人数字图书馆的有中国知网提供的“CNKI个人数字图书馆”等。面对数量较多、功能各异的文件管理软件,用户在选择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应用软件时,可参考以下指标进行:
  (1)可供选择的信息组织方式多:可建独立的实体文档库,对导入文件自动建立索引。
  (2)具有编辑功能:可进行高级编辑。
  (3)支持多种文件格式:可导入文本、网页、多媒体和其他特殊格式文件。
  (4)具有导入功能:具有网页抓取功能,具有导入时数据自动压缩功能。
  (5)检索功能:具有字段、单词、组合、全文、布尔逻辑等检索功能,可对特殊格式文件进行直接检索。
  (6)检索结果的输出功能:可将检索结果的题录信息全部显示或逐条显示;有字频统计功能;检索结果可按相关年度、字顺或入库时的时序排序;具有输出格式转换功能;具有打印功能。
  (7)软件的辅助性能:具有内码转换功能;软件的可持续更新有保障;配套资料如用户手册、系统说明书齐备;软件自带必备的插件;软件本身稳定性好,维护、管理简便等。
  3、运用选定的个人数字图书馆管理软件进行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具体架构和操作
  由于用户个人选择的用于构建个人数字图书馆的软件都不同,因此在这里不一一列举如何运用这些软件,基本上现在的应用软件都会介绍其具体的资料和详尽的用法,用户只需看清各项功能的使用说明就能较快掌握该项软件了。
  四、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而个人数字图书馆更是新生事物。关于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产权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曾展开热烈的讨论,但至今仍未有明确的说法。我国法律在这一方面还有待完善,无论是个人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本人还是被其所收录作品的作者都希望能做到有法可依,这样既能促进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又能保护作者的合法权益。
  互联网发展到现在,网上信息资源非常丰富,用户常下载与自己学习、研究、生活相关的信息,资料逐渐增多,能否有效管理和利用这些资料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建立个人数字图书馆是广大用户的客观需要。个人数字图书馆将丰富现有的信息服务方式,成为信息资源开发的一个新生力军。
  参考文献:
  [1]陈光祚.论个人数字图书馆[M].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与发展报告2001-2号,2001年11月.
  [2]陈光祚.营造E时代的私人藏书楼——个人数字图书馆[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2年第4期.
  [3]邓小昭,阮建海.个人数字图书馆:网络化学习的重要资源与工具[J].GCCCE第六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2002.06.
  [4]肖雪.个人数字图书馆概念辨析[J].数字化图书馆技术论坛,2004年第3期.
  [5]陈光祚.为“个人数字图书馆”鸣锣开道[J].图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