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创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工作新局面

2012-12-31 00:00:00梁保华
铁军 2012年12期

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中,新四军创建了地跨苏浙皖鄂豫五省,包括苏中、淮南、苏北、淮北、鄂豫皖、苏南、皖江、浙东八个地区的华中抗日根据地。根据地人民以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新四军,使新四军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华中抗战的中流砥柱,为全国抗战的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教育各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廉政制度建设、军事建设、法制建设、财政和工商税收制度建设、文化教育工作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都留下了珍贵的史料,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

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成立30多年来,围绕根据地研究,已经取得了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如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于2003年编纂出版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史》研究专著,也可称为“总史”,详细介绍了华中抗日根据地创建、坚持、发展和建设的生动历史,系统总结了华中抗日根据地建设的基本经验。有关各省围绕根据地研究也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如安徽省编写出版了皖江、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史,近年来又确立两个研究专题,一个是《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廉政建设》,一个是《昔日根据地,今日新农村》,准备用两至三年时间完成;浙江省编写出版了浙东抗日根据地史。他们还打算分三北、四明、金萧、淞沪四块,深化对根据地史的研究。湖北省编写出版了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史稿,他们还准备撰写鄂中、鄂东、鄂南、豫南、襄西根据地分史。江苏省较早地编写出版了苏南、苏中、苏北根据地史,近期还准备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扩展,撰写挺进纵队史。

总之,多年来,围绕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及有关省新四军研究会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根据地研究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为切实加强和改进这方面工作,经韩培信同志、周克玉同志提议,研究会领导同志商量,决定成立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领导小组,具体规划、部署、协调指导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研究,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上一个新台阶。前不久,韩星臣等同志分别走访了安徽、浙江、湖北和江苏新四军研究会,广泛征求了大家的意见。这里,我就领导小组成立后如何开展工作,提三点看法。

深化认识 落实责任

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客观地讲,对新四军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得到了军地双方和社会各界的认同,但相比之下,对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研究还很不够,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任务还很艰巨。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历史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研究,不仅对于继承和弘扬根据地革命传统,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更全面、更深入开展新四军研究工作,扩大成果,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我们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这项工作提到重要的工作日程上来,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各个根据地的特点,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努力开创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工作的新局面;在以史为鉴、资政育人方面作出新的贡献。

搞好规划 突出重点

一是“总史”研究。鉴于本会2003年已编纂出版了《华中抗日根据地史》专著,详细介绍了华中抗日根据地创建、坚持、发展的历史,且内容全面、史料翔实,目前在“总史”的研究上不需要再花更多精力。

二是“分史”研究。苏中、淮南、苏北、淮北、鄂豫皖、苏南、皖江、浙东八块根据地,目前大多已编写了根据地史,但由于各个根据地情况不一,可从实际出发,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分史的研究。原来已出版“分史”的,—般可以不再重写,但有的内容单薄,且随着新资料的大量挖掘,可以补写或重新撰写;没有出版“分史”的,要组织力量整理、撰稿出版。此外,八块根据地内有条件的市县,也可以撰写市县“分史”。

三是“专史”研究。各个根据地可写的“专史”,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包括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廉政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教育卫生事业等等;从具体内容上还可分得更细一点,如经济建设史研究,可以分为税赋、减租减息、财政、盐业等等。

四是在突出“三史”的研究中,要特别重视对史料的收集、抢救和研究,做到广泛征集,重点抢救,系统整理。以上四个方面,重点是抓好“分史”和“专史”的研究,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使“分史”成书,“专史”有成果。

加强协调 形成合力

为加强对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的领导,研究会专门成立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江苏、安徽、浙江、湖北四省老领导、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省新四军研究会分工该项工作的领导同志组成。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规划,加强协调,搞好服务,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具体任务有所分工: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主要拟定系列化研究方案,协调融合编纂队伍和处理重要交叉事项,组织专家终审书稿,统一制式出版系列丛书,积极商请地方政府解决部分编研经费。省新四军研究会主要依据规划,结合本省实际组织撰写“分史”、“专史”,落实单位和人员,协调相关事项,组织专家“二审”,商请政府解决研究经费,根据中国新四军研究会的统一格式,组织本省研究成果印刷事宜。承担编撰任务的市县,主要依据省新四军研究会提出的任务,制定研究详细纲目,上报省研究会审查后组织撰写,聘请专家初审,上送省研究会定稿,校正书稿。

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研究和成果宣传,任务艰巨,担子很重,仅靠各地新四军研究会现有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我们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给予支持,为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创造必要条件,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也会在这方面作出积极的努力。各地研究会要积极联合党史、地方志、档案、大专院校、社科院所等部门和单位的研究力量,也可聘请一部分特邀研究员,实行多方配合、上下联动,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研究团队。做好抢救活资料工作是研究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目前仍然有许多健在的新四军老战士和在根据地战斗过的老同志,这些老前辈是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参与者和见证人,是我们研究这一历史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老同志的作用,请他们回忆、口述、提供实物资料等,这对于我们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将会起到很好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加强抗日根据地研究,就是在为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借鉴指导。

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领导小组的成立,标志着对新四军的研究又向前迈出了新的步伐。我们面临的工作任务还相当繁重,要达到存史鉴今、传承文明、服务当代、启迪后人的工作目标,还有大量艰苦的工作要做。在今后的工作中,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将和四省研究会的同志携起手来,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努力,深入推进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研究工作,为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铁军精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作者为江苏省委原书记、中国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名誉会长、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领导小组组长。) (责任编辑 李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