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的工艺及关键技术

2012-12-31 00:00:00潘光余辜筱霞
科技资讯 2012年25期


  摘 要:钻孔桩技术具有施工方便、适应性强、承载力高等特点而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影响的因素过于复杂,在施工时往往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以其工艺流程为主线,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 工艺 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B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036-01
  钻孔桩因其施工方便、适应性强、承载力高等特性二成为大中桥梁基础的首选形式。然而钻孔桩的质量同时受到工程地质条件、水下混凝土灌注工艺、现场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各种缺陷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本文对钻孔桩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整理,并就其中的关键及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论述。
  钻孔灌注桩的工艺流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施工准备安排→成孔阶段→清空阶段→钢筋骨架制作阶段→灌注水下混凝土阶段。
  1 施工准备安排
  在整个工艺过程中,这一阶段最容易被轻视,造成各方面的准备不足,在施工时往往因为准备不到位,而造成质量质量缺陷、或者拖延施工的进程。因此,对于施工的安排准备一定要有条不紊的进行,争取把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做到位,具体包括。
  场地准备:在施工开始后,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厂区内的“三通一平”工作,保证便道、便桥的畅通、水通、电通,场地的平整。
  技术准备:在得到图纸后,应针对地层结构特点,认真编制施工设计,确立钻机类型、钻孔方式、钻头型式,护筒的深度、长度等各项工作。
  机具准备:在完成施工设计后,按照工期和作业面的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施工机具。主要包括护筒、钻机、钻头、钻杆、沉淀除渣机钢筋骨架制作机等。
  2 成孔阶段
  成孔的方法很多,如干作业法、泥浆护壁法、套护壁管法、沉管灌注桩法等等。下面以正循环回转钻机的泥浆护壁成孔施工为例:该方法对各种地层土质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钻孔的速度快,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成孔的质量。其施工技术方案及操作要点:(1)施工场地要平整,垫土后要夯实,防止不均匀沉陷的出现。(2)护筒埋设和沉入:护筒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引导钻头方向、隔离底面水流入井孔,保护孔口不坍塌,保证孔内水位高于地下水,形成静水压力,保护孔壁免于坍塌等。(3)泥浆的相对密度大于水的相对密度,比水具有更大的压力,因此,泥浆可以起到保护孔壁免于坍塌的危险,泥浆可以起到悬浮钻渣、冷却钻头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随着钻进地层岩性的不同,要随时调制泥浆的性能,使相对密度、粘度达到施工的要求。(4)施钻方法及操作的方法要正确,在开始钻进前一定要对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最后的检查。
  在开钻时,应该轻压慢转,及时的加入重块,降低钻具的重心,防止倾斜;当达到正常钻进时,应该结合土层变化、孔径、孔深、地质特点等因素,合理的选择钻进参数。孔径的选择,一般所选钻头的直径比桩径小50mm为宜。
  在钻进时,应该经常的测定泥浆比重,定期测定粘度、含沙量和胶体率,以便于及时得调配泥浆的技术指标,以达到对孔壁的最佳保护效果。
  3 清孔阶段
  清空的目的是通过抽、换钻孔内的泥浆、以达到降低泥浆的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等指标,清除钻渣、减少孔底沉底厚度,避免柱底的沉淀土层过厚二降低桩的承载力。同时清孔还可以为混凝土的灌注创造良好的条件,达到探测正确、灌注顺利、确保质量、表面工程质量事故的目的。
  在清孔后,要对孔进行鉴定和二次清孔。渣样是判断清孔的重要依据,根据渣样可以进行岩面的判断,确定嵌岩的深度,对于强风化岩层,要注意强风化岩层与残积土的区别。同时在,在下钢笼、导管后,关注混凝土前,还要进行二次清孔,在沉渣测定符合要求后,立即关注混凝土,其时间间隔最好不要超过30min,防止土渣的回落。
  4 钢筋骨架制作阶段
  钢筋骨架可以在加工场地分段进行制作。对于钢筋骨架保护层厚度采用混凝土预制圆柱形快来进行控制。混凝土垫块的直径为保护层厚度的2倍左右,保护块的中间应预留圆孔以使绑扎钢筋穿入其中。混凝土垫块的强度大于钻孔桩混凝土的强度,因此,在预制后好做好养生工作,避免出现裂缝二影响到其强度。
  5 灌注水下混凝土
  灌注时,混凝土通过导管下口进到孔底,顶托隔水栓及其上面的泥浆上升。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工作可以顺利的进行,应尽量的缩短灌注时间,坚持连续的作业,必须使灌注工作在首批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导入工作。随着灌注高度的不断上升,要及时的提升导管,一般控制导管埋置深度2~6m为宜,为了控制导管埋置深度,浇筑过程中安排专人计算和测量,采用砼方量和埋管测量双控方式,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避免造成断桩或局部离析,灌注过程中,注意保持水位高度,防止塌孔。为了保证混凝土强度,实际灌注的桩顶标高应比设计高出0.5~1.0m,多余部分在承台施工前必须凿除残余且应无松散层。
  本文对施工过程中常出现问题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总结。良好的工程质量建立在对施工技术的良好把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重对问题的总结归纳。
  参考文献
  [1]张忠亭,丁小学.钻孔灌注桩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陈友德.钻孔灌注桩桩底后压降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