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路水毁,严重影响交通运输的营运与安全,可产生极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有效防治公路水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水毁的特点、水毁常见四种类型:桥涵破坏、路基沉陷、路基坍塌、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的定义及成因做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以期公路水毁灾害得到有效控制,降低社会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公路 水毁 防治
中图分类号: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a)-0034-01
公路水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水毁可以导致路基路面损坏、桥梁冲毁、中断,不仅影响公路通行能力,阻碍交通运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认识和公路水毁的成因,并根据水毁原因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对彻底根治公路水毁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公路养护建设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公路水毁防治措施的认识和掌握。
1 公路水毁及其特点
公路水毁是指公路沿线的工程设施由于受到水的作用遭到损坏。公路水毁具有以下特点:灾害频率不高,但带来的损失大;防护工程的水毁占较大比重;水毁重复发生频率高;从桥梁水毁情况看,多为小桥涵被冲毁,大中型桥梁极少。
2 公路水毁的类型和成因
公路水毁从表现形式来说主要有以下四种:桥涵破坏、路基沉陷、路基坍塌、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当然还存在其它形式,下面仅对主要的四种水毁类型进行分析研究。
2.1 桥涵破坏
桥涵破坏是指山洪暴发时,洪水冲刷淘空桥涵基础,使桥梁失稳破坏或涵洞被水冲毁。其主要原因有:涵洞位置不当,孔径偏小,无法有效发挥泄洪能力;桥位选择不当,河床的地质条件差,极易发生冲刷;桥涵日常养护差,发生堵塞,水流不畅。
2.2 路基沉陷
路基沉陷是指路基在垂直方向上产生较大的沉降,路基不均匀下陷,造成局部路段基层破坏,使路面破损。形成原因有:填方路段填料选择不当,施工过程中压实度不足;路基结构组合不合理,弯沉过大;缺少必要的排水和防护措施。
2.3 路基坍塌
路基坍塌指路基土体或沿线山体(或土石混杂的堆积物)遇水软化,在较陡边坡无支撑的情况下,土体沿松动面下坠散开。形成原因有:排水设施不完善;路基边坡土质松软,坡度过陡;缺乏必要的挡土墙或护坡等防护措施。
2.4 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
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是指挡土墙、护坡等防护工程在不断受到水流冲击下,墙身产生滑移、倾倒破坏或挡墙全部冲毁的现象。形成原因有:防护与加固工程所处地基软弱或基础埋深过浅;挡土墙自身排水不畅;防护工程位置选择不合理,挤压河道,引起局部冲刷。
3 水毁防治对策
公路水毁危害巨大,一旦发生,损失无法预计。因此,水毁防治迫在眉睫,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通过实践探索我们得出,公路水毁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尽量将水毁消灭在萌芽状态,以免造成巨大损失。为有效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加强对桥涵破坏、路基沉陷、路基坍塌、防护与加固工程损坏的重点防治
(1)桥涵破坏的防治。
桥涵排洪能力不足是水毁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汛前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的汛情预报,定期定时详细记录上游汇水面积的大小,并结合当地以往水文记录,做好最大洪峰流量的预测估算,以保证桥涵的排洪能力。若桥涵不能qlH8Y4TLwJWboyS6dVN1L639qVyASbgmhl0aJlVPDL0=满足最大洪峰流量的排泄需要,则必须采取分流、导流、截流及清淤等措施确保桥涵的安全。
(2)路基沉陷的防治。
在软弱地基上修建公路时,应特别注意对路基进行加固;路基设计要采用级配良好的砂性土等填筑路基;在沿河路堤、河滩路和桥头引道等长期浸水路基要设置堤岸、护坡等防护措施;应分段设排水沟、涵洞将水引出路基,以免水积聚在边沟内而下渗,影响路基稳定。
(3)路基坍塌的防治。
路基坍塌多发于山区公路,因此在公路选线时应尽量不要选择地质水文不良地段,可采用台口式路基;路堑必须设置边沟,对于较长的路堑设置合理的纵坡;对于开挖段或半填半挖段,两侧山体坡度必须开挖到位,必要时设置合理碎落台,对于地质不良路段,应采用喷铺防护工程或生物固化来加固,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4)防护工程与加固工程损坏的防治。
防护与加固工程所在地段为软弱地基时,要采用换土或砂砾、碎石、灰土等进行填筑;防护与加固工程基础埋深,对于无冲刷地基,应在天然地基以下至少1m,对于有冲刷地基,应在冲刷线以下至少1m;挡土墙应设置排水设施;路堑挡土墙后地面应做好排水处理,设置排水沟;沿河路堤设置挡墙时,应结合河流情况布置,以保持水流顺畅。
3.2 搞好公路基础建设,全面养护
搞好公路基础建设,应注重全面养护,对公路的路基、路面、桥涵及其排水防护等设施进行经常性保养、维护与加固。保持路面平整坚实、路拱适度;路基边沟保持水流畅通;对桥涵构造物定期保养维修,并及时清理河床上的漂浮物和沉积物,保证桥涵排水顺畅,以保证其满足排泄要求;要对路基的截排水设施、支挡防护工程、桥涵的调治防护工程等经常性保养、维修与加固;对水毁的薄弱路段进行重点防治,综合考虑季节气候等影响因素,科学合理养护保养。
3.3 完善排水设施,增强公路抗灾能力
完善排水设施是防治公路水毁的有效措施,在养护过程中,应加强排水设施的完善,因地制宜,及时增修、改建和完善排水沟、截水沟,注重对路基边坡面的防护、沿河路段的冲刷防护与加固,不断提高公路抗水毁能力和抗灾害能力。
3.4 做好水毁公路修复工作,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
水毁给公路带来的损失巨大,如果不及时科学的修复水毁路段,水毁状况还会更加严重,对交通运输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水毁发生后,应在第一时间开展修复工作,在全面调查掌握水毁状况后,分路线、分项目、分阶段地做好修复的规划与计划,充分利用时间,及时科学有效的做好水毁公路的修复工作。另外,公路绿化能稳固路基,美化环境,保持水土,对水毁防治有一定作用,因此水毁防治应注重植物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大力加强公路绿化工作,保护生态环境。
4 结语
公路水毁防治工作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任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水毁原因千差万别。因此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水毁,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详细勘察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用最科学合理的治理方式。总之,只要我们足够重视水毁的防治,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公路水毁必将得到有效的控制,损失也会相应的减少。
参考文献
[1]胡建刚,张亮,苟睿,等.公路水毁的破坏型式、成因及防治对策初步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5(S1).
[2]赵桂娟,郭平.沿河公路路基水毁特点及其工程防护措施[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4(4).
[3]王继宏.浅议公路水毁的成因与防治[J].甘肃科技纵横,2009(1).
[4]王生锋.关于重庆山区公路水毁问题的调查研究及其治理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