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DS技术的信号发生器设计

2012-12-31 00:00:00关晓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年13期


  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DDS技术的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案,给出了DDS工作原理及主要特点、信号发生器的硬件电路及软件流程。该信号发生器通过AT89C51单片机控制DDS芯片AD9851产生相位、频率可控的正弦信号,并配置了相应的键盘输入及显示等外部接口电路,采用汇编语言实现软件控制,电路简单,可靠性高。
  关键词:信号发生器;DDS;频率转换;正弦输出
  中图分类号:TP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3-3196-03
  信号发生器是一种常用的信号源。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对信号源的频率稳定度、频谱纯度、频率范围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幅值、波形和频率可调的信号发生器广泛应用于智能仪表、外设控制等方面。该文根据实际需要,采用高性能的DDS(数字合成)芯片AD9851设计了一种信号发生器,实现了合成信号的频率转换速度与频率准确度之间的统一。
  1 DDS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
  图1为典型的DDS模型构成。其中K代表频率控制字,P表示相位控制字,W表示波形控制字,fC为参考时钟频率,N表示相位累加器的字长,L表示ROM的地址位数,D表示ROM的数据位数以及D/A转换器的字长。
  图1 DDS构成及原理
  DDS工作原理:相位累加器在fC的控制下以步长K做累加,输出的N位二进制码与P、W相加后,取其高L位作为波形存储器ROM的地址对波形ROM进行寻址,波形ROM寻址输出的D位幅度码S(n)经D/A转换器变成阶梯状波形S(t),再由低通滤波器滤波后,得到合成的信号波形输出。其中P和W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输出的合成信号波形取决于波形存储器ROM中存放的幅度码,因此采用DDS技术可以产生任意信号波形,并可实现信号频率和幅值可调。
  由于DDS采用的是全数字频率合成结构,所以DDS技术跟许多传统信号合成方法相比具备许多独有的特点:
  1)频率分辨率高
  DDS的最小频率步进量就是它的最低输出频率,即
  Δfo=fomin=
  式中:N为相位累加器的字长。
  可见,只要累加器有足够的字长,即可实现精密的频率分辨率,如可实现Hz甚至μHz数量级的频率步进量。2)能产生频率范围很宽的信号
  当频率控制字K=1时,DDS的最低输出频率为
  fomin=
  当相位累加器的字长N足够大时,可认为DDS的最低合成频率接近于零。在实际设计的DDS系统中,由于输出滤波器的非理想性,一般输出信号的最大频率为参考时钟频率的40%,因此DDS实际输出频率范围是0~40% fc。
  3)输出频率转换速度快
  DDS是一个开环系统,当一个新的频率控制字输入时,它会迅速合成并输出相应频率。DDS的频率转换时间即频率控制字的传输时间,也就是一个参考时钟周期:
  Tc=
  如fc=10 MHz,转换时间即为100 ns,当参考时钟频率更高(只要满足Tc大于数字门电路的延迟时间即可)时,转换时间会更短。所以可近似认为DDS的频率转换是即时的。
  4)频率转换时的相位连续性
  改变DDS系统的输出频率即改变相位累加器每次相加的相位增量。当频率控制字从K1变为K2时,它是在已有的积累相位基础上再每次累加新的相位增量,从而保持了输出相位的连续性。
  5)输出波形灵活
  在DDS内部加上调相、调频、调幅等控制方式即可方便灵活地实现相应的调相、调频、调幅功能;改变ROM存储器中的数据即可实现任意波形的输出。
  2信号发生器硬件设计
  信号发生器的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单片机控制模块和DDS模块为系统核心,用于产生信号;键盘/显示模块用于实现频率控制字的输入与频率显示功能;滤波模块用于对信号进行后期处理。
  图2信号发生器硬件结构
  单片机采用AT89C51芯片。信号发生器工作时,操作者输入十进制数的频率值,单片机将十进制数转化后送入DDS芯片,该值即为频率控制字K。DDS芯片输bsFz9fdlgHu/y5ERcNIxK4/eJ6eFwIgwwzegErIKEuc=出端输出相应的频率,频率值通过LED显示。
  由于信号发生器中频率控制字的计算非常复杂,有大量的中间变量需要暂存,因此需要扩展外部RAM。本信号发生器采用的片外数据存储器是8 K×8位的静态随机存储器芯片6264。为了实现键盘输入、数据显示输出及控制电路,本信号发生器采用8155扩展了I/O。信号发生器核心器件为DDS芯片AD9851。AD9851由数据输入寄存器、频率/相位寄存器、6倍参考时钟倍乘器、10位模/数转换器、内部高速比较器组成。由于AD9851内置6×REFCLK倍频器,因此与AT89C51共用一个12 MHz晶振即可满足设计需求。
  AT89C51与AD9851的接口采用8位并行接口方式。单片机系统扩展I/O芯片8155的PC0~PC2引脚经光电耦合器分别连接到AD9851的复位引脚(RESET)、频率更改引脚(FQ-UD)、写脉冲(W-CLK)引脚,控制AD9851工作,PB0~PB7经光电耦合器分别连接到AD9851的D0~D7作为数据输入口传送入口指令、数据以及设置AD9851的工作方式。AD9851电路如图3所示。图3 AD9851电路
  由于单片机系统的数字噪声对合成信号有很强的干扰,为此单片机系统与DDS芯片间的连接采用全光电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