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有有声的,有无声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时,运用有声语言,能使一节课绘声绘色,让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产生共鸣;能使学生们心悦诚服,让师生的感情处于最和谐的境界。而更多的时候,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却是无声的。如教师批改作业、周记评语、期末思想评语等,用的都是无声语言,是师生交流最常见的手段,因此,这是师生间沟通思想感情的重要途径。
一
我尝试着在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巧妙地运用无声的文字语言。评语是常见的一种文字语言。客观公正、富有特色的评语对于指导学生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扬长避短,激发上进心,增强自信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更能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以不拘一格的形式,让无声的文字发挥语言的魅力,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比如,我在周记批改中,经常用简短的语言与学生交流,对该生最近出现的问题进行信息反馈,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吐露心声,尽情倾诉。对于一些当面不好说的话,通过这一渠道,使学生敞开心扉,收效甚佳。如班上有一位同学好学,但经常出言不逊,引发同学间的矛盾,于是我在他的周记上写道:“老师欣赏你的好学,要是你的为人更好一些,你一定会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并在以后的几篇周记中继续谈及此事。一学期下来,这个学生慢慢地改掉了说脏话的习惯。另有一同学学习刻苦、工作负责,于是,我在他的周记上这样赞赏道:“你对工作一丝不苟,毫无怨言,老师感谢;你对学习踏踏实实,刻苦钻研,老师欣慰;你对同学友好相处,热心帮助,大家信任,继续努力。”此后,他更有激情了。
再如,平时的小测验也可以发挥无声语言的作用。卷面上简短的几个字:“OK”“GOOD”“WORK HARD”……就能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存在的不足,从而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
操行评语是对学生一学期来品行、劳动等各方面做出的总结性评价。一提起它,绝大多数人能顺口背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助人为乐、成绩优良……”一连串条条框框。这些八股式的操行评语千篇一律,毫无特色,不仅不能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而且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我想,如果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那么用无声的语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岂不更好?我试着做了。比如,一名同学,聪明好学,品行好。我在她的评语中这样写道:“你聪明、文静、刻苦、理智,虽不多言语,但你出类拔萃的气质和严于律己的行为能让我们学到很多,我们喜欢你,欣赏你。”师生间的相互理解和欣赏,更增进了她刻苦学习和为班级出力的信心和决心。另有一女生,胆小,成绩平平,在期末我给她这样的评语:“你默默无闻,却踏踏实实;你虽矮小腼腆,却一样在关心爱护着班级,奉献爱心,并树立了勤俭节约的榜样。还让我们目睹了你学习上点点滴滴的进步,为你高兴,为你祝福。望今后再大胆一些,多与人交往,提高自己说话水平和交际能力。”一学期来,她变得努力、开朗多了。可见,无声语言又一次发挥了作用。
二
体态语作为另一种无声语言应用于教学中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它包括面部表情、手势、目光接触、身体距离等许多方面,正确地使用它们将会使课堂教学更丰富、深刻。面部表情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世界语”,一个人的喜、忧、思、悲、恐、惊全都可从面部表情上反映出来。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如能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运用好面部表情语言,就可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在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上,脸上保持微笑是对学生的一种赞许和鼓励,而脸部表情僵硬,就会使学生感到困惑。微笑的运用确实重要。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学习英语是较困难、枯燥的。这样,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使学生产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而微笑正好有此神效。教师平时可以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趣故事或平时阅读中见到的幽默故事讲给学生听,和他们一起分享,还可以让学生表演一些滑稽可笑的课堂故事或短剧。教师平时也要注意培养自己幽默、乐观的生活观。“教育的确重要,却无须板着脸孔待它。”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某一时刻下用手势语表示教师想要的学生参加活动的性质。如:在教语言句型时,指着自己的衣着或带来的教具,来教“This is a suit(map,bag,etc.)”;在教“He is not...”时就摇手;“He is tall.”把手举高些;“She is five.”就伸出手掌。另外,简单的手势还可以表示“Come here”(前伸一只手,掌向里,向着自己招动)、“It’s OK”(向上起拇指)等。总之,手势在体态语中是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最大的,而且具人很丰富的表达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手势语用得简练、适当、自然、协调、多样。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从一个人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内心的疑问、好恶及态度的赞成与否。教师在课堂上艺术地用好眼睛,有利于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表情及变化中看出自己的教学效果,辨析学生听讲的状况。另外,局部专注能够对学生进行仔细的心理调查,发现自己的讲授效果如何,可以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打破课堂提问的冷场现象,更重要的可以制止部分或个别的走神或骚动。如老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课堂效果就不同。会艺术地应用眼神,对教学确实有很大帮助。人际间的距离也有信息意义,也是一种无声的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所处的位置不同,与学生的远近不一,会给学生不同的感觉,产生不同的效应。有研究表明,当教师站在距学生2—3.5米的地方,就会产生一种控制效应,如果某个学生不注意听讲或出现行为不当的时候,对待这种行为,只要教师表露出开始向这个学生走去的意向,就会使这个学生不当的行为迅速改变。在英语课堂上,教师领读时,走下讲台,进入学生的“空间领域”,可以控制课堂,发现和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使课堂变得有生气。在做听写练习时,教师一边念、一边适宜地走动,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果教师与学生距离4—5米远,就很难产生这种效果。
总之,在教育教学中,非语言交流手段不容忽视。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学习情绪。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能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运用体态语,书面语也能起到帮助组织教学,突出教学重点,增强教学效果等作用。因此,应该有意识地将非语言交流手段利用起来,突出“哑语”的作用,使之最大限度地为教育教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