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应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2012-12-31 00:00:00黄红英冯纪南刘晶雷华平
考试周刊 2012年8期


  摘 要: 为使学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生物技术专业的细胞生物学理论和实验课程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教学 能力培养 生物技术 实验技能
  
  当前处于知识爆炸阶段,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理论和技术日新月异。细胞生物学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该科目涵盖面广,内容庞杂,加之近些年细胞生物学科的迅猛发展,使得细胞生物教学任务更加繁重[1]。为使学生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的现状,教学中不仅要抓好本专业科学知识的传授,同时仍不可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开发,既要打好专业基础,又要培养日后探索和掌握知识新技术的能力。我在二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除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的传授外,还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将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1.组织自学和讨论,启发学生思考。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必须对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结构进行改革,有计划地组织自学和讨论,以自学—讨论—小结的方法进行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阅读能力。
  首先是在通俗易懂的段落章节进行。如: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等。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阅读找答案,讨论,教师小结。针对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细胞器等基本结构,让学生找出异同点,加以鉴别。然后对难度较大的问题组织自学阅读。如讲电子显微镜技术时,先介绍电子显微镜的基本知识。提出:为何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到106?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讨论,找出答案 。
  在难度较大的细胞凋亡——凋亡的生理意义、检测方法、分子机制讲完后,让学生归纳分类,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又便于记忆。接着又提出Caspase依赖性和Caspase非依赖性的细胞凋亡途径,动物是如何进行生死抉择:细胞凋亡的调控?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使思路更加开阔。
  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授课同时要善于启发,从问题入手,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思考。如讲细胞周期调控时,提出:早熟染色体凝集(PCC)现象的发现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实验是如何证明细胞分裂促进因子(MPF)的存在?P34cdc2激酶与周期蛋白的发现与MPF的关系?细胞周期运转是如何调控的?不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进行讲解。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听起来亦感兴趣,收效大。
  3.搞好课堂、课后练习,促进学生思考。
  课后要留一些书本上找不到现成答案,学生需经一番思索才能回答的思考题。这样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改变传统的背诵习惯,使学生学会动脑分析。如讲完抗原的内容后,举例:我们吃鸡蛋、喝牛奶、给动物输葡萄糖水,这是否为抗原?为什么?让学生分析,判断、提出依据。
  每次课前提问,检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提问书本上的原题,从另一个角度提问题,使学生养成勤思考、善分析、爱钻研的习惯。
  二、把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实验课教学的任务,一是验证理论,二是学习实验方法,而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具体方法是:
  1.明确规定实验课的基本技能。
  三项基本技能:荧光显微镜的使用;细胞固定技术及超活染色方法;无菌操作。这三项基本技能,既是细胞生物学实验操作本身所要求的,又为后期的专业课打下必要基础。
  2.明确实验目的,严格要求。
  实验有明确目的和要求,实验后,按目的要求检验效果。如细胞超活染色实验,学生用油镜观察自己制作的染色标本时,老师逐个检查涂片是否均匀、着色情况是否达到要求,若未达到要求,则帮助找原因,令其重做,直至掌握为止。
  3.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操作能力。
  开始实验时,先老师示范,然后学生做;然后逐步让学生按实验指导的要求操作,老师补充;最后由学生按实验指导独立操作,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4.认真批改实验报告。
  书写实验报告是锻炼学生书写能力,分析实验结果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每次实验都要求写实验报告。具体要求:层次清晰、纪录真实、分析有据,认真批改,写出评语。
  采取了以上方式,学生独立操作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三、把考试作为检查教学效果、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考试不但是知识系统化、加深理解、巩固和提 高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培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期中考试,出多种类型题,如综合性问题,学生针对多种内容如何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有些内容来自教材,对促进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起一定的推动作用。考试的方式、内容,对学生起很大的引导和潜移默化作用,通过考试可引导方向、开阔思路、培养能力。
  为了检查教学效果,几届本科生期终考试时,出了多种类型的题,量大、面广、难度相当。严格评卷后,考试结果成绩:不及格4% ;60—70分17% ;70— 80分28% ;80—90分40%,90分以上11%,属正常分布。学生也不觉得考题太难。这主要是由于在整个过程中,注意了思维能力的锻炼,灵活运用知识的锻炼,以及独立操作能力的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总之,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发展较快的学科,如何让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是摆在每一位授课教师面前的问题。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思维能力,实验教学中培养实际能力[2],本着两手一起抓的思想,不断进行必要的知识更新、补充,才能培养出融知识、能力于一体的高素质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蒋盛岩,李新社,陈立德.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9(4):72-73.
  [2] 黄红英,邓斌,黄玉兰.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考试周刊,2009,6:28-29.
  
  基金项目:2010年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资助项目(243号-389),湘南学院资助项目(09Y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