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是英语阅读的资源库

2012-12-31 00:00:00王颖
考试周刊 2012年8期


  摘 要: 现代英语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高要求,而网络环境为阅读教学提供了丰富方便的资源。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的优越性,网络阅读资源库的构建措施,以及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英语教学 网络环境 阅读教学
  
  为提高综合阅读能力,英语教材的编撰已在话题、语篇、词汇等多方面进行了尝试与改革,已具有相当高的科学性。然而文章和阅读材料更新慢,阅读量不足,题材拓展面相对狭窄,制约了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结合教材主题,寻找增加富有时代气息的真实性材料、符合中学生认知规律、难易度适中的语篇,进行阅读教学丰富和拓展英语教学就尤为重要、迫切。传统的媒体,如书、报、杂志等,固然能提供不少适当的材料,但远不及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那么方便快捷。
  一、在优越的网络环境下进行阅读教学
  当代信息社会明显的标志是信息采集得全面与快捷。由于网络资源较多是建在英语语言平台上的,在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泛读教学可谓得天独厚。归纳来看,它有以下三个优越性。
  1.广泛性:类型多样,内容全面。网上资源内容上有文化、体育、保健、娱乐、历史、地理、生物、科技、环保等多方面知识;在形式上则有新闻报道、报纸杂志、原版读物、图片图表、分析推理等。它几乎涵盖了教材涉及或学生关心的所有话题,且可从多种角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共享性:检索快捷,方便整合。大中型网站一般都有快捷的搜索引擎系统,速度快捷的搜索引擎极大地方便了选材的学习。只要确立主题或材料类别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资料,经过整合后,就可实现区域性的资源共享。
  3.即时性:材料新颖,更新方便。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往往过时,而网络上不断更新的动态数据可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相关资料,这会使学生领会到通过阅读了解热点问题的乐趣。
  二、建立网络泛读资源库
  网络化的泛读教学要先期建立适合中学生需要的网络阅读资源库。网络阅读资源库所需的物质准备是由能连上Internet的教师用机及与校园网相连的一定量的学生机。教师通过搜索选择、下载网页、制作链接后可在短时间内做一个简易的双层网站。过程可分以下三步。
  1.确定主题。阅读教学的选材应当紧紧扣住教材。人教版中学教材的主题基本覆盖学生的知识结构,如文化体育、风俗传统、人物传记、历史资料、科学发现、名胜古迹、环境保护,等等,缺乏的是不能多角度多层次多时机地提供素材。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进度结合所学的内容确立泛读的主题。
  2.搜索下载。较窄的主题可以采用大型搜索引擎,但一个相对宽泛的主题则应选择分类的网站进行查询,这可避免在数千个甚至数万个结果中进行二次选择,节省大量的时间及精力。
  3.材料整组。网络内容的难度未必适合中学生阅读,所以下载后,教师应进行筛选,本着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的原则选出合适的网页或文章,然后根据意图进行加工(如注解、替换部分生词、设计阅读任务等)。我们还要根据所选材料的个体特征确定其篇幅、位置与链接次序,常用的材料排序是按照pre-reading(阅读前)、while-reading(阅读中)与post-reading(阅读后)进行的。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补充文化知识,又可以通过调动阅读的自主性逐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水平。
  三、如何进行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
  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应当提倡任务驱动下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教学策略,突出思维的参与度,培养学生主动寻找信息、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因为阅读教学就是突出语言的工具性,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的。
  1.实施任务性的策略。根据任务型学习理论,语言的习得应当是有目的的交际活动。任务驱动策略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学生通过思考、合作、竞争,在完成任务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任务应是多时机、多层次的阶梯式的,由易到难、由浅表性理解到综合性领会。教师可通过设计任务交代每次阅读的目标,然后给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乃至讨论合作,做出解决任务的构想,最后由学生做出汇报。
  2.训练阅读技巧。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理解与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我们可从下列几方面着手训练阅读技巧。
  (1)学会搜寻信息。给学生一些关于细节性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略读或跳读迅速搜寻答案。
  (2)学会猜测词义。阅读中的生词是影响读速的重要因素,在重组材料时应有意设计生词障碍,使他们既可从上下文或是构词法得知词的意思,又可以仅猜到词义的类别。
  (3)学会识读图表。图表是一种承载信息量较大的常用语言形式,全读是没意义的。可以设计分类统计或是数据分析的任务,要求学生迅速定位查询,说出结果。
  (4)培养语篇分析能力。语篇分析能力的培养是阅读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教师可从四个方面设计阅读任务、引发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给出(或选出)材料的主题或标题;说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情感倾向或态度;根据材料中的相关事实的结果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断;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对材料中涉及的事实进行适当的评价。
  四、教师该如何应对网络环境教学
  教师是进行网络环境泛读教学的组织者,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策划能力。除了业务能力、理论水平、人格魅力、情感态度等这些传统意义上评价教师的标准外,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对英语教师也有更高的要求。
  1.具有开拓创新的工作热情。网络环境教学仍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它需要付出比传统教学多得多的精力与耐心。技术的掌握、理论的钻研更需要大量辛勤的工作,没有努力开拓创新的工作热情是不可能尝到成功的滋味的。
  2.拥有网络教学的理论基础。在网络环境中,教师是网络资源的设计者,是学习目标的引导者,也是学习群体的协作者。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合作伙伴关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在“任务型”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创设丰富的阅读情境,设计合理的激励性阅读任务,给出积极的学习评价。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评判思想的能力。
  3.网络开发水平是创建与利用网络资源的基础。掌握一定的网络开发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如: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系统的使用;掌握网页下载、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技术;具备网络系统安装、运行与维护的基本能力;掌握ASP/CGI动态网页后台发布系统的操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