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2年9月,怀北学校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来,在市区有关专家的指引下,学校注重学生综合实践素养的培养,充分挖掘区域优质资源,致力于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先后开发了青龙峡、雁栖湖、老树沟红梨产业园等五个实践基地,进行了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校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特色校、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实验校、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先进集体。2011年底,学校社会实践校本课程被确定为北京市“十二五”校本课程开发项目。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寻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学校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注重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等与学生的心理、生理与认知水平相适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实效性。如一年级开展了“我爱我家”主题实践活动;二年级开展了“春华秋实”主题实践活动;三年级开展了“家乡植物”主题实践活动;四年级开展了“走进农家”主题实践活动;五年级开展了“家乡旅游”主题实践活动;六年级开展了“家乡的红梨”主题实践活动。形成了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主题活动体系,使不同年龄的学生都能很好地参与到适合自己的主题活动中去。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与学科活动有机整合。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学校注重与各个学科知识结合,将学科实践融入主题之中,实现了“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向“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的转变,为综合实践活动注入了不竭的生命力。如我们在开展“青山碧水雁栖湖”主题活动过程中,学生运用数学、科学、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进行实践探索,获得了真实、全面、说服力较强的第一手材料,效果十分明显。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与学校德育相适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校注重挖掘活动本身的德育内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注重养成教育、环保教育、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主人意识。特别强调与学校德育重点相适应,如五月份学校的德育重点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开展了“走进怀柔区军训基地”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军训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军营生活。经过努力,学校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1—9年的主题活动网络,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教育体系,增强了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强化了学科融合思想,增强了学校德育实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自2008年9月北京市启动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以来,怀北学校紧紧依托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大课堂活动,致力于基地资源的课程开发。并不断开发市区基地资源,形成了市、区、校三级大课堂基地开发体系。特别是学校结合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特点确定了相对固定的活动资源,使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形成了常态化。
经过不懈的努力,学校先后承担了“农村地区小学开展研究性学习评价策略的研究”、“农村小学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校本课程评价策略的探索”等课题的研究工作;编辑了“怀北学校新世纪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出版了教师优秀论文与案例集。这些工作有力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初步形成了学校办学特色。
怀北学校沿着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线的学校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不断成熟,不断创新,认真贯彻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实践育人的理念,开创学校素质教育的新纪元。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