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低碳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2-12-31 00:00:00刘峥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11期


  陶行知在1919年的《新教育》杂志中撰文指出: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我认为用节能低碳的方法进行低年级语文教学就是“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节能低碳的教学方法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简笔画、肢体动作、顺口溜、谜语等形式,通过简洁有效的语言、动作等辅助完成教学。用这种方法创设的课堂,是贴近学生心理需求的、愉悦的、自然的、和谐的课堂。
  运用简笔画使教学“情随境生”
  一定的情境是激发情感的催化剂,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简笔画,能使教学“情随境生”。
  运用简笔画创设情境,为文字训练铺桥引路。如教《荷叶圆圆》一课时,老师可画一荷叶,配上青蛙、水珠和小鱼,借助图画轻松实现文字训练,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借助简笔画体会课文主旨,化难为易。如《美丽的夏夜》,课文不但讲夏夜之美,更讲助人为乐的心灵之美。对于一年级学生,如何将心灵之美体现出来?教学中,我借助于“心”字型简笔画来体现,即将睡莲、莹火虫、蜻蜓分别用心字框圈起,将小蚂蚁画在三个心字框的中间,画面上的小蚂蚁被爱心包围着,表达睡莲、莹火虫、蜻蜓的助人为乐,从而突出夏夜之美和助人为乐之美。
  借助简笔画使字词教学充满活力。如在学习扩词时,教师可以把要扩的字写在中心,扩出的词写在周围,将这些词构出一朵花的形状,达到拓展词语教学的预定效果。只要学生对这种方式感兴趣,课下学生会不由地仿照教师的做法,达到在学中玩、在玩中用的目的。
  虽说低年级课本上的插图挺丰富,但是老师挥手成画还是能给65da104a922e9431e3ccf734d67692a0学生带来不小的惊喜。看着老师画出的简笔画,有的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喊出声来。只要学生喜欢你的画,喜欢你这个老师,就会喜欢上你的语文课。
  利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增强感知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和学的活动过程,借助于肢体动作能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氛围。
  新课标要求低年级学生古诗学习重在积累,了解诗意即可。在读诗的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肢体动作,即使学生对于诗的意思不会“言传”也很容易达到“意会”的程度,从而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如在学习《画鸡》这一课时,我让一名学生模仿鸡走路的样子将“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演绎得淋漓尽致。学生在学习及背诵诗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如帮助一年级小学生在理解“拾、拦、捧、眨眼”等动态词语时,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借助于肢体语言,引领学生获得感知。
  巧用猜谜顺口溜强化学生记忆
  快乐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猜谜语、顺口溜这两种方法能助教学一臂之力。
  在教学生识字时,教师可以用猜谜语的形式进行教学。如“亮”字,我们可以表述为“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中间秃宝盖,几字下面藏”。“高、京、亭”等一系列的字都可以用此方法加强记忆。
  学习拼音时,教师也可以用顺口溜的形式克服教学中的困难。如我们编写了“j q x小捣乱,见到ü,去两点”和“i、u并列标在后”等顺口溜,帮助学生增强记忆。
  崔峦先生说:“要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教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实践证明,我们利用简笔画、肢体动作、顺口溜、谜语等节能低碳的方法进行低年级语文教学,就是用“低支出高收入”的有效方法在简单中教语文,在扎实中求发展。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