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减压 学校应该做点啥

2012-12-31 00:00:00徐永晨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11期


  积极营造锻炼氛围,让教师运动减压。科学研究和实践表明,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增强神经系统功能,让被压抑的欲望释放出来,达到心理平衡,并且帮助深睡眠,从而驱除紧张、烦恼、压抑、担忧等焦虑情绪。学校应该多措并举,动员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如设立“健康奖”,让教师树立健康很重要的思想;定期举办适合教师运动的比赛,如教工乒乓球、排球比赛等;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大课间锻炼,参加社区的群舞活动等。
  加强心理健康培训,让教师学会减压的方法。目前,一些教师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压力,当遇到压力时,往往采取“逃避”、“消极等待”等策略,心理健康每况愈下。学校十分有必要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力度,可以针对教师出现的心理问题,请专家或心理健康教师进行辅导,着力解决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可以“超前培训”,例如,在教师职称评定之前,做好教师的心理疏导工作。这样,让教师学会正确缓解自己的压力。
  减少无效、低效、负效的工作,让教师减负。为迎接上级检查而“整景”、恶补材料;实行“大一统”的管理方式,如规定所有的班级必须开展剪纸艺术,结果造成了很多班主任和学生被迫完成任务,等等,这些都成了教师不必要的负担。作为学校,要着眼于教师的发展,没有意义的工作不让教师做,要解放教师,改变“一刀切”式的管理,为教师提供发展的自由空间。
  创设自主发展的校园环境,让教师得到赏识。赏识教师既要体现在体态语上,如赞许的目光等,还要在教师取得成绩时,给予必要的鼓励,如表扬、颁奖等。领导赏识就会有效地激发教师成长的原动力,提高他们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再苦再累也会乐在其中。
  实施人性化管理,让教师享受教育。人性化管理,重在挖掘教师潜力,提高管理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度,以更合理、更有效、更加人性化的标准去规范教师的行为,让教师心情愉快地工作。学校领导要把关爱之情融入到日常管理之中,不妨摘掉墙上悬挂的规章制度,剔除对教师的苛刻要求,取而代之的是温馨的话语、名言警句和激励引导。多关心教师的个人问题,如子女教育、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等,并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还要了解教师的期望和目标,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对于不切实际的期望,要及时沟通和说服。
  □栏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