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此诸多纷至沓来而又无可回避的压力时,我们该怎样去面对才能一一消解它们呢?
坦然接受压力。面对压力时,如果选择逃避,其结果一定适得其反,只会让我们的压力倍增。此时,我们要学会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既然无法拒绝压力,我们就不妨坦然接受。坦然接受压力,意味着我们不会视之为异己,而把它作为身心的一部分;坦然接受压力,意味着我们不会对之怨天尤人,而是把它当作我们朝夕相处的伙伴;坦然接受压力,更意味着我们会以宽容之心授受来自生活的各项“馈赠”,并在积极面对中找到压力转换成生命动力的途径。
健身承担压力。教师是世界上职业病较多也较为庞大的一个群体(中国当前约有1300多万教师),除客观环境的影响之外,与教师的自我保健与锻炼意识不强有很大的关系。很多教师明知道健身的重要意义,但却因为劳累、懒惰、忘我地工作等原因,而忽略了自我保健与锻炼。身体是心理的物质承担者,一个羸弱的身体又如何能面对当代空前繁重的教学压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更是我们承担压力的基石,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以不管我们工作有多么忙,一定要抽出一点时间来武装我们的身体。只有把我们的身体基石夯实了,我们再面对各种压力时,才能够多一份从容;才能够经得起与压力旷日持久的消磨;才能将承担进行到底。
修心消融压力。一颗强大的心灵可以在各种各样巨大压力下游刃有余,而一颗脆弱的心灵可能在最小的压力下也会变得仓皇失措而无所适从。解决心理压力过大问题的根本出路还必须要从心出发。
修心先问心。我们要问自己是否真正地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否愿意倾毕生精力来投身于教育事业?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的身心压力将永远无法消融,此时最好的选择是离开教育岗位,否则将会经常性的身心难安。只有拥有一颗以爱教育、爱学生为自己终生使命的心,才有可能化压力为动力或视压力如若不存在。在把教育作为我们此生使命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淡泊名利,守得住清静,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去思考压力下的最佳出路;面对学校内外的各种关系压力,我们要坚持“宽容待人、与人为善”的基本情怀;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压力,我们要坚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基本理念;面对不如意的工作环境,我们要记住“既然不能改变环境就学会适应环境”的良训……如此,我们的内心会变得越来越强大,而各种各样的压力就会随着我们心灵的强大而慢慢地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