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领长效减压方略

2012-12-31 00:00:00宋臻
职业 2012年11期


  久居“职场”的你是不是时常感到被压的透不过气来?压力无处不在,白领应该学会时不时从职场“跳脱”出来,激发正能量,保证人生效能。本刊特别介绍几种减压方法,既可以用做多年长效的减压方式,也可以在濒临崩溃时当作紧急减压阀。
  学一门好玩的技能
  端坐办公桌前面对电脑的你是不是很久没有动手劳动?其实有时候也很羡慕体力劳动吧?你是不是也想拥有一门很“炫”的技能?
  长效方法:选择一门感兴趣的技能,参加系统培训和等级考试。在工作之余换换脑筋,其实有很多技能都很有趣、很实用,并且可以从初级开始,一直学习到高级。既休闲又有成就感,如果营业还会有经济收入。
  好玩技能推荐:
  益智类: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动手类:茶艺师、插花师
  养生类:公共营养师、保健按摩师
  文艺类:摄影师、动漫设计师
  据调查, 在中国13亿人口中有各种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患者达1600多万,1.5亿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绪和压力困扰的青少年就有3000万。中国家庭的离婚率也逐年攀升,已接近50%。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下心理或婚姻家庭咨询不仅可以纾解压力,更可以在必要时通过科学方法对身边需要的人进行一些心理援助。
  或者休息一下大脑,只动动手。在这个凉爽的秋季,泡一壶茶,桌边放着刚剪的插花,只闻花香,不谈悲伤。学学茶艺和插花吧。茶艺师高出普通人的地方在于,对茶不仅停留在感性了解,而且对茶文化的精神有着深刻和独到的见解。高水平的插花,则能够通过艺术构思和设计,装饰环境、烘托气氛,表达出创作者的情感。
  短期办法:购买教材,自己学习。如果你没有固定的时间去上培训班,那么就买本正版教材自己学习吧。关掉所有的显示屏,专心读书,并体验动手的乐趣。
  职场榜样:大学教师丁建略,在授课之外乐于心理咨询实践,不仅每周固定时间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还通过网络帮助中学生戒除网瘾。说起心理咨询中的趣事,以及他帮助的学生成绩有了很大提高时,他神采奕奕,充满喜悦。职业学校的老师李琳,用业余时间考取了国际导游证,常常利用寒暑假带团出国旅游。既赚钱,又游览,过得不亦乐乎。
  旅行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较长时间的工作后,职业人需要“脱域”,也就是从固定的地域和社会关系中“脱离出来”,来获得新的思想和能量。旅行恰恰可以达到这种目的。旅行既是一种娱乐活动,可以观察身边的景色和事物;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个领域,可以历练心智。
  长效方法:出境自助游。从看书查询路线,到订购机票、火车票、酒店,全部自己设计。不要把旅行休假当成是浪费时间,不要因为抽不出时间就总是不休假。参观皇室宫殿、博物馆、宗教庙宇、城市地标性建筑,或者自然风光,你可能会为人类的文明和智慧而感到震撼,为宗教的专注和虔诚而感到平静,或者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感到惊叹,这些在旅游中获得的收获和感悟在工作中是得不到的。另外,建议旅行最好要去一些和日常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地方,比如去体验另一种文化,这样遇到问题或困惑的时候就能够换一种思维方式,想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是怎么看待和解决问题的。
  出游四步骤:
  第一步,搜集旅游参考资料。上网搜集资料可以上“穷游网”等。旅游方面的书籍很多,有一套“孤独星球”系列旅游丛书比较详细,值得参考。另外,也可以找去过的朋友多问一问。
  第二步,设计路线。“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是自助游的话不仅要设计好大的路线,驾车或者乘坐公交的路线也要事先查询好。比如笔者某次出游时认为出地铁之后距离宾馆只有200米,就没有打印宾馆附近的地图,结果在酒店附近转了三圈才找到。下面提供一套巴黎四日游的路线供参考。第一天,乘坐地铁4号线,到达Cite站参观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广场上的麻雀很热情,去的时候可以带上面包喂麻雀;乘坐地铁4号线到Chatelet站换乘1号线,游览卢浮宫。第二天,乘坐地铁6号或9号线到达夏约宫,在最佳地点观看埃菲尔铁塔,在铁塔脚下乘坐游船,游览塞纳河。乘坐地铁6号线,到达凯旋门戴高乐广场,沿着香榭丽舍大道来到协和广场。第三天,乘坐RER C线,游览凡尔赛宫。第四天,乘坐地铁7号或9号线,到老佛爷百货、巴黎春天百货购物。
  第三步,踏上旅途,注意安全。
  第四步,旅行结束,整理照片、做好总结,以备下次出发。
  短期办法:短途自助游,出去走走。世界旅游组织对旅行的定义是某人出外最少离家55里。
  职场榜样:HR苏苒,用5天年休假加上两个周末,完成了欧洲9日游。准备时间,陆续约半年。最大的感受:巴黎其实是个并不大的城市,出发之前设想的种种困难,在这里也没有遇到。巴黎的地铁交通很方便,名胜古迹出站即是。与巴黎的气势磅礴不同,荷兰更具有生活的滋味。荷兰人爱花,每家房前都有一块小花园。有的在花坛里摆满白兔、天鹅、小矮人,布置成一个童话世界;有的把树木修剪成椭圆形,铺上黑色鹅卵石,架上藤椅,颇具艺术气息;有的竟然把穿坏的鞋子摆成一排,每只鞋里都塞满土,种上绿植;即使没有花园,窗台上也摆上几盆蝴蝶兰,或在花瓶中插上枝枝杈杈。荷兰人喜欢摆弄花花草草,休息时间大都在装扮花园。想想如果在周末不上网,不购物,不计较名利,专心园艺,那么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也会轻松许多?
  编辑小朱,利用五一假期连同年休假去普吉岛旅游,准备时间约两周。在当地租汽车和摩托车,完全的自助游。最大的感受:“到了国外看到许多不同的生活方式。比如,有很多外国人在普吉岛一住就是一个月,白天看海、晒太阳,晚上泡酒吧。” 顿时觉得生活还有很多种可能,回来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心情都不错。
  开创公益事业
  公益不仅是为他人奉献,自己的收获会更多。被工作搞的焦头烂额的你是不是既焦虑人际关系,又因无法获得效能和满足感而情绪低落?在工作之余做公益活动,不仅能使你感受到精神上的平静和愉悦,更能够获得一种特殊的荣誉感、成就感和认同感,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长效办法:开创自己的公益事业。如果你的能量够大,可以进行长期的计划,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创建自己的公益组织,成立或注册NGO,发起你喜爱的公益活动,唤起更多人的公益兴趣。这也许更适合不甘于平淡的你,现在就着手开创自己的公益事业吧!
  开创公益事业六步:
  第一步,设计目标。设计公益组织或公益活动的目标,帮助弱势群体、消除贫困、环保或进行文明倡导等。
  第二步,建立组织机构,确定核心成员。
  第三步,联系专业机构。与专业机构、政府或民政部门取得联系,为活动提供便利和指导。
  第四步,前期调查。在活动前进行严谨的调查工作,以达到公平、有效,确保受资助者受益。
  第五步,组织活动。面向所有人发出号召,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活动安排不影响本职工作,男女比例合适。
  第六步,终期反馈。活动结束后向所有成员公布账务或活动成果。捐赠、资助需要在投资后跟踪拜访,确保受益;献爱心、环保活动要养成习惯,保证效果。
  短期办法:参加一个公益组织,做一次义工,或者帮助身边的人,救助身边的流浪小动物。
  职场榜样:职业人李瑞,组织了公司内同事向贫困地区捐赠衣物的行动。先在网上找好捐赠的目标,例如百度的“捐衣服吧”有很多需要捐赠的信息。然后在公司的内部网站上公布这一提议,收到热烈反响。与几个热心同事一起,将衣物收集整理好,联系邮局,填写好地址,统一寄出。受赠地区在收到衣服后还发来了感谢短信。这时将寄出衣物的单据、受赠者回信一起在公司内网上向捐赠者公布,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解决最有压力的事情
  归根结底,减压的最直接方法在于做好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情。如果你实在没有时间做上面这些尝试,那还是把所有要做的工作按紧急和重要程度排序,然后突击加班,把让你觉得最有压力的那件事情解决掉。
  一味的拖延、回避只会让问题越积越多,压力越来越大。“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打破平时的生活规律,来一次大突击,在紧急的时候也是很有效果的。完成最头痛的事情之后,你会发现,心情豁然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