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掉千万美元
□沙平
哲理的故事:
抗日战争后期,在福建汀江机场,放着英美政府为中国印制的钞票,共79箱7900万元。美军“美人鱼”机组负责将这笔钞票运到重庆。那天下午两点,飞机起飞,不久就钻入了云层。起初是碰上了小雨,之后更是下起了冰雹。飞机的各个部件,从无线电天线到螺旋桨都开始结冰。飞机的体重突然增加一两倍,发动机承受不了了,缓慢开始下坠,情况十分危急。危难中,机长威尔逊灵机一动,想到了扔掉货物减轻重量的办法。
箱子终于扔完了,飞机穿出了云底,又可以拔高了,机组人员的安全也可以保证了。但由于7900万巨款被“空投”,返航后,威尔逊做好接受军事法庭审判的思想准备。见到上司汤姆斯将军后,他简要介绍情况后径直说道:“扔钱是我下的命令,与机组任何人无关。”没想到将军连头都没抬,也没停下手中的工作:“您做的对,机长先生,只要人平安就好,钞票可以再印,飞行员却印不出来!”
故事的哲理:
一个资源的价值,不是在你拥有或失去时,而是在你失去而希望重新拥有它时,才充分彰显的。因为,失而复得所需花费的成本,永远是异常昂贵的。而在各项资源的失而复得中,能引发最高成本的,永远都是人才。所以,支撑“以人为本”的,不是绚丽的标榜,而是切实的成本。以至于——“钱”根本不是问题。
禅师的甜瓜
□纪广洋
哲理的故事:
广正禅师在寺院门外的山坡上,种了两亩甜瓜。瓜熟蒂落的季节,除了寺里的众僧受用外,他还把大量的甜瓜,分给前来上香拜佛的施主和信众们。
可是,夜深人静,常有山下村里的几个孩童前来偷瓜。让村人意外的是,广正禅师对此似乎并没有在意。
他想到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孩子们怕被发现,常常夜里光顾,可是田地里往往在夜间会有毒蛇横行,怕孩子们不安全,他总是提前将瓜摘下来,放在地头上。前几次,孩子们很高兴就将广正禅师准备的瓜拿走了。
几次三番之后,不知是否被禅师的行动所感染,竟然不再来偷瓜了。再后来,让广正禅师感到分外欣喜的是,他常常在自己的地头或者寺院门口,“捡到”一些红枣、黄梨什么的,这分明是知恩图报的孩子们给他的回馈。
故事的哲理:
管理者拿什么感染那些看似乖张另类的新一代员工,进而实现主流的纠偏求正?绝不是指责,有时也未必是赞美。而是那些无声胜有声的正面行动,并且不断反复,直到“善”终于获得了“真”的印证,才能成为管理之“美”,并让管理者获得坚实的领导力和积极的正能量!
(摘自《中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