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预科一年制学生数学课程分层教学初探

2012-12-31 00:00:00余趾凤徐玉婷
群文天地 2012年24期

摘要:作为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随着近几年南昌工学院的发展,民族教育学院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同时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层次性和差异性也越发的明显。数学水平更是参差不齐,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实施分层教学,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结合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授方法从而达到教与学的良性“匹配”。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分层教学;数学;因材施教

一、预科数学教学的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

自2009年起,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对预科数学的教学进行了突破性尝试的改革。从当初按同一目标院校不分文理科学生进行教学,到改为按同一目标院校但按文理分科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文理科“一刀切”的现象。并且根据文理科学生在高校对于数学要求的不同,对于课程的课时,难易程度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这一系列的改革,不仅提高了教学水平,而且对学生做到了因材施教和按需教学,在教学当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然而随着近几年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的不断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也在不断的增加。然而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的数学水平却整体在下降,所以促进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数学水平的全面提高,是当前摆在数学教师前面的重大问题。

二、预科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为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所教的内容,以及教学要求也不同,要使每一个学生都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必须做到因材施教。

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所教班级的不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也不同,这就促使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

三、预科数学分层教学的思路和措施

合理分层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前提和保障,从2009年以来学院进行了文理分班,然后是根据学生所在的目标院校进行分配,因为近几年的目标院校比较多,要求每一个班都是同一个目标院校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尽量按部属院校,一般本科院校,进行班级分配。即学校首先是按文理分班,其次是按目标院校进行分班的先后次序原则进行班级的分配。

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大纲、教师的合理安排、激励机制的建立是分层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分层:首先是对于每一个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都必须达到学院要求的成绩才能结业。其次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院校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与学生水平相符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如部属院校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外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初等数学第二章第二节分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增加部分分式,因为在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有与之相关的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做到举一反三。使他们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数学水平更上一层楼,思维更开阔,考虑问题也更全面;而对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要求他们熟练掌握课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概念在数学是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基础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每堂课留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练习,重点强调学生容易犯的概念性的错误,使学生牢记。经过这样反复的练习,一年以后他们的数学基本功一定会有一个质的提高。

课后学院还举办了数学竞赛活动,到今年为止已经举办了四届,对竞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给予了奖励,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辅导培训班是学院的一个特色,去年进行了四类课后辅导班的培训,文科基础班,文科加强班,理科基础班,理科加强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数学水平,选择不同的培训班,效果很好。

教学计划和大纲分层:

教学计划的编写是教师根据国家的指导性教学计划以及预科学生的特殊性,制定出了一个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最大限度地实现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同时教学大纲的编写结合分层教学的需要,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进行编写。尤其是初等数学,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还进行了适当的删减,第六章的条件概率和第七章的矩阵就不在教学内容范围之内。

教师的配备:

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过程。教学亦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分层教学中的每一个教学层次都应配备精通业务、甘于奉献的教师。特别是对于所谓的“慢班”,学院更应配备在教学上强的教师。

激励机制的建立:

奖励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方面,学院除了每年颁发的奖学金和困难补助以后,还可以在每个班颁发年度进步最快奖等类似的奖项。其次是教师方面,建立激励机制,调动老师积极性,以产生动力。对担任不同层次教学任务的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工作数量和质量,确定合理的课时酬金分配办法,建立起校内利益分配和激励机制。

四、预科数学分层教学的意义

在预科数学教学过程中,只有了解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并实施符合学生需要的的教学活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基金项目:本文是南昌工学院校级课题基金项目(课题编号:GJJG-10-12)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彭国荣.关于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高等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6).

[2]邹琴,严水仙,方云.《高等数学》课程实施分层教学的初探与实践[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6).

(作者简介:余趾凤(1983-),男,汉,江西南昌人,助教,学士,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徐玉婷,南昌工学院民族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