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的学校教育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但由于学生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他们的爱好兴趣、学习基础、思维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所以对音乐艺术的学习态度和认识程度不同。如何让每个学生都和谐发展,实现分层优化呢?总结教学实践,认为可行性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条。
一、转变观念评价学生
多少年来,传统的教育一直是用统一的要求、统一的训练、统一的答案来衡量所有的学生,漠视不同的学生因周围环境、家庭影响、个人智能的不同,造成接受知识的差异,结果是“统一标尺”“量”没了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量”来了一部分学生的厌学情绪,“量”出一批批“差生”。
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实施分层优化,首先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调整教学的梯度和难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能学、肯学的条件;其次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打破“高分=人才”的陈旧观念,而把学生个性发展以及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作为衡量学生水平的重要标尺;第三是摒弃用“一把尺子”衡量全体学生的做法,鼓励学生在稳步发展的起点上前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努力的方向;第四是真诚地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教师要把真诚的微笑,发自内心的鼓励,适度的赞扬及时地慷慨地送给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二、备教、备学、优化设计
传统的备课就是备案头工作。按课时把音乐课掰开揉碎,用教师的思想方式方法和认识水平一股脑儿灌给学生,教师有声有色地唱“独角戏”,学生规规矩矩当“听众”。这种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分层优化”的案头,既要备歌曲(乐曲),更要备学生。备歌曲就是要根据各类学生的特点,对乐曲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重点和难点,进行音乐知识梳理,使知识系统化,同时查阅、搜集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有关音响、教材资料。备学生,就是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所教学生,摸清学生的思想脉搏、思维水平、能力状况、行为习惯,然后对每类学生进行具体分析,从不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思维特点,制定出各类目标和分级要求;设计出各类学生的能力相适应的分层练习法。据此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在此基础上,科学具体地设计出音乐教学案头。像新疆伊犁三中的赵莉老师,每天上课时,总要在脑海里回忆一遍学生的名字,哪一位学生适合应用哪类方案,她都要想到,并为他们设计出既生动有趣,又能培养学习能力的练习曲,只有这样,才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才能真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努力的方向,都有不同的进步,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三、师生和谐优化课堂
实现分层优化的主要途径在课堂,因为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的音乐科学知识的学习时间主要是课堂,优化课堂教学,首先是要求教师营造一种民主气氛和宽松环境,使师生关系成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教师把学生当朋友,尊重学生的智慧、情感和志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品质和思维方式,尊重学生的努力,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使每个学生都处于愉悦、活跃的状态。有资料表明,师生处于和谐的气氛和民主的交流情境中,学生往往能消除心理定势、思维得到自由发展,学习成绩提高较快。
其次是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引导学生探讨求未知的内动力,虽不是创新品质,却是创新品质的“基础”。所以教师必须想方设法保护、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上,教师要因势利导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感知、观察和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之间的互问和向教师的发问,对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教师都不应以简单的“对”与“不对”来评价,每个学生都有其思维和表达的个性特点,成功的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中正确的因素加以肯定,使每位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充分的自信中前进,达到“让不聪明的孩子变得聪明,让聪明的孩子更加聪明”的目的。
最后,教师要给每类学生提供参与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要坚持以启发式为教学指导思想,教师做“导演”,学生做演员,教师要根据乐曲和“学情”采取少讲、精讲等策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去自学,去思考;教师要创设情景、设计活动、分级要求、分层互促。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努力的方向,都有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机会,都看到自己的进步,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一次成功的产生兴趣,将推动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使学生多次受到成工的鼓舞。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有趣和美好,从而养成终身爱学习的习惯。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目光期待,语言诚恳,手势恰当,表情积蓄,以情动人,以声感人,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心理相容的亲近感,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情绪的高涨,同时教师还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的情绪反应和心理变化,根据反馈信息来调整稳步发展的教态、计划和方法,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愉快地学习不仅会让学生乐学,而且学而不厌。
总之,“分层优化”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只要牢固确立这种教学思想,各种注重个体培养的教学方法将应运而生,“分层优化”就能从目标变成现实。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第一职业中专学校西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