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为了顺应科技的发展,图书馆也必须加快数字化信息服务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用户对信息的追求。所以,图书馆有必要整合现有的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加简便的搜索和操作系统,构建现代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模式。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模式
一、建立现代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模式的意义
所谓数字化信息服务就是建立起以数据库为核心的系统,通过中间技术,将各类资源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之上,以提高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现代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读者创造一个数字化的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智能搜索和引擎服务。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尽快的建立起现代的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模式,将图书馆的资源库建立成数字化的知识库,并且运用现代技术将各类知识建立起有效的关联,形成一个立体化的知识网络。所以说,建立现代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模式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工作,为此我们要根据图书馆的实际,突破技术瓶颈,建立起现代化的数字服务模式。
二、现代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服务模式的特点
1.图书馆馆藏数字化。当前,馆藏数据化是图书馆发展的一大趋向。世界各国都制定了“数字图书馆”计划,而其数字化的表现主要为电子出版物的迅速发展和纸板图书电子备份技术的发展。
2.图书馆业务网络化。所谓图书馆业务网络化就是将原来分散的小规模联机编目向相对集中的全球联机编目方向转向。从以往的馆际互借发展到电子数据库共享。
3.图书馆服务商业化。图书馆服务的商业化是图书馆服务发展的时代要求,原来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较为分散,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自动化集成系统集中统一起来,运行模式也呈现商业化的特点。同时,数据库的利用也渐渐由公用转向商用。
4.图书馆管理员专业化。一直以来,图书馆管理员扮演的都是信息传播者的角色,随着图书馆进入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管理员也应该转向成为信息导航员。随着图书馆的发展,对现代化图书管理员的需求和要求都越来越高,所以图书管理员队伍也呈现出专业化的特点。
5.图书馆全球合作化。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一大特点就是由单一的图书馆管理,变成了多变合作化的图书馆资源共享。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有很多和其他国家的合作计划。
三、现代数字化图书馆提升信息化服务的策略
1.应该将读者的需求放在首位。传统的图书馆仅仅为读者提供图书电子检索功能,而当前数字化的图书馆需要为读者提供完整的数据库、音像资料等,以便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为了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需求,图书馆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读者提供一个更加便捷、更可靠的数字化图书馆服务。
2.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应该根据自己的馆藏特点,来确定一个主要的服务方向。除了为读者提供一般的咨询服务外,还应该培养重点的读者队伍,组织读者联络活动,帮助读者解决专业化难题。同时,还应该开展网络服务,为读者提供24小时的便捷网络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随着网络技术服务的提高,图书馆更多的服务工作都可以依靠计算机来完成。信息化时代的资源非常的丰富,过于丰富的资源也让读者眼花缭乱,让读者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图书馆更应该为读者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通过技术手段将各类信息进行分类和汇总。
3.不断提升图书馆管理员的专业素养。当前,衡量一个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这个图书馆是否拥有丰富的库藏,是否能够为用户提供完善的网络服务。这就对图书馆管理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图书馆管理员具有敏锐的信息反应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图书馆管理员还需要掌握现代网络技术,以便为读者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服务。所以,图书馆比较注重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制定科学的人才培训计划,才能为读者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
4.图书馆协助机制的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协助系统,这个系统的构建不可能仅仅依靠个别图书馆的力量,而需要诸多图书馆共同的建设,这就需要依靠网络和远程服务作为桥梁,立足于全球化信息服务,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网络技术,以便通过远程网络服务为本地读者提供更为专业化的数字信息服务,将库藏资源和网络资源整合,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5.培养读者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素养。现代数字化图书馆在加强自身基础设备和专业化服务的时候,还应该注重对读者素养的培养,注重加强与读者的交流,组织与读者的联谊活动,开展图书馆使用培训,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并且制作专业化的视频讲解资料,供读者下载学习,并且根据读者的反馈不断改进自身的工作和服务。
总而言之,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国图书馆已经迎来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高潮,这对于我国图书馆来说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所以,图书馆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同时还应该不断培养读者的专业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郭芳.论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和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7).
[2]林佳安.浅汉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7).
[3]徐梅花,王已芳,韩超.数字化图书馆发展状况分析[J].兰台世界,2008(6).
[4]刘东珍,曹雪琪.浅谈高校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7).
[5]杨文哗.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0(23).
(作者单位: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