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职场

2012-12-31 00:00:00
职业 2012年12期


  2012年快要结束了,地球的各个角落总会出现一些小反常的事情。美国的市长用29美元体验艰苦生活一星期,欧美高福利国家公务员报考冷门迭出,日本的职场女性正在为争取到与男性员工同等的地位而奋斗着。2012年度最后一期“天下职场”,带您走进日本职业女性与欧美公务员,并探究“后起之秀”的生存之道。
  为体验苦日子 市长29美元煎熬度过一周
  美国凤凰城(又译菲尼克斯)市长格雷格·斯坦顿日前参加了一项体验苦日子的社区活动,靠着29美元的食品券,凭借鸡肉、意大利面和日本拉面,勉强度过了一周,并导致体重降了3斤多。
  斯坦顿坦言,自己这一周的生活可以用“煎熬”来形容。坚持到第4天时,斯坦顿坦言:“这段时间,我几乎不能满足身体所需的营养,工作都无法集中精力,一周下来体重减了4磅。”
  该活动的目的就是要被选出来的领导人明白,他们应该推动一些决策,来影响那些生活困难的人士。在挑战快结束时,斯坦顿说:“我想这次挑战让我学到了很多,它会帮我成为一名更好的决策者。”
  据称,这个体验活动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社区行动协会举办的,属于饥饿宣传月的一部分。按照活动要求,参与者每人每天只能消费4.16美元的食品券,一周最多花29美元。食品券是美国政府专门为经济状况不佳的人士提供的,目前亚利桑那州领取食品券的人数多达110万。虽然时间只有一周,但斯坦顿表示自己已对这种生活有了很深刻的了解。
  据盖洛普调查显示,去年美国有近1/5的人在食物上入不敷出。另有政府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大约有4670万美国人依靠食品券过活,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加。
  日本哪类职员易被炒鱿鱼?
  如今经济不景气,日本许多有名的大企业大规模裁员,那么什么样的人是日企裁员的目标呢?
  按照员工对企业创造价值的多少,分为以下3类:负效益;正负效益均为零;正效益。而那些被称为“被企业抛弃的员工”们,其实就是对于企业没有太大使用价值的人,即前两类是裁员的主要对象,当然,具体还需要根据职员在工作中的表现以及对企业的重要程度等情况来判断。
  除此之外,容易被炒鱿鱼的职员有以下特点:首先,认为只遵从上司指示工作就没问题的人,这些人通常被认为是“没有创造力的一群人”;其次,生活时间以外全部都在忙公司业务的人,这部分人被认为是“工作效率低下的人”;第三,对其他部门的工作行事一无所知的人,这部分人属于“闭门造车”“不合群”的人;第四,公司以外没有一位与工作相关的熟人的人,这样的员工不注重自身的发展和前途;最后,不重视自我技能提升的人,这样的员工是没有竞争力的。
  从上述5点可以看出,易被炒鱿鱼人群的主要特点就是比较自我封闭,向上心薄弱,这在企业中属于大忌。因此想要成为企业的重要人才,必须要具备客观的判断能力,并不断完善自我,机会始终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日本职场女性为何变身“虎狼女”?
  我们从传统的日剧中了解到的日本职场女性,仪表大多文静典雅,举止恭顺沉稳。而如今,日本职场中的“虎狼女”正在悄然兴起,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会有如此转变呢?
  首先,日本女性卑微的社会地位还是没有被扭转过来。如今,虽然日本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但是,“男尊女卑”的状况并未发生根本转变。日本女人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还要顾家,而日本职场竞争激烈,加班加点是常事,她们的工作强度和由此产生的精神压力、心理上的不适感可想而知。
  其次,日企对女性的重视还是不够。尽管97%的日本企业承认“积极起用女性很重要”,但鲜有企业提拔女性到高层管理职位。人数最多的科长级,女性也仅占5%左右。众多日本职业女性为工作和家庭付出无数,却得不到关心和回报,必然心存不满。
  再次,比起男性的豪放、大度,女性更为细腻、感性、脆弱,遇事爱较真,易耿耿于怀,争出是非曲直。男人们的矛盾可能在下班后开怀畅饮的过程中烟消云散,“一笑泯恩仇”;而日本女性工作中的压力得不到重视,又无从排解,积攒而成的导火索一旦在适当的时候点燃,必然会造成一场大爆发。
  最后,从学生走出校园的那一刻,就出现了找工作上的不平衡。男女生就业签约率严重不平衡,文理科男生就业率均明显高于女生。可见,女性在职场上仍处于劣势。
  未来,日本社会若想真正发挥女性的作用,就不能只将女性作为劳动力而不顾及她们的职业发展,就不能忽视对职场女性的心理关怀和帮助,否则,还会发生更多职场女性的矛盾。
  职场“后起”的硬道理
  想知道那些后起之秀与常人有何不同吗?他们是怎样起来的?在管理层面,一名普通的中级管理者通常只会完成其手头所规定的管理项目;而后起之秀的管理人员就会超出他们直接负责的任务范围,去管理更多的事情,让所在的公司受益。
  同样的道理,后起之秀的苗头也闪现在发明、创新领域。刚开始他们可能只是在解决一个问题,但后来却解决了另一个超乎人们想象范围的问题,并得到广泛传播。同样,员工们也可以通过解决或者提供超出其头衔的一些问题,而成为明星。
  超越和超脱,往往就是一个终身的中级管理者和一个后起之秀的高管人员之间的区别。这种品质来自于三个因素的独特结合:
  第一,后起之秀着眼于大局。一般的员工,太过于关注他们自己小范围内的责任。他们从来不着眼于大局去了解他们的公司业务是关于什么的。结果,他们就无法看到或者创造出使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到下一个水平的机会。
  第二,后起之秀是问题的解决者。大多数人看到的是问题和障碍,而后起之秀虽然看到了同样的问题和障碍,但是他们立即开始制定计划和解决方案来克服它们。
  第三,后起之秀积极地挑战极限。他们总会有很高的积极性——不只是为了实现目标,而是要实现比预期还好的目标。他们会尽可能地挑战极限。
  如果你有眼光能够搞清楚正在发生的事情,能够确定障碍在哪里以及了解如何克服障碍,并且积极地去完成伟大的事情,你很可能让你的事业按照预想的方向发展。因此,无论你是在金融、市场、销售、工程还是业务部门都不重要,大胆地去尝试,去超越和超脱,成为明日的后起之秀吧!
  欧美高福利国家公务员报考出冷门
  10月24号是2013年国考报名的截止日期,如今在中国报考公务员已经是一种潮流,然而在欧美一些高福利国家,由于招录制度的不同,出现了冷的局面。
  作为公务员考试制度的鼻祖,英国公务员考试的现状却让人大跌眼镜:英国大学生并不热衷报考公务员,公务员甚至跌入英国二十大厌恶职业榜。毕业时只有寥寥无几的学生去参加公务员考试,其他同学要么考博,要么就业。这可能是因为参加英国公务员考试的条件非常高,最好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高超的表达能力。而英国公务员工资比社会平均水平要低。另外,由于金融危机,政府经常对公务员裁员,因此公务员在英国并不是一个“金饭碗”。
  法国大学生近几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有所增长,考题也很难。但是做公务员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每年可领13个月的工资,还享受着不少于25种的各类补贴。但有一个现状你必须要接受:公务员收入一点都不高。
  在澳大利亚,有一个现实,那就是考公务员的多为富人。因为澳大利亚的公务员必须是澳公民或者有永久居留权的人,许多政府部门的公务员最开始是合同工,不享受养老保险等特殊待遇,如果有空缺才可以应聘转正。公务员职位都是公开招聘,招考制度和条件十分苛刻,在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严格要求。此外,在澳大利亚应聘公务员需要工作经验,特别是社区福利工作经验。而一旦应聘上公务员,就是终身制的。澳公务员收入稳定,工作也不累,许多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在欧美,公务员并非是年轻人喜欢的职业,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三个:待遇差,油水少,法纪严。欧美国家普通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一点也不诱人。有人通过对183个国家工资制度的研究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国外的公务员工资与其本国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基本持平,不少国家的公务员工资甚至低于全国平均工资。
  此外,外国政府对公务员操守都要求很高,同时还要接受公众的监督,特权寻租的空间和各种隐性好处被尽可能堵住,一旦被发现将面临最严厉的惩罚。
  不少国家把贪污受贿和盗窃归于同一罪名,对公务员的惩处要严于百姓。德国对公务员的量刑要比百姓高出一倍;加拿大对公务员的量刑要比百姓高出0.4倍。因此,下一次去了国外,可别再艳羡公务员了。
  (强 音 编译自《华尔街日报》、BWCHINESE网站、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