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有需求潜力的行业

2012-12-31 00:00:00
职业 2012年12期


  老年服务行业
  上榜推荐语:服务“夕阳”的“朝阳”行业
  上榜理由:今年60岁的罗时中进入合肥一家养老机构已经三年了,不过,他在这里的身份不是受照顾者,而是护理员。他说,自己刚来这里工作时,还有一些40多岁的护理员,后来这个年龄段的人陆续离开,现在剩下的都是50岁以上的护理员,最大的接近70岁。据介绍,这家机构的护理员缺口达30%。
  令人担忧的是,长期护理人员缺乏已成为养老机构中的普遍现象,“一群老人伺候另一群老人”的景象也在各养老机构上演,护工荒正成为困扰养老机构的首要难题。
  “名字不会写,空调不会开,去银行找不到门”,是一位业内人士对目前养老护理员的形象比喻。实际上,早在2007年,我国就颁布了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其中基本的学历要求是初中毕业,并要接受相关职业教育。然而,目前绝大多数护理员的文化水平和职业能力都远低于这个标准,很多养老机构中的护理员能达到小学学历就已经不错了。
  2012年,许多养老机构中都爆出了虐待老人的丑闻,就连一些规模、资质都很好的福利院对老人的管理也相当粗放,老人在这里难免受苦。程女士的母亲94岁,4年前因摔伤需要护理,为了不让母亲受苦,他们兄弟姐妹几个考察了当地所有的养老机构,最后将老人送到环境条件最好的一家福利院。可没想到老人在睡觉时会被护理员用布条绑在床上。而福利院的负责人也并不否认这一情况,称“为了保证老人安全,护理人员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对其进行了束缚。”正规机构尚且如此,其他养老机构中的情况更可想而知。
  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城乡养老机构4.18万个,养老床位仅有365万张,平均下来,每50个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入住区里的公办养老机构少则等两三年,多则要七八年,是许多老年人已然面临的尴尬。
  而在人员配备方面,养老护理员短缺且专业化程度低更是不争的事实。我国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约有3300万,如果按照3:1的比例配备养老护理员,需要1000多万名,而目前从业人员不足百万,其中一半左右是文盲。据了解,当前养老机构难以吸纳足够从业人员的主要因素有工作累、待遇低、缺乏社会尊重、社会保障不全等。
  目前,全国范围内只有护理学这门课,而没有专门的老年服务行业人才培训,极大地制约了护理人员的补充和养老护理水平的提升。面对养老护理员奇缺的困局,不少业内人士担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未来如果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报酬机制和人才输送渠道,养老护理人员将面临断层之忧。
  上榜评述:“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 2013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每三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明天去哪里养老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养老是一门科学,不能粗放管理。”应用老年学家、曾任职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傅旻说。我国机构养老服务大多停留在基本生活照料上,服务水平不高、方式单一、缺乏特色,难以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而众多业内人士和专家纷纷指出,要破解养老护理难题,当务之急是建立养老护理的培训机制。
  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场潜力,一方面是亟待提高的行业水准,其中的巨大差距已经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相信在未来的五至十年内,这个服务“夕阳”的行业,必将成为最火热的“朝阳”行业。
  提名:幼儿教育行业、茶行业、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