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汉成
出生:1965年
学历:美国林肯大学荣誉管理博士
现职:香港玩具易集团总裁、亚洲专利授权业协会共同创办人
获奖:香港传艺节2010年大中华杰出设计大奖设计师
玩具公仔、哈佛个案、苏富比拍卖会,连结这3个看似不相关的关键词的人,正是香港玩具易集团总裁蔡汉成。
2011年12月2日,在香港举行的“亚洲知识产权营商论坛”,蔡汉成以玩具设计师身份,和惠普(HP)、微软(Microsoft)与高智发明(IV)等高阶主管同场探讨最新智慧财产权议题,引人注目。
用授权方式,他把自家公仔变成知名品牌合作的媒介,包括宝马(BMW)、三星(Samsung)、微软及星巴克(Starbucks)等企业,都曾和他合作。
蔡汉成还让公仔在2007年获邀进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品拍卖会,其后又在巴黎佳士得登场,创下香港设计师玩具登上艺术拍卖殿堂的首例。一个才3岁的小公仔,拍卖价达港币6万多元。
“他以一个中小企业之姿,却在全球共授权超过两百位设计师,生产超过1700种商品。”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区玉辉把蔡汉成的创新管理模式写成个案,最后被收录于《哈佛商业评论》。
非设计本科,蔡汉成身为一个路边面摊小贩之子,却能打造一个创新的玩具王国,与他完全无设计人惯有的思考包袱有关。
摸透收藏家心态
主打量多价低,巩固品牌
出生香港的蔡汉成,是在28岁时,迷上了公仔,他一开始,只是个玩具收藏者。
搜集时间一久,16岁就帮家里做生意的他,很快就敏感地发现,公仔在二手市场售价竟能提高5倍,“就像玩游戏一样,当你能摸透规则,就能赚钱。”看到商机,他决定在1995年拿港币20万元,开玩具店创业;之后进入批发市场,年营业额可达港币上百万元。没想到,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过去赚的钱几乎全部吐回,便开始构思自创玩具品牌。
2001年,他设计出品牌Qee第一代商品,当其他设计师创作人脸时,他就选线条简单的骷髅头和熊切入,并懂得注册专利;其他设计师,多是大规格、量少价高艺术家商品逻辑,他则想先以小尺寸、量多价低的策略巩固品牌。
“我是(藏家)3万人,他们(设计师)是100个人。”蔡汉成说。假设其他人一只公仔赚100元,限量100只全售出赚1万元;而他一只公仔赚10元,但3万只则可赚30万,是前者的30倍。
开放自由设计
卖全白公仔,上网征投稿
由于当年香港玩具市场起飞、小尺寸又利于收藏,他的公仔一推出就取得成功,成了区隔市场的品牌先行者。
来年蔡汉成乘势推第二代,提高近1倍产量销售,却几近滞销。他知道问题可能出在设计方面。在低潮的下一代新品构思期时,他没闲着。
当时恰巧有一位喜爱他公仔的法国设计师,邀他到里昂办展,知道此行将遇到对方公司超过10位国际设计师,他就带十几只白色熊公仔到法国,邀请他们3天展期内DIY创作。“他们在饭店大厅画公仔时,就跟艺术家创作油画一样神圣。”蔡汉成说。
就连被誉为“设计界毕加索”的西班牙新锐艺术家海梅·海恩(Jaime Hayon),也名列当年的创作阵容中。其后的香港玩具展,蔡汉成一次集结10位国际设计师创作的公仔一亮相,各界讶异公仔也能提升到艺术品的层次,令他一战成名。
但让他再创高峰的转折,却是他和一个年轻人的对话。
“太棒了!可是我可以做得更好。”2004年,蔡汉成来到加州的圣地亚哥,一名学设计年轻人先称赞他公仔涂鸦样式,但最后又冒出这句话。他于是想,可以把人人都能设计的概念,落实在产品里。
因此,蔡汉成不再把公仔当成自有设计品,而是一种链接网络,他推出全白DIY系列公仔,让买家自由创作,并鼓励寄出创作公仔照片投稿。
只要DIY设计的创意获采用生产,蔡汉成还愿提供该款公仔获利3%到10%的授权金,此类似Web2.0扩大参与的概念,奠定蔡汉成的成功。
《哈佛商业评论》的个案分析就指出,2007年蔡汉成的公仔有7成来自外部团队资源、只有3成是内部设计师创作;随着品牌效益扩大,各大品牌陆续跟他合作联名公仔,让公仔成了最称职的品牌大使。
“艺术家会认为只有我创作的才是米老鼠,为什么让你随便画。”台北国际玩具创作大展策展人黄仁寿解释,玩具一般并不提供买家创作空间,把公仔当成立体画本卖,则是蔡汉成经商的聪明之处。
发展多元营运
扩大授权,想开主题乐园
看好Qee公仔超过10年的生命周期、上千万只的发行量,台湾周氏国际董事长周焕荣,2011年也和蔡汉成签约,取得用在电子周边产品上的相关授权,近期公司 iPhone机壳商品也因这个合作案首度销到大陆,且第一笔订单就达1.4万件。
接下来,蔡汉成还想透过授权,让公仔延伸到动漫产业,甚至开设主题乐园。能否谨慎授权,又如何顺利衔接不同营运模式,再垫高品牌价值,是后续他要克服的难题。(编辑/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