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二代特训班结婚、离婚都要学

2012-12-29 00:00:00陈良榕
海外星云 2012年1期


   东莞、深圳一带,是全大陆台商最密集、经营历史也最悠久的区域,面临工资高涨、外销市场衰退等多重挑战交织之际,珠三角这些娇贵的“台商二代”,能承担转型的重责大任吗?
  
   2010年底,拥有3000多名会员的“天下第一会”,东莞台商协会会长谢庆源上任,宣布他任内最主要任务是“培育台商二代的接班能力”,要将他未来3年的精力,投注在这群30岁上下的台湾年轻人的培养。
   东莞、深圳一带,是全大陆台商最密集、开拓历史也最悠久的区域。经过20年的拼战和消耗,当地台商健康与斗志也几乎燃烧殆尽,“交棒”是普遍的心愿。然而,大陆沿海制造业正面临工资高涨、外销市场衰退等多重挑战交织之际,这些娇贵的“台商二代”,承担得起企业转型的重责大任吗?全大陆组织最庞大、分工最专业的东莞台协,过去几任会长曾盖出全大陆第一所台商子弟学校、第一所台商医院,以及第一栋台商独资的摩天大楼;这回,东莞的“二代培训”,会有什么创举?也成了台商圈众所瞩目的焦点。
  特训课程无奇不有
  教婚前协议 避免散尽家财
   事实上,各式各样的“富二代”培训班,近几年也在大陆各大城市大为风行。其中最著名、档次最高者,算是花旗私人银行部门在香港为高阶客户所办的“富二代”暑期班,课程名真的就叫“富二代”(The Next Generation of Wealth)。上课免费,但参加者的家族必须在花旗有超过1000万美元的存款或投资,门坎高得很。
   为期5天的课程,有专家传授种种关于艺术品投资等理财建议,其中最有趣的一堂,是找来一位著名的香港离婚律师,教授签署“婚前协议书”的重要性以及操作细节,以避免“富二代”一时意乱情迷,让家族大半家产流失。
   但台商二代所上的讲习课,可就没有这么优哉游哉。东莞青年会的课程,由运时通董事长陈燕木负责,他是台湾辅仁大学企管系硕士,并曾在母校任课,是台商圈内少见的学术与实务兼具的企业家。
   例如,2011年9月在东莞寮步镇一所五星级饭店举办的“青年团企业领袖班”,为期5天的课程,主要由一位大陆著名的企业培训专家主持,以形形色色的激励和领导统御课程为主,甚至包括一堂橄榄球训练。最后并由陈燕木与台企联会长郭山辉现身说法,与年轻二代对谈。
   而邻近的深圳台协青年会,例行性的每个月一次讲习,也是一样正经八百。每回都找来讲师上课,甚至包括参观杜邦深圳工厂、B&Q门市等“户外教学”。2011年12月底的最近一次上课,还将请来一位大陆市场营销顾问公司的讲师,教授“品牌经营”知识,这是“台商二代”最陌生,也最有迫切需求的知识。
   问起为何没有举办类似前述花旗银行,或是过去台湾企业第二代组织都会有的“上流社会”类型的活动?深圳台协青年会副主委许文幸有点哑然失笑:“我们哪有那个闲工夫?”她表示,绝大多数愿意在生活枯燥的珠三角区域定居的台商二代,都是兢兢业业、对事业全力以赴,“父亲打下的根基,可不是这么容易守住。”
   许文幸表示,青年会成员至少有一半以上,都已经进入家族企业,且身负重任;以三十出头的她为例,也已“实质接班”,接手父亲所创的一家小型家具厂。
   老一辈的台商,都是苦过来的,基于“二代接班”的挑战空前巨大,他们都以“魔鬼训练”的态度对待下一代。例如,东莞台协前任会长、岳丰科技董事长叶春荣,某年暑假,便将还在大学念书的儿子叫到东莞厂内,隐姓埋名与一般民工一起工作两个月。过去“有点散”的儿子看到周边聪明才智一点不较他逊色的大陆同事,为了一万元台币不到的薪资卖命工作的态度,大受冲击,深深有了“全球化竞争”的危机感,从此生活态度大为改变。“特训”效果让叶春荣大为满意。
  二代联姻鱼水互帮
  守住根基 还能拓展新事业
   上过企业界热门的EMBA课程的人都知道,同学私底下的互动与建立的人脉,往往比上课学到的知识还宝贵。深圳、东莞的台商二代,上课熟识之后,也常有私下聚会,包括打保龄球、玩小型赛车,甚至办起圣诞派对等种种很像重回校园时代的联谊活动。台商二代加速建立人际网络之际,也有部分金童玉女,在互动中滋生情愫,甚至进一步发展成为“二代联姻”。
   例如,东莞台商协会青年会会长林子凯夫妇,便是“二代联姻”的代表案例。林子凯父亲在东莞经营一家拉链厂,他大学毕业就到当地自行创业,是台商第二代的佼佼者,也积极投入台商协会会务。结果在一场篮球聚会中结识太太周佩璇。
   婚后,因为太太是女鞋代工厂帝王鞋业的第二代,结果个性外放的林子凯,被岳父相中,要他主持帝王未来的转型大计——自创品牌。“让我感觉好像是被骗进来的。”他半开玩笑地说。
   “二代联姻”是让家族企业发展更稳固、更永续的法门之一,或许东莞台商,可借此出现一股新势力也说不定。(编辑/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