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草根反腐很花哨

2012-12-29 00:00:00克雷格.杰弗里
海外星云 2012年1期


   长期以来,印度人一直要求改革。
   不久前,一名印度耍蛇人因为不满官员贪污腐败,将数十条蛇放进政府办公楼,引起恐慌和混乱。这件趣事让腐败又成了头条新闻。从假葬礼、骷髅游行到上访、网上爆料,印度反腐人士不断想出新花招。
  
   印度式的民主:贿赂,人人有份儿。萨尔曼·拉什迪的名言,很少有比这一句更恰当的了。
   现代印度,腐败的规模令人震惊。贿赂、回扣涉及的金额数目巨大,腐败的真相令人难以置信,腐败高手的行为更加明目张胆、气焰嚣张。
   印度成了一个实力强大的国家,但期间,并没有摆脱掉腐败这个“溃疡”。
   2010年,印度传出第二代移动电话贿赂丑闻。政府官员被指收受贿赂、低价向电讯公司发放营业执照。审计人员估算,印度国库从中损失高达390亿美元。
   腐败,无处不在。从筹办英联邦运动会到打假球,从办驾驶执照到离婚,每个人都在玩这个游戏。
   事实上,一些自认高明的评论人士甚至说,在印度,根本没有腐败。因为,西方人所说的腐败,在印度不过是正常现象。
   但是,对高人的评论,我们也要多加小心。因为,现代印度非常令人瞩目的一点是,人们也在付出巨大的努力反腐。
   在印度,人们对腐败下的定义和社会学家一样:腐败是“假公济私”。简单地说印度人已经接受了腐败是常事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
  “安纳运动”
   2011年,印度北部的社会活动家安纳·哈扎雷的反腐行动成了头条新闻。4月,哈扎雷在德里开始绝食,要求政府建立新的反腐机构,治理高层的腐败现象。志愿组织、著名知识分子、法律活动人士很快都开始响应哈扎雷的呼声。
   结果,印度出现了协调性的“安纳运动”。反腐走上了互联网,街头爆发了颇有声势的抗议活动。
   反腐活动的升级,既能让人耳目一新,也能让人略感不安。
   一些左翼批评人士现在说,危险是,反腐人士很有可能在“泼洗澡水的时候连孩子也一块儿泼掉了”。
   在北方邦,年轻人说,你可以尽情地批评政客,但至少,政客是选举产生的。确实,许多人现在都认为,安纳运动有点“集团阴谋”的意思。
   资本雄厚的大公司可以用反腐作为掩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私有化、解除管制等。这一点,从安纳运动并没有批评那些游说印度政府的大公司腐败当中,也许也能窥见一斑。
   但是,不管怎么说,有一点没有人可以质疑,那就是,印度各层次反腐活动的活力和花哨。
   从新德里的主要街道到最不起眼儿的村庄场院,每一天,都能看到体力劳动者前往各级办公室去抱怨。
   社会改革派给报纸投去长篇大论的文章,斥责政府官员;全国各地到处都有学生活跃分子,有些人把官僚堵在办公室内,一连几天不让他们出门。学生说:“这是要给他们上一课。”
   许多这些草根改革派是20啷当岁的青年,处于待业或者半待业状态,整天在各个办公室、会议厅、报社转来转去,曝光腐败案件,喊得声越大越好。这些人,堪称半专业的曝料者。
  骷髅游行
   也许,最有趣的一个草根反腐案例,要属发生在北方邦东部农村的一个故事了。
   1976年的时候,一个名叫拉尔·比哈尔的穷人家的孩子,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腐的战场。
   当年,比哈尔的土地被毫无道德、不择手段的叔叔强占了。叔叔向政府税收部门官员行贿,把比哈尔登记为“死人”。但是,比哈尔可不愿意像死人一样任人摆布。他立刻向当官的提出抗议,但是,比哈尔的呼声没有任何人倾听。
   比哈尔坚持不放弃。他想出一个绝招,给自己办了一出假葬礼,希望以此引起各界对案例的重视。
   比哈尔很快就发现,和他有类似遭遇的人其实还很多。所以,他发起一项专门运动,为北方邦数以千计被非法登记为死亡的人争取权益。
   比哈尔的“死人协会”代表腐败受害者提出申诉。该组织还在印度北部城市定期组织“骷髅大会”。“死人协会”成功地让数百人“起死回生”,重新拿回自己的土地和骄傲。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印度,想转世,还可以选择走另外一条路。
   但是,严肃一点来说,在印度,腐败,并不是想当然的。世间万象,没有一成不变的。(编辑/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