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对中美混血双胞胎,今年15岁,在洛杉矶实验中学读十年级。我们生长在美中文化结合的家庭里,我们想写一篇“中国妈、美国爸”的文章有好久了。
面对早期教育
妈妈在我们两岁刚刚会说话时,就举起了识字卡教我们认字了。日后,我们才知道当时爸爸是不同意的,他觉得妈妈在开玩笑。爸爸说,大部分的美国人不习惯在5岁前就开始让孩子学习或阅读。就是上了幼儿园,也还是觉得太早开始学习英文字母,认为这样做会让孩子们很辛苦。爸爸总是认为妈妈的这种做法是不可能的。可执着的妈妈坚持着,很快我们就认识了很多的字,3岁就开始读儿童书了,这一读就停不下来。到了7岁时,儿童区的书几乎都读完了,又开始找那些初级的世界名著来读了……
我们5岁的某一天,妈妈跟姥爷通越洋电话,姥爷建议说:“双胞胎已经读了那么多书了,应该开始写日记了。”妈妈说,好吧,就等她们俩过完6岁生日就开始。可是姥爷坚持地说,为什么要等呢?想到了就做嘛。妈妈没办法了,拿着电话走到了楼下问我们,姥爷建议你们开始写日记,请问你们要写吗?我们两同时喊道:“耶……!我们要写。”妈妈顺手找到了两本已经用过几页的大笔记本扔给了我们。
我、兰花,还记得坐下来,写上了第一篇的日记是:今天我很高兴,但是,我还想要一块糖。就是这样我们开始写日记。起初,爸爸又是认为妈妈在唱高调,他又说这是不可能的。
可是过了6个月,爸爸就成了爱读我们日记的Fans了,而且总是会在我们的日记本上修修改改,总是赞扬我们写得好,有时还会划出一条条的红线说这个句子用得好,那个句子像是名人名言等等。越是这样,我们就越爱写。结果,到10岁时我们俩每个人都写了8大本。最后,在我们上五年级时,英语老师让我们写一篇10年的自传。我们一写就是百八十页。
以前,我们所做的这些,爸爸总是不相信会成功。但是,现在他可佩服我们3个女人了。他还说:“你们在我这里已经得到了满满的信誉。我给你们竖起大拇指了!”
周末学中文的冲突
记得我们在5岁时,开始每周六去中文学校。一年下来之后,爸爸对妈妈说,“孩子这么小,周末是给她们放松和出去玩的时间。可是这一年来她们很累,中文学校又那么远,孩子还要起大早。你会中文,就在家教她们俩嘛。”然后又转过头来问我们俩这个方法好不好?我们当然蹦着高兴地说:“好!”妈妈只好不坚持了。
于是,周六我们就不去中文学校,妈妈很努力地准备好了中文书,也备了课,开始教我们。但每次教课都会被其他的事情干扰。大部分的时候是我们挤不出时间给她教中文,我们总是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做,例如:弹钢琴、爬山、跳芭蕾舞,有时还去滑冰、画画、看电影等等。时间像是流水,一年一晃就过去了,我们只学了几十个字。这时,妈妈火大了,跟爸爸说:“再不能这样下去了……”。妈妈不再讲民主,每个周六就带着我们去中文学校,这一学就是8年,没有停止。
老实说,今天我们很感谢妈妈的坚持,没有她的执着,我们是没有办法说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又会翻译、又会写文章了。去年我们双双考过了AP中文,并且都得到了 5分。
音乐是人生享受还是为申请大学
中国孩子大部分都学一两种乐器,而且学得都非常好。可到了高中考过了十级之后就不再学了,集中精力在GPA上了。我们在8年级的时候就考过了钢琴十级,妈妈的意见是上高中就省下时间把成绩搞得高一点。妈妈说让我们停止学钢琴之后,我们很难过,一个星期都笑不起来了。最后,我们只跟妈妈说了一句话:“你现在让我们停止学钢琴,就好像砍断了我们的十个手指头,很痛!”妈妈听了之后,摇了摇头,无言以对。爸爸听了之后,嘴角上扬,便悄悄地决定要给我们买一台 Steinway的三角钢琴。哇!这是多么不同的反应啊!最后,爸爸说服了妈妈,孩子有兴趣就让她们继续学吧,这是很难得的,她们的琴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现在又总是有两人联弹的曲目……
于是他们就真的买了一台三角钢琴。之后,我们就更有信心和动力要弹好钢琴,钢琴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妈妈非常注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