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一张连接台湾与大陆就业市场的通行证,也是目前岛内最为热门的一张大陆证照。
根据专门代办大陆证照的“中华国际专业人才网”董事长黄学台指出,台湾约有八九成的人都是透过代办中心报考大陆证照,在这当中,心理咨询师是2011年最夯、询问度最高的一张(大陆已开放台湾可有条件换照取得大陆中医师证照,故未列入统计)。
岛内最大、专做大陆证照代办的永诚咨询顾问公司总经理张述廉表示,他们办理的大陆证照共有五六十种,每年平均有500到700人报考,2011年,光是“心理咨询师就占了5成”,两年内,考生几乎成长了两倍。
诱因一:市场需求大
至少还有11万人力缺口
“大陆咨询市场是一块大饼。”就读彰师大辅导与咨询学系博士班的谢政廷,2011年才28岁,尽管已取得台湾咨询心理师资格,但也开始准备大陆心理咨询师的考试,“3年内我希望能到对岸卡位(抢占领先位置)。”他肯定地表示。
大陆心理咨询的市场需求有多大?
以国际社会发展的最低基本需求来说,每一万人就需要一名心理师,台湾师大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主任林家兴认为:“大陆至少有13万人以上的人力市场缺口。”
取得大陆心理师证照的主要出路有二:一是从事咨询,另一则是负责培训。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赵旭东指出,从某家大陆大型心理咨询培训机构所做的调查来看,目前取得心理咨询师二级证照(大陆心理咨询师共分三级,二级就可开业)已有20万人,但这群人多半不是专业背景出身,而且在取得证照后,仅仅只有一成、约两万人,会从事心理咨询的执业。
如果将13万的人才缺口扣除掉这两万人,这意味着,在大陆至少有11万人以上的咨询市场需求。
当台湾心理咨询市场在10年内可能饱和下,对于岛内专业人才而言,大陆庞大的市场缺口将成为另一个舞台。
“光是深圳就有100多家心理潜能开发机构。”从事心灵辅导已有5年、2010年取得大陆心理咨询师二级证照的黄培嘉说,如果是一线城市,例如上海,当地某些咨询中心开班授课动辄便有两百多位学员,不但人数高出台湾两倍,收费也是台湾的1.5倍。
诱因二:录取率较高
台湾约5成,大陆达8成
这些台湾人前仆后继“赴京赶考”,正是因为此证照取得比台湾的证照相对容易,林家兴指出,台湾心理师的录取率约为五六成,大陆心理师的录取率则偏高,达八九成,经过短期培训后大多都能考取证照。此外,这张证照的高含金量,更是吸引人。“月薪可以相差到两三倍。”谢政廷说道。
“现在钟点费开价人民币1000元(约合新台币4700元)的各地方都有。”岛内知名精神科医师王浩威表示,以具有知名度的心理师来说,台湾的钟点费大概是新台币3000至5000元,但,如果到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费用可能就翻了两倍,达人民币两千元至3000元不等(约合新台币9500元至1.4万元)。
这张证照的迷人之处,除了以倍数成长的“钱景”外,更大的意义是,它背后所对应的市场“前景”。
谢政廷认为,台湾心理咨询市场人力替代缓慢,8成以上职缺由资深前辈主宰,加上私人诊所或咨询机构多半有固定的合作对象,就算取得岛内证照,新人只能由兼任咨询心理师做起,因此,看好未来商机在大陆,他2012年就要飞到对岸应考,计划3年内前往大陆发展。
这块大饼同样吸引了所学并非相关领域,却具备实务经验的人士。“我是很有决心的。”拥有美国得州理工大学传播硕士学位的黄培嘉,2010年取得大陆心理咨询师证照后,预计未来两年会把事业重心转往大陆。
挑战:两岸文化不同
大陆独生子女,教养问题多
不过,考取这张证照,不代表就可取得金库钥匙。其实,取得证照后,马上就能在大陆就业的台湾人并不多。在大陆开业有18年时间、当地知名的心理治疗师苏晓波表示,心理师必须具备强度很高的专业,因此这不是一个年纪轻轻就能从事的行业。
“这是一门易学难精的工作。”林家兴语重心长地表示,心理咨询必须累积许多实务经验,加上两岸间社会体制和文化的不同,面对的心理问题也有所差异,如,大陆因为独生子女政策,咨询问题更多围绕在子女教养上。这,其实是个需要“市场区隔”的专业工作。
尽管台湾心理相关人才在大陆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但要脱颖而出,还是得靠经验值的累积,以上海来说,平均咨询钟点费约为人民币400到500元(约合新台币1900元到2300元),能直接拿到人民币千元以上行情的还不算很普遍。
随着两岸交流越来越频繁,这张证照也许不能直接提供一个就业保证,但,至少会是一张通往大陆的“入场券”,才会让这么多人前赴后继。
(摘自《商业周刊》)(编辑/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