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像北极熊吗?

2012-12-29 00:00:00罗琳.麦林德
海外星云 2012年2期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海狸一直是加拿大官方认可的“国兽”。这场讨论的导火线来自保守派议员妮可·伊顿对海狸的一番“羞辱”言论。
   在伊顿眼里,海狸是“牙齿有缺陷的耗子”,属于赶不上潮流的过气小动物。而北极熊,在伊顿看来,将更能反映加拿大这个伟大国家的精神。
   这场辩论的结果可以被总结如下:海狸——谦卑而勤奋,象征加拿大过去的殖民历史,当时开拓者们披荆斩棘为追求时尚的欧洲人寻找美丽的皮毛。
   加拿大最初期的扩张正是建立在对海狸皮的疯狂追逐基础之上。对海狸形象不满的人说,“那是一个过去了的时代”。再者,有专栏作家认为,加拿大人已经厌倦了被外界看成是“内疚的皮草猎人”。
   而至于北极熊,这种天生高大威猛的动物,在加拿大国歌中被唱成是“真正北疆 ”的守护者,“强壮而且自由”。尽管北极熊外表可爱,但并非柔弱之辈,而是作为绝不手软的捕猎高手,高踞食物链最上端。北极熊是残酷生活的少数强者之一。
   “北极熊称王称霸”,“海狸派”对此大为不满,可是发自最内心深处的抗议却被湮没在北极熊的吼声中。
   这场辩论在加拿大引起轩然大波。
  日趋强硬
   不过,在闹哄哄的搞笑因素之下,还真有一个严肃的话题。很长时间以来,加拿大这个像海狸一样被外界视为不起眼的国家,最近几年的确在身份认同问题上有所改变。
   在斯蒂芬·哈珀领导下的保守派政府执政期,种种迹象显示加拿大正在变成一个日趋强硬的国家。
   政府军备预算逐年增加;捍卫污染严重的焦油沙行业;艺术项目资金不断缩减;新刑事犯罪法通过后提出建“超级大监狱”;保护和开发北冰洋领土态度坚决。要阻止俄罗斯的介入可不就得摆出北极熊的姿态。
   这种变化也体现在媒体层面。加拿大全国3/4的报纸在2011年的联邦选举中支持保守党。
   2011年最新开台的太阳新闻电视频道,言辞尖锐,自设的办台宗旨就是要与所谓“跛脚主流媒体”做斗争,坚决对抗这类媒体中的政治正确原则。
   众所周知,这指的是加拿大公营广播公司CBC。这一广播机构经常被嘲笑是软心肠自由派的温床。
   但即便是CBC本身也比过去更刺激。最近,该公司著名曲棍球评论员陷入轰动全国的丑闻,因为球员们公开反对球场上的暴力被他骂成“一堆废物点心”。
   另外一个电视主持人最近也有惊人之举。一名获得过普利策奖的记者因为对“占领华尔街”运动有所评论,被他称为“左派疯子”。
  这些似乎都不大符合加拿大人的传统做法。
  自由思想
  但是,身为加拿大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要找到答案,或许值得回顾一下皮埃尔·特鲁多时代。
  特鲁多曾经先后两次出任加拿大总理。他第一次当选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领导了当时的世界和平和反核运动。1969年约翰·列侬和妻子大野洋子在蒙特利尔发起“床上和平运动”时特鲁多前去助威。他结交的世界友人包括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
  他这样一位充满魅力,离经叛道的人,或许不是典型的加拿大人,但是人们相信他就是加拿大最好一面的象征。
  更重要的是,他是个自由的思想者,他所执行的政策经常与加拿大的南部邻国相左。
  与美国这样一个又大又强的国家为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这个国家的象征是鹰。鹰可是吃海狸当早餐的。
  这就难怪很多加拿大人愿意放弃海狸选北极熊了。他们受够了加拿大被别人看成是美洲病夫,一个被人撞了还道歉赔礼的国家。
  可是真的放弃海狸这样的国家象征,会不会又让加拿大失去了自己的独特魅力呢?
  加拿大可能不是世界上最张扬的国家,它被人欣赏的恰恰是种种娴静的美德:公平意识、妥协能力、开放思想以及慷慨大方等。
  在这个充满了鹰、熊、龙和种种可怕野兽的世界,我们所需要的难道不是更多的海狸吗??笏(编辑/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