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联手爆野战

2012-12-29 00:00:00谢祝芬
海外星云 2012年3期


   藏在台北市内湖山林中的147漆弹场,创办人赖威君原本想做土鸡餐厅,却转念开起漆弹场。虽然幕后有父亲协助,幕前有兄弟相挺,但赖威君一路走得蹒跚,一度种植向日葵当副业,也曾为了温饱重返当上班族。
   他顺应地势,开辟多元主题、可容纳百人以上的大规模丛林战场,加深作战临场感,同时设立射箭、攀岩、高空绳索等多元选择。多年苦撑,终于开花结果,假日总有数百团客涌入,后来更将战场拉至淡水竹围。
  
   “哔!”哨音响起,枪声大作。台北市内湖区147漆弹场内的一处战场,阵阵女声死命尖叫,另一头男声急喊:“快躲好!快躲好!”场上满是沾了漆料的汽油桶,桶后躲着一个个绷紧神经的迷彩身影。
  内湖丛林 百人开战
   我站在保护网外取景,原以为只是“站高山看马相踢”,不料混乱中,左臂突然一阵疼痛,低头一看,衣袖已沾上橘黄色素。战场教练见怪不怪,半开玩笑:“挨几弹,才不枉此行。”漆弹场负责人赖威君表示,147漆弹场土地为父祖辈所有。1995年,父亲赖英世退休后回到山林开垦,“当时杂草比人还高,我爸每天清晨五六点上山,靠着锄头、割草机辟出通路,再由小山猫、怪手顺着开垦。”
   赖英世本想做土鸡城,但内湖毕竟不是阳明山或猫空,不属泡茶、吃土鸡的区域,因此爱玩漆弹的赖威君建议经营漆弹园区,并获得父亲同意,全权交由他投入规划。只是,玩耍和经营毕竟是两码子事,为了吸收经验,赖威君走访中和烘炉地、西门町(位于屋顶)等十几处漆弹场,试图从实地体验中寻找方向。“我发现台湾漆弹场多为平面战场,仅能容纳数十人,客人只能在小范围中作战,临场感也不足。”他认为,自家园区既是山林,不如就顺着山势走,开设不同主题、可容纳百人以上的大规模丛林战场。
  九大战场 走过惨淡
   经过几年开发,“目前共有2个平面战场、7个大小不一的主题丛林战场。”平面PK战场约可容纳20人对抗20人,以汽油桶作为掩体;丛林战场则有亚马逊战区、半人工碉堡、迷宫、三角洲、越南壕沟等型态,平均可容纳百人对抗百人,由游戏者应用现场树木、壕沟、草丛,在枪林弹雨中求生存。
   但计划拿进市场,考验才要开始。1995年至1997年间,陆续投入六七百万元(新台币,下同)整地和买设备,却乏人问津。“我只能翻电信局电话簿,传真至一家家公司行号。”赖威君说,当时网络不发达,只能土法炼钢揽生意,加上周休二日未风行,传真多被揉进垃圾桶,“传出100张,能有一家回复就要偷笑了。”知名度低迷,他一度靠积蓄苦撑,甚至当起花农,在园区辟地种植向日葵当作副业。“那段日子,一星期能有一个团体已经不简单。”
   1998年,赖威君为了生计,不得不回到汽车杂志社工作,改由从事广告设计的哥哥赖威民、物流业的弟弟赖威廷返家接手。“虽然漆弹场是由我起头并挂负责人,但布局期间,我们三兄弟接力,生意惨淡时,轮流出去上班养家。”
  网站奏效 假日爆团
   幸好,后来哥哥赖威民架设的网站起了作用,靠着网络和口耳相传,客群由亲友团扩增至公司、学生团。隔年,赖威君重返岗位,生意也渐稳定。
   如今,每逢假日园区总会涌入数百团客,平日也有员工旅游客源。2010年,他与人合作在竹围开设分店,占地不如内湖大,主要走平面PK战场休闲路线。赖威君指出,漆弹属于团体游戏,至少要有10人以上才能成行,“假日时,每次约有四五百位客人。”入园者可挑战半天或全日套装行程,选择狙击、抢救人质、阵地保卫、围剿毒贩、三国鼎立等玩法。
  教练监控 加设攀岩
   此时场上战争已经结束,教练开始盘点二队人马身上的漆痕,以判定胜负。我瞥见一男子裸露在外的颈部,因被击中而出现红肿“草莓”,当下又感觉到自己左臂仍然隐隐作痛。看来,漆弹多少还是有危险性?
   赖威君解释:“漆弹是由塑胶外壳包裹色素制成,被射击后的疼痛,为人体可承受。若有衣物包覆,不会产生伤口,疼痛感约一二天就会消失;若无衣物包覆,伤口可能要一周才能复原。但眼睛、口鼻等五官不易愈合,一定要配戴面罩。”
   也因此,每个场次都需领有漆弹证照的教练陪同,“园区内现有八九位专职教练,假日则需动用约30位兼职教练。”他强调,教练是由漆弹场自行培训后考照,除了负责安全、急救、裁判、教导作战技巧,偶尔也会出其不意放烟雾弹、假地雷,增加战争效果。因应不玩漆弹的客群,还陆续增辟定点射击、攀岩、高空绳索等选项。
  餐饮外包 供应烤肉
   只是,顾了战场,却无暇兼顾餐饮,全日行程的餐点需另行订制。“漆弹毕竟是假日生意为主,过去虽设有咖啡吧,但人力很难配置,因此改采与外送厂商配合,客人想要烤肉、烤乳猪或欧式自助餐都行。”他的话,让人格外想念热腾腾的土鸡锅汤。会不会几年后实现父亲当年念头,赖威君说:“烤肉场地机动性高,比起需要弄汤弄锅的土鸡,来得适合。”未来,他和赖威民、赖威廷计划继续开发战场,而不在餐饮上着墨,“开发尚未完成,兄弟仍须努力。”(编辑/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