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保护 华人“席”别鱼翅

2012-12-29 00:00:00罗旦兮
海外星云 2012年4期


   2012年伊始,美国西岸华人聚集的加州一项立法正式执行,那就是禁止贩卖及食用鱼翅,该法预料将改变部分当地华人的饮食习惯。而华人聚集的另一处——纽约,也可能面临相同的命运。纽约州众议员新年伊始,向州议会提出提案,要求纽约州禁止贩卖鱼翅。
  
   “要不要买点鱼翅?好多地方已经禁止了,带点回去炖汤很补的!”纽约法拉盛一间参茸海味专卖店里,店员鼓吹着推销鱼翅产品。加州是继夏威夷、俄勒冈、华盛顿、关岛和北马里亚纳群岛之后,美国第六个禁止贩卖鲨鱼翅的地区,其他5个地区皆于2010年立法禁止。
   口感爽滑,加点红醋、就可让汤头鲜味弹跳于舌尖的“鱼翅羹”,是许多华人喜寿宴必不可缺的一道菜,除了它的食材珍贵不易取得,民众吃在嘴里的还多了一分专属于华人的饮食文化传统,无怪乎当加州议员提出禁售禁食鱼翅时,引起当地华人程度不小的反弹。
  ◆顶级料理 华人追捧
   鱼翅是海味八珍之一,和燕窝、海参和鲍鱼合称为中国四大美味。鱼翅是以鲨鱼的鳍制成,通常与鸡汤等煮成鱼翅羹。亚洲人特别是华人和日本人,视鱼翅为最高档珍馐美味。
   位于皇后区法拉盛的君豪大酒楼,至今还保存着一张极大的“天九翅”,饭店老板郑天明指着高近两英尺的鱼翅说,这是来自挪威的鲨鱼鳍,估计这只鲨鱼至少有10吨重,“否则没办法长成这么大的鱼鳍”。
   从香港移民来美、在香港和纽约华人餐馆工作几十年的麦Tony说,鱼翅料理对于华人而言,几乎等同于主人的面子,“在香港,如果宴请客人,桌上没有鱼翅,做主人的脸上也会感到无光。”而“鱼翅=尊贵”的饮食文化,也随着移民漂洋过海。纽约地区华人聚居处的大型酒楼或餐馆,都会提供鱼翅料理,尤其是结婚喜宴、祝寿或其他比较重要的大型宴会上,鱼翅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餐点。
   鱼翅的珍贵除了获源少,其美容养颜的功能也越来越因为现代人爱美而被重视。因为所谓“鱼翅”的部分,指的是鲨鱼体内连接鱼鳍两条针形骨之间的结缔组织,再经过加工成为食用鱼翅,主要成分就是胶原蛋白。业者表示,除了养颜,也有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功用。
  ◆口感不同 真假易分辨
   因为鱼翅价格矜贵,有些人研发以不同食材制作成人造鱼翅,像是用木薯粉,就可做出类似鱼翅的形状;而香港也有人以肉丝、木耳丝等物装成的路边便宜小吃“碗仔翅”。但这些人造鱼翅的口感就远远不如胶质丰富的真鱼翅,识货的饕客通常一口,甚至一眼就可看出鱼翅的真假。
   区分真假鱼翅也可以从色泽、透明度、黏度和弹性着手,人造鱼翅不像真鱼翅那样有透明度和弹性;假鱼翅用手一掰就会断,而真鱼翅怎么掰它只会变弯而不会断。但是泡好的真鱼翅用手轻轻一拽就折了,而假鱼翅却不容易折,因为有些假鱼翅里有鱼胶。另外天然鱼翅黏性很强,就像每次吃完猪蹄后、手仿佛会被黏住一样,可是假的鱼翅根根分明,没有黏性。
   《纽约客》报道,曾在旧金山法国餐厅担任主厨的韩裔李柯瑞(Corey Lee),2010年时花了整整一年研发替代鱼翅的“伪鱼翅”料理。为了让假鱼翅可以假乱真,李柯瑞运用科学的方法,与圣地亚哥食物科学家合作,分析鱼翅的成分,创造出口感和鱼翅相似的水状胶质,再加工成鱼翅的形状。旧金山传奇华裔餐饮家江孙芸到他的餐厅享用过这道料理,大赞:“吃不出来是假鱼翅。”
  ◆吃到美味 吃不到营养?
   许多人认为鱼翅、燕窝可以“养颜、养身”,也是饕客们根深蒂固的印象观念,但西奈山医学院生物化学系退休教授李衡钧直言:“吃鱼翅能摄取到的营养,其实与一般食物差不多,甚至还可能比某些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来得差。”
   业者标榜鱼翅有丰富的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对美容养颜有极大疗效,近年来成了想要维持青春肌肤的熟男熟女趋之若鹜的养颜圣品。“鱼翅的确有胶原蛋白,但是吃下去真有作用吗?”李衡钧指出,吃含有胶原蛋白的食物,不一定可以让它起到修补肌肤细纹的功用,必须要先分解成单独的胺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进去,否则即使是这样吃,也会随着其他物质排泄出去。
   鱼翅在营养上可以提供给人体的养分,其实和其他食材差不了多少,但是华人几千年来“吃鱼翅是富贵象征”的观念根深蒂固,也很难改变。
  ◆反弹声大 冲击中餐馆
   美国加州众议员方文忠于去年初向加州议会提出“加州鲨鱼保护法案”提案 (AB376),禁止在州内买卖以及食用鱼翅;“护鲨大使”、篮球明星姚明5月还亲自到旧金山公开力挺这项立法,推动“向鱼翅汤说不的运动”。
   提案提出后,不但当地亚裔餐饮业者纷纷对此表示抗议,在议会也引发不同的声音。圣荷西市议员朱感生曾指出,很多华人目前所用的鱼翅都是合法途径获得。他表示,鱼翅和餐馆卖的鲨鱼肉、鱼肝油所用的可能就是同一条鲨鱼。“只要合法进口,就没有问题”,至于将活鲨鱼割下鱼翅后再丢回海中,在美国本来就是违法。
   旧金山华埠餐馆业者则表示,虽然商家在鱼翅菜肴上获利不多,但是禁止后,餐饮的档次将不如从前,不少高档餐厅的高端酒席都是以鱼翅、鲍鱼、燕窝等主打。华丰药业集团位于纽约的分店经理罗月明则认为,禁售禁吃鱼翅“等于抹杀中华传统的饮食文化”;也有业者表示,华人饮食文化流传了几千年,鲨鱼其他部位也可以烹煮或炼成鱼油,“为什么单单就禁鱼翅,难道吃鲨鱼肉就可以,吃鱼翅就会有问题?”
   不过尽管抗议声不断,去年10月州议会仍以62比8压倒性的票数通过了此提案,并于今年元旦生效,不过去年12月31日前购入的鱼翅存货,仍可续用至2013年6月底。
   美国人权社会立法基金会主席麦卡里恩(Michael Markarian)在他的博客上,大力赞扬加州禁止贩卖鱼翅的魄力, “因为85%的鲨鱼翅都是从加州港口进入美国”。根据统计,每年因被拔鱼翅而死亡的鲨鱼达7300万只,目前1/5的鲨鱼种类正面临绝种危机;而过去30年来,部分鲨鱼的生殖率已经下降90%,海洋动物保护专家指出,大量捕杀海洋生态系统金字塔顶端的鲨鱼,也会导致大量中小型鱼类因失去天敌而数量暴增,从而严重打乱整个海洋生态平衡。
   麦卡里恩表示,在部分东南亚外海的海底,捕鲨者为节省运输成本,将被割了鱼翅的鲨鱼丢入海里,这在很多纪录片中都出现过。
  ◆加州禁“翅” 纽约跟进?
   早在2000年,美国海域即禁止在海上取鲨鱼翅,但该禁令有个漏洞,只禁止了渔业从业人员在美国海域或港口从事砍取鲨鱼鳍的行为,因此船只仍可以从外海将违法鱼翅搬上船。既然“砍鲨鱼鳍”的行为不是在美国海域内发生,载有鱼翅的渔船仍是可以安全入港。
   不过2011年奥巴马总统签署了一项修正案,要求渔船入港时,“鲨鱼的鱼鳍和鱼身必须是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弥补了11年前的法案,也或多或少降低了鲨鱼被扼杀的数量。
   由纽约州布碌仑州众议员梅塞尔 (Alan Maisel)提出的禁售鱼翅提案,则已在今年1月初提交州众议会环境保护小组审核。
   对于纽约州可能也要禁售鱼翅,相关产业的华人业者心里无奈,但普遍认为“可能是挡不了的趋势”。纽约一名不具名的海味业者表示,“即使鱼翅料理有几千年文化,也挡不了现今高涨的环保声浪。”加上纽约地区的广(港)式酒楼不像加州那样蓬勃发展,纽约禁鱼翅是“迟早的事”,“反弹的力量不会太大”。(编辑/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