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告诉过我为什么,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作为一个科学记者,诺贝尔奖成了每年必做的功课。通常,从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开始,诺奖委员会会遵循一个既定的顺序宣布本年度的诺贝尔奖得主,而我该干的,就是锁定一个国人可能会最感兴趣的获奖者,调动所有的资源,寻找故事。
就像喜欢那些成功学故事一样,中国人喜欢诺贝尔奖的故事,尤其喜欢诺奖与中国人的故事。
我明白这个道理是在2007年,IPCC获得了诺贝尔奖,那也是我第一年“必须”关注诺奖。很多年之后,回过头来,我才意识到,那是我所经历的惟一一次土生土长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中国人获得了诺贝尔奖。虽然是以集体的名义,虽然那只是个和平奖。
第二年,奥运会莅临北京,一个华裔的美国生物学家拿到了一次诺贝尔化学奖,在之后的记者追问中,他说:“我不是中国科学家,我在美国长大,并一直在这里生活……”一年后,等媒体都把精力转向了新科诺奖得主,我辗转联系到了那个加州实验室,问能否谈谈科学,他给出回应:“我一点也不enjoy这种事情。”
第三年,一个香港老人获奖,得奖时他正在美国硅谷周边的一个小镇上休养。我尝试联系,向老人的一位朋友进一步确认了他的病——老年痴呆症(对了,现在应该称为阿尔茨海默病)。那位朋友说“还是不要打扰老人了”,于是作罢。
第四年,科学类诺奖的得主中并没有中国人,于是,随便找了个朋友选了个有意思的获奖者写了写,不过,那个故事很好看,领导们交口称赞,然而,仍然很少有人能记住故事主人公的名字,左右不过是些彼特、约翰、爱德华。
第五年最省事儿。那一年9月,一个中国人(屠呦呦)拿到了拉斯克奖,然后是一直到9月底,诺奖的官网一直打不开。于是,国人开始一遍遍告诉自己,拉斯克奖一直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但那年的获奖者与中国关联并不多。
第六年的第一份诺奖给了一个英国人和一个日本人,我忽然想起,相册里有过去跟获奖的日本人合影的照片,兴冲冲地贴到了微博上,然后,有人评论,干嘛跟日本人合影。周五晚上吃饭、刷微博,忽然看见一条快讯“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用了半小时的时间确认消息,我给编辑发了条短信,大意是:你们忙吧,我再去学习一下被我错过的那些关于莫言与诺奖的赌局……
这真是个美好的年份,这里有“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以及,我的第一个清闲的诺奖